《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2023-09-01 14:44:36

  《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1、《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是一条的小河》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现就我所备的那堂课按照教材内容、设计方案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的顺序和大家说说吧。

  先说教材内容。

  这堂课上的内容是来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试用)《语文思想品德》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我是一条的小河》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和学习有关生字词。

  从整个儿小学阶段的编排体系来讲,小学二年级的教学任务:字词教学是重点,理解句子是关键,认识自然段是为三年级学习分段(意思段)的过度。从本单元提出的要求看,“学会单元38个生字”,本课就占据10个之多;“理解33组词”,本课就占了9组的分量;甚至这些生字新词在使用的频率上都是比较高的,几乎可称得上“甲级”常用字词;本单元要求认识“4个偏旁”,本课也不例外地出现了一个“鱼字旁”;还有句子、段落及其对课文所提及的要求,在本课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说,本课时所学内容在本单元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学会2、3自然段中有关生字新词,理解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感受‘小河为什么快乐 的原因。”作为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把“学会有关生字新词”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至于教学难点是“理解句子意思和感受其快乐的原因”。关键是“抓住有关句子的理解”,即无论是进行字词教学,还是理解段落或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都要抓住有关句子进行教学。

  接下来说说我的设计方案。

  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因此,一进课堂就可以在“现在,我们接下去学习《我是一条小河》”的开场白之后,就进入复习。复习分两块内容,一块是字词(主要通过认读、听写、说意思并按课后1、3练习题的.顺序再度口头练习的方法进行);再一块是第一段的课文内容复习,主要采取回答老师的提问来进行。之后以“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继续学习本文的2、3两个自然段的生字新词及其课文内容。”作过渡,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新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用提问的方式先理解有关句子,在理解了有关句子意思的同时,如遇有生字新词,再着重进行生字新词的讲解和分析。

  在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时,我也同样先采取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概括,引导学生划出该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总之,无论是字词教学,还是段落理解,我都用句子来作过度。从而突出“二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句子教学为重点”的这一论述。为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记忆,我还特定设计了两个小板书(详见教案)。为了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口语(说话)训练,新课学习完之后,我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为遵循“语文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口头小结完之后,我让学生书面完成课后第4题“按课文填空”(其实就是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概括)。一堂可就这样结束!

  我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也就是说我这样设计到底有什么意图或依据呢?大家知道中国汉字,虽然各有各的形状,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表义。所以说中国汉字难学,主要原因并不是中国汉字数目的繁多。其实这个多而且繁,是完全可以借助组成汉字的本身的规律予以解决的。汉字的难学应该说是难在“活”字上。一个汉字,它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意思,多则达十几种之多。这么多的意思怎样表达?主要借助不同的词语和句子的环境。换言之,同样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是可以不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

  在结合语境的同时,有时该字词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正好是本义,那么,我们又可以根据造字的基本规律,结合音形义,教给学生一些学习中国汉字及词语的方法。

  总之。一句话,要把中国汉字学活,学习时,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字或词的意思上,而后稍加分析,学生就不难掌握的了!在本堂课的字词教学,我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的。

2、《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现就我所备的那堂课按照教材内容、设计方案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的顺序和大家说说吧。

  先说教材内容。这堂课上的内容是来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试用)《语文思想品德》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我是一条的小河》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和学习有关生字词。从整个儿小学阶段的编排体系来讲,小学二年级的教学任务:字词教学是重点,理解句子是关键,认识自然段是为三年级学习分段(意思段)的过度。从本单元提出的要求看,“学会单元38个生字”,本课就占据10个之多;“理解33组词”,本课就占了9组的分量;甚至这些生字新词在使用的频率上都是比较高的,几乎可称得上“甲级”常用字词;本单元要求认识“4个偏旁”,本课也不例外地出现了一个“鱼字旁”;还有句子、段落及其对课文所提及的要求,在本课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说,本课时所学内容在本单元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学会2、3自然段中有关生字新词,理解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感受 ‘小河为什么快乐 的原因。”作为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把“学会有关生字新词”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至于教学难点是“理解句子意思和感受其快乐的原因”。关键是“抓住有关句子的理解”,即无论是进行字词教学,还是理解段落或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都要抓住有关句子进行教学。

