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周前,看网上一朋友说用《求医不如求自己》来学习中医减肥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女儿身上,竟然有效的除去了她闺女一直以来的小水桶腰。于是,决定亲自买本来看看。
本来是想去西单用的书卡去买,九折,碰巧看到当当网竟然才卖十几块,少要了10块呢~~,于是在当当买。网络购物,北京本地快递竟然也只算成两块(20起一单,顺便买了别的小玩具)。很是奇怪,正版的书,为什么可以打折到这么低,29-16,那么书店的利润是相当的可观了~~~更何况当当网不可能不赚钱吧,16之中还有利润,那么这书到底成本是多少呢在说快递,竟然因为在特价区选购了玩具(5块钱的1个玩具),竟然快递也给优惠到2块钱!!!送件员坐公共汽车的票钱。商品收到后,发现包装竟然是非常好的瓦楞纸箱,书和玩具都放里面还要大出很多,箱子我家猫非常喜欢,比它原来玩的牛奶盒子质量好很多。包装要多少钱呢
跑题了,原本是要说书的情况:
我买了《求医不如求自己》,最初只把他当作普通书那么看——速读,一般一本这么厚的书,我速读也就1天就OK了,但是这书在我速读了一半之后发现,后面的我看不懂了,必须从头再详细的看一边才能明白中医那些道理。于是用了两个星期,每天看1章,然后速读前面的看过的,到现在为止我看了1半。这书里的东西很不错,颠覆了我们的很多习惯概念,真的是开卷有益,对中医的认识也比以往那些神吹乱盖的强很多。比如其中关于健康就说到,我们其实都是生病了才想到要关注身体,平时对待自己的身体很不好。就如同你买了一辆车,你还记得要经常保养,时时注意他的状况,听见发动机声音稍有不对就会去找维修的看看,平时注意的好了,车况好,不会在外出的时候出现状况,不会有大修的情况。但是我们对我们的身体有这么自己吗?偶尔的肩膀痛,也就是活动下,不痛就好,为什么不经常活动,多多保养,避免大问题的出现呢?身体生病,人们总是怪细菌,怪病毒,为什么不责怪下自己,如果把人的身体比成一潭水,病毒、细菌比做这水中的鱼,要是鱼想在水中安家并不是说是水皆可,是要有条件的:水温、水质、水里的微生物、水里是不是已经长了草,所以很多时候生病和人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有关系的,现在人长期都是亚健康,离不健康就那么一步之危了。所以要在还健康的时候就关注身体,保养身体,把水质清了,自然有鱼进来也活不了了,更别提繁衍生息了。
书中提到日常生活里常用的拔罐、刮痧、按摩,由于是药三分毒,所以书里比较提倡用身体来调理身体本身,或者用饮食和一些简单的温性丸药而不是用药物。
说说我的体会吧,我妈妈是风湿,很多年了,犯病时全身关节都疼,而且有时候是侧重左边身体疼,最重的.时候走路都是瘸的。医院给的药,长期服用芬必得,说白了就是长期吃止疼片,疼到瘸的时候就打点滴,全身使用抗生素。这些都是最省事的方法,吃药片1分钟,点滴的时间长,但是1年也就打两次,也用不了多久。妈妈自己是西医里的化验师,从来对中医不屑一顾。我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曾经就使用拔火罐、膏药,按照穴位给妈妈治疗过,治疗周期长,需要半个月左右,也能治好妈妈的风湿疼,而且不用吃药。每天晚上1个钟头,涂抹按摩油,上罐或者按摩之后贴膏药。不用吃药是这种治疗方法最大的优势了,但是妈妈后来嫌麻烦放弃了这种治疗方法。不过她现在由于1次风湿严重了,引起高烧几天,触发了糖尿病,问题越来越多。看到这本书之后,其中对于这种慢性病的治疗方法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对于拔罐的是给予了相当的肯定,身体重在平衡,一定要调理为主,为了健康怎么可以嫌麻烦。等我看完后一定让妈妈也看看这本书。
刮痧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没有发言权。不过正考虑学习下,根据书上说,刮痧对于寒毒初侵比较有效果。