  接下来说说我的设计方案。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因此,一进课堂就可以在“现在,我们接下去学习《我是一条小河》”的开场白之后,就进入复习。复习分两块内容,一块是字词(主要通过认读、听写、说意思并按课后1、3练习题的顺序再度口头练习的方法进行);再一块是第一段的课文内容复习,主要采取回答老师的提问来进行。之后以“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继续学习本文的2、3两个自然段的生字新词及其课文内容。”作过度,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新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用提问的方式先理解有关句子,在理解了有关句子意思的同时,如遇有生字新词,再着重进行生字新词的讲解和分析。在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时,我也同样先采取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概括,引导学生划出该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总之,无论是字词教学,还是段落理解,我都用句子来作过度。从而突出“二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句子教学为重点”的这一论述。为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记忆,我还特定设计了两个小板书(详见教案)。为了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口语(说话)训练,新课学习完之后,我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为遵循“语文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口头小结完之后,我让学生书面完成课后第4题“按课文填空”(其实就是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概括)。一堂可就这样结束!

  我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也就是说我这样设计到底有什么意图或依据呢?大家知道中国汉字,虽然各有各的形状,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表义。所以说中国汉字难学,主要原因并不是中国汉字数目的繁多。其实这个多而且繁,是完全可以借助组成汉字的.本身的规律予以解决的。汉字的难学应该说是难在“活”字上。一个汉字,它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意思,多则达十几种之多。这么多的意思怎样表达?主要借助不同的词语和句子的环境。换言之,同样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是可以不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在结合语境的同时,有时该字词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正好是本义,那么,我们又可以根据造字的基本规律,结合音形义,教给学生一些学习中国汉字及词语的方法。总之。一句话,要把中国汉字学活,学习时,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字或词的意思上,而后稍加分析,学生就不难掌握的了!在本堂课的字词教学,我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的。

3、《我是一条的小河》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带“*”的阅读课文,主要描写我的家乡的小河以及两岸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整篇课文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是非常清晰的,整篇课文是以总分总结构来叙述了家乡小河以及两岸的美丽景色,而每一小节都是以“景色加人物的活动”为结构将内容讲述具体的。而阅读课文就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基于以上这两点,因而这篇课文就可以在教师“扶”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一年四季家乡的小河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的愉悦之情。

  (2) 了解本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一步掌握围绕总起部分将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能结合生活和日常积累的语句展开想象来说话。

  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家乡的小河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从课文的第7小节中并结合课文内容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扶”的基础上自学课文的4、5、6小节。

  (2)、在创设的情景中,展开想象将课文内容说具体。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领略小河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积极投入到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语言的训练,说话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阅读训练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而书面语言的训练又离不开字、词、句与篇,所以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把词句段篇听说读写内容为一体的语言综合训练。其中说是写的基础,因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说话练习:第一个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爱小河的原因,这个句式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而这里再次的出现既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本篇课文情感目标的梳理,让学生一目了然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个说话练习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课文内容说具体,这个说话练习让学生将以往积累的描写景色的句子学以致用,同时又联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这样以借想象说话、仿照句式说话是说话训练的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能提高学生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能力。

  二、学习方法的迁移

  “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教学发展的趋势。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各门学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品质,使学生终身受益。而我在这篇课文逻辑条理结构清晰的基础上,就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学习,避免了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的灌输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说话中学会说话。与其教师千辛万苦地费力讲解,不如教会学生读书,夯实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激情,自主、创造性的读书。教师则在关键处指导读书方法,提高自读能力。

  三、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的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小学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好的想象思维材料,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最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就是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因而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日常积累的有关好词佳句,设计了说话练习,让他们展开想象将课文的内容说具体。这一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又不偏离学生的生活,又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再迁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所想通过画笔画出来,这样的“增扩想象”和“画图想象”就更好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明确分工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讲读好“春”这一小节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并且要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在组长的安排和分工下学习,作为教师,我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而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凭借自身的主观努力,学会学习,形成学习,发展个性,从而将语文课堂便成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

4、《我是小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明净、金灿灿、鲜艳、散发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指的是什么。

  4、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园外所看到的春天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小学生理解力较欠缺,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早春景色的美丽;另外,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差,语言表达欠丰富,因此要细细指导学生观察、练说春天的景色。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一)板画揭题。

  1、指名读课题,板画小河。

  2、谁说的?(小河)也就是说是小河介绍自己,可见这是一篇童话。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

  小河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我是一条()的小河。

  2、下面我们大家就把自己当做小河,那要请你来做自我介绍,你觉得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生说。

  师让要求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

  (2)生字字型。

  练习:火+山=( )丰+色=( )鱼+羊=( )木+口=( )

  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

  (3)分段读课文。对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润色课文。

  听了我们班小河的自我介绍,自己也读了课文,请你再读一读,选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作业练习:

  选合适的词填在( )里。

  鲜艳 金灿灿 明亮 明净 绿油油 晴朗

  ( )的小河 ( )的蓝衣服

  ( )的天空 ( )的花衣服

  ( )的迎春花 ( )的麦苗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课文,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和花衣服指的是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小河跑过了哪里?看到了是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3、品位分析词句。

  第1句: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1)展示多媒体课件,说说看到的景色。(看图理解金灿灿)

  (2)花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鲜艳的花衣服?(水中的倒影)除了说中说到的绿油油、金灿灿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3)为什么是用换?

  (4)指导朗读。

  第2句: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

  (1)看图理解蓝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明净的蓝衣服?

  4、引导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小河水是干净的,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

  5、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2、交流自学情况。

  3、运用多媒体课件,感受果园里花儿盛开的美景,理解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4、给快乐找近义词,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5、小河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看美景,闻花香)

  6、读出果园里的美景。

  7、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细读第3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划一划:小河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出划下的句子。

  3、到处都是歌声可以听见谁在唱歌?他们为什么要歌唱呢?

  4、师:是呀,到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怎能叫我不快乐呢?怎能叫我不喜欢呢?祖国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5、指导朗读。

  (四)作业布置:

  摘录描写春天果园的词句,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第三课时

  要点:复习巩固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美景。

  (一)复习巩固。

  1、字词听写。

  2、词语的搭配。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明亮的( ) 晴朗的( )

  绿油油的( ) 穿上( )

  跑过( ) 奔向( )

  (二)指导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逐段赛读课文。

  4、齐读全文。

  5、练习背诵。

  6、指导:我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远方的小河怎样?最后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7、师引背,然后指名分段背诵。

  (三)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美景。

  背诵部分好词好句,积累词汇。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反思:

  课文的语句优美,意境也是美的,可是在现在污染厉害的情况下,城里的孩子并没有亲见清澈的河流。那让他们显示出那样的图象也是困难的,所以教师就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感知,有一个了解。但在这里,师疏忽了一点,教后才发觉,这篇文章除了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之外,还可以渗透点环保的知识,不一定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怎么样,河水是如何的肮脏,可以就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比如说:同学们,只有我们大家,我们人类都爱护小河,小河才能够继续地明亮,继续地快乐下去。这是人文的教育,即使是一句话,如果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说,我想也是可以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

  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点的教学,有点支离课文的感觉。那到底能给学生多少的美感呢?这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学生在读的时候是有轻重的,是有缓急的,但再过一段时间,这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的印象呢?不知道。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趣,我想效果会稍微的好一点的。

5、《我是小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

6、《我是小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学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

7、《我是小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景色美。

  2、会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段课文。

  3、理解第二、三段课文,懂得山坡、远方等词意。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导入 :小河先流过哪儿?看见了什么?

  3、指名背诵第一段,导入 :明亮的小河流过田野又来到了哪儿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读通课文。

  2、指名多人读课文,读出快乐的语气。(可点拨: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小河的心情应该怎样?)

  3、想像说话:(1)我跑过田野,看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田野,看见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____________。

  (3)我看见跑过田野,桃花开了,____________,梨花开了,____________,杏花开了,____________,我们看见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说一说。)

  4、引导背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交流:你读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一句,读一句,尝试不看书读句子。

  3、说话:(1)我跑过树林,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山坡,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3)我跑过--,看见了____________,听风了____________。

  (选择一句说一说,反馈交流。)

  4、指名多人读第三段,尝试背诵。

  (四)学生齐读全文,小结:小河一路奔跑,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五)课堂作业 :1、读课文,填空。(作业 6)

  *2、选择说话的一句写一写。

  板书: 7、我是一条小河 (快乐)

  (跑过) (看见) (听见)

  田野

  果园 桃花、梨花、杏花

  山坡 …… 歌声

  树林 ……

8、《我是小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景色美。

  2、会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段课文。

  3、理解第二、三段课文,懂得山坡、远方等词意。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导入 :小河先流过哪儿?看见了什么?

  3、指名背诵第一段,导入 :明亮的小河流过田野又来到了哪儿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读通课文。

  2、指名多人读课文,读出快乐的`语气。(可点拨: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小河的心情应该怎样?)