最后说说穴位按摩。从小就给妈妈揉肩膀,妈妈在生我的时候肩膀受风,疼了1辈子,所以我一直给她揉,但是就是揉痛的位置,揉了N多年也没有好。看了这本书,终于明白其实我那种揉就如同看电脑时间常了揉眼睛一样,只能达到暂时的舒缓,根本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治疗性的按摩要找穴位,要找经络,要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书学到现在,一直没有练手的机会,男朋友不相信我能凭借看看书就学会什么,他相信中医,他以前做过针灸减肥和调理,效果非常好。他觉得这本书对于中医穴位写的太简单了,肯定不行。昨天,他感冒了,扁桃体红肿溃烂,嗓子痛到连水都咽不下。吃了一天药,在家昏睡1下午,晚上只简单的喝了点粥,我决定用他来检验下我学习的成果。由于对穴位不熟,我一边看书照图,一边在他手臂上开始点穴。主要是右手臂上的几处对肺,咽喉,扁桃体的穴位,中共5个,每小时按1遍,每个穴位按揉60次。我按我的他睡他的,不过只要一按倒扁桃体的穴位他就疼得叫唤。到晚上11点以后,他觉得身上清爽很多了。今天早上又按了两次,他觉得舒服很多,嗓子还疼,但是没那么严重了,开始吃早餐,还吃了很多葡萄,开车出去办事了,也开始说话逗贫了。
由此,我信心大振,决定继续研究这本书,并且抽空背背穴位图。中医呀,毕竟那么悠久的历史了,深重到现在人根本研究不透的地步,所以一再被现在医学所摒弃。《求医不如求自己》的优点就在于浅显易懂,方便快学快用了,其实把吃速食面的习惯用在中医上也还是不错了。
最近在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这套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中医知识讲的有声有色,即使,不懂中医得人也能看懂。其中有很多简便易学的养生方法,很容易掌握,让我毛色顿开,心情豁然开朗!
人们常说:四十岁前人找病,四十岁后病找人。这话确有道理。四十岁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总感到疲乏无力,头发脱落、关节肌肉经常酸痛,每天工作下来很累,力不从心啊!方才意识到养生的问题。和朋友、客人谈起这本书,他们说几年前就看过了。呵呵,看来这真是一套很受百姓欢迎的好书呢。
各位博友们好,最近我看了本书,叫《求医不如求己》,和各位分享分享心得吧!
这本书是舅舅舅妈送给姥姥姥爷的',但那天我翻了一下,就被内容吸引住了。这几天我患上了感冒,看书上说按涌泉穴可以治感冒,我就试着揉了揉,哪知真有用!我的感冒一天就好了!于是我就推荐给姥姥看,姥姥照上面的跪膝法试了试,膝盖也不疼了!
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五千多年的精粹,大家赶快买一本和我一起看吧,我以后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小疗法的!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靠人不如靠己-《百灵搬家》读后感800字_六年级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看了《百灵搬家》这篇文章后,了解了为什么常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百灵一家住在麦丛里,非常安逸。为什么安逸?因为农夫很少打扰它们一家人,同时也说明农夫是一个懒汉。很快就到了收割的季节了。
一天,百灵妈妈要出去觅食,就对她的孩子们说:“我出去了,你们在家里要当心呀。”说完就就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农夫来了,他说:“麦子熟了,请邻居来帮我收割吧。”百灵孩子们听了有些担心,妈妈回来后就叽叽喳喳地告诉了她,她说:“担什么心,我们住在这里就是了。”农夫不想着自己动手,想着依靠邻居的`帮忙,但是邻居又有什么理由来帮助他呢?明明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却想着让别人来做,靠邻居还不如靠自己!
第二天,农夫又来了,这回他说:“明天请亲戚来帮我收割吧。”百灵回来,孩子们着急地告诉了她,百灵说:“还不用担心。我们还可以住在这里。”百灵为什么还不担心?因为她相信,在这繁忙的收割季节,是根本请不到人的,所以不用担心。亲戚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是像农夫这样遇到事情不想着自己动手,却想推到亲戚身上的想法是不对的,靠亲戚还不如靠自己!
第三天,农夫又来了。他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要请别人来帮忙呢?明天自己动手吧。”百灵回来后,听了孩子们的话,说:“农夫不想再依靠别人了,明天一定会来收割的。我们搬家吧。”这次百灵为什么要搬家?因为它们知道,这个懒汉要自己动手了。这次是真的了。这就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应该首先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更有效率的解决问题,毕竟俗话说得好:靠人不如靠己!
看完了《百灵搬家》后,我发现百灵妈妈有一双非常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她能从农夫的话里结合当时的环境分析出农夫的下一步举动,我要向她学习。农夫的思想非常懒惰,多次想依靠别人,但是失败了,最后还是只能自己动手。我要以此为戒,坚决不向懒惰的道路前行一步!我还通过《百灵搬家》这篇文章再次证实了一个道理:总是依赖别人是不行的,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行。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_我能对自己负责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书后,颇有感触。文章从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详细、客观地论证和阐述了工作对每个的人生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诠释,为人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工作在我的意识,情感世界里,我认为人生下来时,只能说是活在这个世界上,长大之后,活者的含义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要通过有价值的劳动获得生命的意义,自然要体现工作的价值。其实,这就是一种责任。农民拥有一份田地辛勤的劳作,获得收获,从而养活自己,这是农民应有的工作,也是他的工作职责;
作为一名政府办事人员,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工作是劳动的产物,有了养活自己和家庭的工作,意味着我们要有工作的责任心,就是要体现对工作负责。“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过去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今天对我们来说仍然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然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过去我们处在企业,端的是企业的饭碗,吃的是人们常说的“杂粮”,吃的即苦又酸,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杂粮之下,也许我们有理由混日子的理由。坐在办公室里,泡杯茶,抽根烟,拿份报纸悠闲地浏览着昨天和今天的消息,尽兴地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内聊着漫无边际的闲话,道道东家长,李家短,无所事事。所谓的工作只是被动的应付,似有不把日子混到尽头决不罢休的埋怨和怪罪心理。改制后,我们的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仍掉了“杂粮”的饭碗,端起了人们常说的“黄粮”的金碗。一夜之间天上掉下的馅饼,自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我们吃的是国家从财政拨给的钱,一句话,我们吃的是纳税人的钱。身份变了,地位变了,钱更是变了,从过去的几百元到如今的几千元不等,沉甸甸的银子搁在手中令我们有了些许的快意,有一种“从奴隶到将军的感觉”,生活更是“麻开花节节高了”。拿着纳税人给我们的血汗钱,我们该如何去“享受”,用什么来报答纳税人的“养育”之恩呢?我们只能说好好地工作,努力地工作,正如我们所读的这本书的题目“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我们最好的报答!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有了工作,我们该如何做好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必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的问题。做好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否具有责任心,责任感的问题。工作是人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如果不珍惜,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思进取,只想一劳永逸的贪图享受,这样做的结果将永远被工作所弃之。
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换句话,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的相互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他人的来信来访,在相应回答提问的同时,为了把工作做的更好让他人满意,我们还需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我们必须的工作。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势在必行。作为政府办事人员要想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如果我们连最基本、最简单的技能都掌握不了如何能谈的完成任务呢?“立足岗位,讲实效,比奉献”要求我们每位政府办事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增强我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有懂得珍惜工作的人,才不会被工作抛弃;
只有懂得珍惜工作,我们才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到最好。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忐忑求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到《忐忑求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这个以真人故事改编的长篇小说,其实也折射出当今医疗体系的短板,值得深思。
主人公是一位报社记者,因为长时间工作的关系得了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生病看医生吗,是我们脑子里最早所想到的,因为医院可以让我们减轻痛苦,脱离疾病的地方。主任医生告诉她,你这个颈椎病很严重,如果不动手术的话,很可能会瘫痪,作为患者那受得了医生这样下危机啊,虽然很忐忑,很担心,但是为了能恢复健康,只能搏一搏了,把医生当神一样的供着,给每个有关的医生护士都送了红包,希望能把手术做的成功些,仔细些。手术很成功,把国外最先进的材料放置在了她的.颈椎位置。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后复发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加的难受,最初也没有什么怀疑,只是觉得最近可能累了,没有好好地注意自己的身体,当然还是想到了医院啊。当她看到一年前同病床的病友,因为家境贫寒动不起手术,而放弃了手术,但是恢复的情况好像比她要好很多了,所以她反问为什么?