  3、想像说话:(1)我跑过田野,看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田野,看见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____________。

  (3)我看见跑过田野,桃花开了,____________,梨花开了,____________,杏花开了,____________,我们看见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说一说。)

  4、引导背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交流:你读懂得了什么?

  2、学生交流一句,读一句,尝试不看书读句子。

  3、说话:(1)我跑过树林,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2)我跑过山坡,看见了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

  (3)我跑过--,看见了____________,听风了____________。

  (选择一句说一说,反馈交流。)

  4、指名多人读第三段,尝试背诵。

  (四)学生齐读全文,小结:小河一路奔跑,为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五)课堂作业 :

  1、读课文,填空。(作业 6)

  *2、选择说话的一句写一写。

  板书: 7、我是一条小河 (快乐)

  (跑过) (看见) (听见)

  田野

  果园 桃花、梨花、杏花

  山坡 歌声

  树林

9、《我是小河》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

10、《我是小河》优秀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明净、金灿灿、鲜艳、散发”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指的是什么。

  4、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园外所看到的春天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小学生理解力较欠缺,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早春景色的美丽;另外,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差,语言表达欠丰富,因此要细细指导学生观察、练说春天的景色。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一)板画揭题。

  1、指名读课题,板画小河。

  2、谁说的?(小河)也就是说是小河介绍自己,可见这是一篇童话。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

  小河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我是一条()的小河。

  2、下面我们大家就把自己当做小河,那要请你来做自我介绍,你觉得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生说。

  师让要求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

  (2)生字字型。

  练习:火+山=( )丰+色=( )鱼+羊=( )木+口=( )

  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

  (3)分段读课文。对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润色课文。

  听了我们班小河的自我介绍,自己也读了课文,请你再读一读,选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作业练习:

  选合适的词填在( )里。

  鲜艳 金灿灿 明亮 明净 绿油油 晴朗

  ( )的小河 ( )的蓝衣服

  ( )的天空 ( )的花衣服

  ( )的迎春花 ( )的麦苗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课文,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和花衣服指的是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小河跑过了哪里?看到了是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3、品位分析词句。

  第1句: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1)展示多媒体课件,说说看到的景色。(看图理解“金灿灿”)

  (2)“花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鲜艳的花衣服?(水中的倒影)除了说中说到的绿油油、金灿灿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3)为什么是用“换”?

  (4)指导朗读。

  第2句: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

  (1)看图理解“蓝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明净”的蓝衣服?

  4、引导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小河水是干净的,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

  5、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2、交流自学情况。

  3、运用多媒体课件,感受果园里花儿盛开的美景,理解“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4、给“快乐”找近义词,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5、小河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看美景,闻花香)

  6、读出果园里的美景。

  7、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细读第3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划一划:小河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出划下的句子。

  3、“到处都是歌声”可以听见谁在唱歌?他们为什么要歌唱呢?

  4、师:是呀,到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怎能叫我不快乐呢?怎能叫我不喜欢呢?祖国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5、指导朗读。

  (四)作业布置:

  摘录描写春天果园的词句,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第三课时

  要点:复习巩固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美景。

  (一)复习巩固。

  1、字词听写。

  2、词语的搭配。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明亮的( ) 晴朗的( )

  绿油油的( ) 穿上( )

  跑过( ) 奔向( )

  (二)指导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逐段赛读课文。

  4、齐读全文。

  5、练习背诵。

  6、指导:“我”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远方的小河怎样?最后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7、师引背,然后指名分段背诵。

  (三)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美景。

  背诵部分好词好句,积累词汇。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反思:

  课文的语句优美,意境也是美的,可是在现在污染厉害的情况下,城里的孩子并没有亲见清澈的河流。那让他们显示出那样的图象也是困难的,所以教师就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感知,有一个了解。但在这里,师疏忽了一点,教后才发觉,这篇文章除了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之外,还可以渗透点环保的知识,不一定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怎么样,河水是如何的肮脏,可以就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比如说:同学们,只有我们大家,我们人类都爱护小河,小河才能够继续地明亮,继续地快乐下去。这是人文的教育,即使是一句话,如果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说,我想也是可以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

  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点的教学,有点支离课文的感觉。那到底能给学生多少的美感呢?这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学生在读的时候是有轻重的,是有缓急的,但再过一段时间,这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的印象呢?不知道。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趣,我想效果会稍微的好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