当她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及手术登记的台账,并咨询了当地卫生局长,深信她这个病完全是可以保守治疗来康复的,不需要做手术,因为做了手术造成了不可逆的后遗症,她决定向法院起诉这个主刀医生,这起手术属于一起医疗事故。在维权的过程当中也历经艰辛,最后赢得了这场官司。
但是这样的悲剧天天在上演,因为大部分老百姓的无知,因为医院那里是权威,我们无从选择,为了能让症状马上消除,希望医生用一剂药、一台手术能减轻自己的痛苦,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造就了现在医院真是车水马龙、人是络绎不绝,把辛苦赚来的钱统统交给了医院,如果是医保的,那么造成国家医保费用支出的增加,国家无法做到全民医保。其实是对身体极其的违背,你控制了症状,但是却伤害了我们亿万年进化而来的强壮的身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健康我们自己做主,不要轻信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在动手术这个问题上,除非是外科和急症、还有妇产科需要医生的协助,其他疾病。慢性退化性疾病在寻医问药的过程中不要轻信医生的建议,我们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听听自己身体的语言,找出那个致病因素和致病条件,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其实最好的医生就住在你的身体里,我们只要支持这个身体,全方位地进行调整,慢性疾病不治而愈。
祝愿各位能看到的朋友,身体健康!我们无法逃避无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是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可以让自己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这是一本健康手册,挺实用的。这不最近胃痛,它就用上了,有同感的可以好好看下去啦!
爱吃,能吃,还能消化,这是有“口福”,是身体健康的指证;有的人,能吃,但不能消化,长一身肥肉肉;有的人,勉强吃点,就胃痛,不舒服,怕酸,怕辣怕硬。胃一有病,整个身体虚弱,心情好不起来,“胃不和则寝难安”。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是长寿第一要穴,常刺激可降血糖,治疗胃下垂,肌肉萎缩通风等,统治一切与肠胃有关的疾病,配合中脘和脾经的公孙穴,可迅速缓解胃痛。刺激胃经的丰隆穴,可以消痰,让喉咙立马清爽。
慢性胃病,可以在足三里刺血拔罐,效果更加显著。足三里穴是消气穴,消肠胃的三浊,消化不好,胃胀,胃痛,三高等,要常常按揉此穴。为什么呢?因为胃经是人体的第二能量来源,有以下几大要点:一,足三里是强壮穴,能增强体质,对一切疾病都有效。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通治一切与肠胃有关的病症。三,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疗效往往更加显著。
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也是我们后天获得营养的主干道。它上行头面,下行膝足,激活这条能量线,能让我们时时保持充足旺盛,精力无穷。
《礼记·大学》里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儒家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意是说: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所以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思想,因为人的内心思想、理想、品德等等这些,影响并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行为。
但是我这里要说的不是正心,而是修身。修身最基本的目的是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身体健康好象说得容易,可是谁不经常有个感冒、头疼脑热、亚健康什么的?如何保持呢?在说说如何保持健康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中医和西医对疾病治疗上的区别和现状。
这里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一间房间,堆满垃圾,招来无数苍蝇。西医说,我有特效杀虫剂,只要一喷,苍蝇马上被消灭。果不起然,西医拿着喷枪,一会儿的工夫,苍蝇便尸横遍野,全部被歼灭,但屋里的垃圾,西医却不管清除;没过多久苍蝇们闻着垃圾的味又来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多,因为屋里更脏了。西医再来喷药,喷着喷着,苍蝇们不再害怕这种味道了,西医也就只好投降。换来中医,中医说,为什么会招来苍蝇,那是因为屋里垃圾太多,只要把垃圾清除,苍蝇便自然不会来了,所以要先打扫房间,清除垃圾;这时候再用杀虫剂,苍蝇被杀灭后,又没有了垃圾,以后房间就再也不会有苍蝇了。
所以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如何保持健康,那就是经常清理身体里的垃圾。那么如何进行清理并保持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调”和“养”。中医的理论是:“身体的不适不一定是病,而是身体对外界影响的一种正常反映”(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反映的现象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经常病难诊断的原因;另外,当年轻的时候,有些不适身体自己可以调整过去,但到了一定岁数后,身体就调整不过来了,就出现疾病),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症状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调”,把这些症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手段”“调整”下去,这样这些小垃圾及时的清除后,就不会累加到后面招来苍蝇,从而生病。而“养”就是经常对身体进行保养,车子到了一定的.公里数就需要保养,更何况是人,要想身体能够服务你更长时间,而且不出什么状况,就有必要对身体进行不断的保养,不能放任不管。如果放任不管听天由命,那么什么时候熄火也是很正常的事了。(你也就不要骂娘,怎么这么倒霉,我会生这种病,其实身体早就进行警示,只是我们没有去发觉罢了)
那么如何进行“调”和“养”呢?在《求医不如求己》这三本书里面主要讲的就是经络按摩梳理。其实不管是针灸、按摩、还是气功、瑜伽、拉筋以及现在非常火爆的吃绿豆等等等等,都是管用的,不管用怎么会书卖的那么好,电视台的收视率会那么高呢?但是,我要说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偏于热、有偏于寒,有里热表寒,有上热下寒,或更多的介于它们之间。所以,有的人可能喝了绿豆汤感觉效果非常好,但有的人喝了反而更完蛋;有的人早上慢跑神清气爽,有的人爱睡懒觉,慢跑会要了他的命。其实没有哪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但一定要不断去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并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和“养”,你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了,那么它也一定会回报你,给你一个健康的人生。不过一定要每天都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没有用的。
有很多人经常羡慕那些有钱人,但是那么多的钱真的是自己的吗?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只有那些通过各种消费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钱,存在银行即使有上百亿,也只是看着舒服用不到而已。但是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不一样,先不说现在医疗费药费那么贵,不生病可以省多少多少钱的阿Q精神,我们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难道不是给家人最好的回报吗?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把“修身”坚持到底。
今早锻炼完,赶紧翻出家长借给我的那本书,是那次关于用保健养生方法改变孩子性格、习惯的家长”研讨会“上借给我的。
《求医不如求己》——多好的书名,很对我的胃口。前几天我已翻过,很好,书中介绍的方法很实用。
“点揉太渊穴治气不够使,吸不上气。”书中的文字让我眼睛放光——中气不足,始终是我这个靠说话工作的人的一个致命弱点。每天吃参、喝雪蛤、咽诺利果,就为满足这口工作中最需要的气。
我按图索骥找到太渊穴,简单,就在手掌跟。用手揉揉,酸酸胀胀很有感觉。虽深知用此法难以短期彰显效果,但积淀着我国几前年文明瑰宝的老中医心得,我是相信的。再说,又不花钱、又没什么风险……
继续往下看,寻宝!
突然,一行字映入眼帘!这、这好象与医术无关呦!怎么看都是教育理念呀!……定睛细看,是我最追求的教育理念,但又确确实实也是这位自称为”下里巴人“的老中医所推崇的医学理念。
“不是积铢累寸,而是学一达百。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写得真好,深厚的国学功底,将我内心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简单而又厚重地推了出来——学习的努力,并不体现于多做题。题要做,但要少而精,要选那些能举一反三的。
我女儿把个数学思维训练课上得让孩子手舞足蹈,很多怕数学的孩子在难题前不再有了恐惧。数学课没有作业,孩子却都能轻松提高成绩。
我天生数学不敏感,读书时只靠努力,一旦不需要,早把数学束之高阁,数学思维也随着几十年人间风尘侵袭消失得岌岌可危。于是好奇地问无师自通的女儿有何法宝。她却轻描淡写地甩出两字:题目。
果真,寄给千里之外来索求教育真经的培训学校校长的也只是一捆复印下来的题目。
语文虽不如数学的题目容易典型化,但细想自己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经过又何尝不是追求了典型化、能举一反三题目的结果。
我从不在课堂上做试卷,但我会自己找一篇文章,再出一堆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集中做、重点讲。我也会用各种方法围绕着类似的题目反复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无心插柳柳成荫,近几年,我们速读速记高级班小学毕业生考进重点中学的比例不亚于专门培训尖子生的名校老师。我想,这”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的教育理念当推头功。
其实,在教育中真正追求高效率的老师理念是一致的,方法是相通的。
那次,为了找到那名海小的数学尖子生在镇海初中三年后失利的原因,我请了与我们合作教高段数学的叶老师给这个学生”诊断“。分析完学生当场做的试卷后,叶老师对学生说出的一番话一直令我深思:你是就题做题,其实你应该看到题目就想到解题的方法。题目千千万,可解题的方法就那么几种。
原来,这个学生初中两年一直是刚出校门老师所教,题海战术、满堂灌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整理思路,老师又缺少引导。结果,数学尖子生三年名校出来后不仅成绩不再骄人,连都几近丧失。如此严重的后果,罪魁祸首居然是那些不能让人举一反三的题目!
晨读收获多多,赶紧记上几笔,给自己的生命之树抹上点色彩。
近日买了一些书,交替着看,第一本看完的就是求医不如求己,我看书的兴致很少能高过电视剧,这一本确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起因当然是脸上的青春痘,去年底痘痘来了一次大爆发,我曾在心理无奈地想,不是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面么,长痘痘能有什么好的一面的?!可是居然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让我开始学习调养身体。
话说去年请了2次假,到深圳最好的中医院找网评最好的医生看了2次,每次开一星期药,加上一些西药共花了700多,医生说一个月一疗程,我这个情况得两三个疗程,钱就不说了,每个星期都要请假,关键是吃那么多西药,喝那么多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最后到了喝进去就反胃想吐的地步。
就我现在学的一些皮毛中的皮毛,都觉得那医生给我开的药太马虎草率了,没有结合我身体实际情况开药,以致后来反胃想吐,都是药物与身体的不适应性造成的副作用。都说深圳的中医收费贵又没水平,很多香港人都去广州看病,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可是她有一句话影响了我,她说我是湿热体质,虽然这个话在现在看来相当的片面。
她说我是湿热体质,我才去网上关注食疗,养生,到后来买了一本求医不如求己。
看到《忐忑求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这个以真人故事改编的长篇小说,其实也折射出当今医疗体系的短板,值得深思。
主人公是一位报社记者,因为长时间工作的关系得了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生病看医生吗,是我们脑子里最早所想到的,因为医院可以让我们减轻痛苦,脱离疾病的地方。主任医生告诉她,你这个颈椎病很严重,如果不动手术的话,很可能会瘫痪,作为患者那受得了医生这样下危机啊,虽然很忐忑,很担心,但是为了能恢复健康,只能搏一搏了,把医生当神一样的供着,给每个有关的医生护士都送了红包,希望能把手术做的成功些,仔细些。手术很成功,把国外最先进的材料放置在了她的颈椎位置。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后复发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加的难受,最初也没有什么怀疑,只是觉得最近可能累了,没有好好地注意自己的身体,当然还是想到了医院啊。当她看到一年前同病床的病友,因为家境贫寒动不起手术,而放弃了手术,但是恢复的情况好像比她要好很多了,所以她反问为什么?
当她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及手术登记的台账,并咨询了当地卫生局长,深信她这个病完全是可以保守治疗来康复的,不需要做手术,因为做了手术造成了不可逆的后遗症,她决定向法院起诉这个主刀医生,这起手术属于一起医疗事故。在维权的过程当中也历经艰辛,最后赢得了这场官司。
但是这样的悲剧天天在上演,因为大部分老百姓的无知,因为医院那里是权威,我们无从选择,为了能让症状马上消除,希望医生用一剂药、一台手术能减轻自己的痛苦,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造就了现在医院真是车水马龙、人是络绎不绝,把辛苦赚来的钱统统交给了医院,如果是医保的,那么造成国家医保费用支出的增加,国家无法做到全民医保。其实是对身体极其的违背,你控制了症状,但是却伤害了我们亿万年进化而来的强壮的'身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健康我们自己做主,不要轻信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在动手术这个问题上,除非是外科和急症、还有妇产科需要医生的协助,其他疾病。慢性退化性疾病在寻医问药的过程中不要轻信医生的建议,我们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听听自己身体的语言,找出那个致病因素和致病条件,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其实最好的医生就住在你的身体里,我们只要支持这个身体,全方位地进行调整,慢性疾病不治而愈。
祝愿各位能看到的朋友,身体健康!我们无法逃避无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是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可以让自己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