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观后感

《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2023-09-29 13:11:46

  《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1、《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五老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日观看了由陈日红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关于走近抗疫英雄主题的这期直播,因陈日红老师为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因此这期直播主要介绍了白衣天使与之抗逆力,本场直播令我感受颇多,有了一些深刻体会。

  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义务反顾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线。日日夜夜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席地而睡,她们减去秀发,脸上身上都是汗水浸泡过的痕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是光明的使者,是中国精神的写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众多病人的生命。

  “我要在能动的时候与病毒赛跑,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张定宇院长这句话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上,也感动了无数人们的心。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自知行动不便,却依然坚守在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每每想到这里,我忽然就有了努力的'动力,心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一颗肯拼搏的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以这些医护人员为榜样,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令人敬佩的人。

  新时代最美的人,我们的抗疫英雄,因为有你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如今的春暖花开。

2、观看《五老说》直播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看《五老说》直播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名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汉字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吗,是展示着自豪的标签,但许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汉字,也包括我自己。但是今天,《五老说》直播给了我和孩子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通过观看这次直播,我和孩子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汉字有了一定的认知。

  直播中,林志强老师的演讲十分细致,细致中有着严肃,严肃中不失色彩,十分有趣,我和孩子都被深深吸引。他用图片来演绎了许多有关“孝亲尊师”的汉字演变过程,讲得出神入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毓”:毓原本指女子生育,但在现在表示培育。林志强老师用一张图片就说明了“毓”的演变和意思,这实在是让我佩服和吃惊:用简单一张图片能讲得这么细致,实在是厉害!我问孩子:“你从老师的直播里明白了什么?”,孩子高兴地回答到:“我认识和了解了好多汉字,林志强老师讲得让我听得十分愉快,学习得也十分轻松。”,我感到十分欣慰,能让孩子学得开心的课不多,林志强老师讲的课确实是让我和孩子受益匪浅。

  讲到汉字,我又不得不联系生活实际。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都渐渐地脱离了“手写汉字”,选择用手机或电脑上的“打字功能”来拼字,因为“打字功能”里的自动纠错很方便,所以大家对于字的形体自然也就会渐渐忘却。还因为时代在进步,我们要学习其他语言,但学习其他语言时,我们就渐渐忘记了汉字。说实话,在这个时代,真正了解汉字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但这也说明了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去学习汉字,去了解汉字。像今天我和孩子抓住机会学习汉字,我就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如果走进去的话,就会发现汉字的美。同时,我告诉自己和孩子:一定要抓住机会学习汉字,这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汉字是中华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学习汉字。

  汉字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这也照应了林志强老师说的——汉字是生命成长的根,也是文化传承的根。

3、《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劳动对每个人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劳动成果的珍贵,不会学会珍惜,也不知道劳动的重要。俗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他亲身去经历、亲身去劳动,才能体会劳动的不易,珍惜劳动创造的成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是否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上的劳技课吗?是否还记得老师经常在我们耳边唠叨着要把我们培养成新一代的德、智、体、美、劳青少年吗?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基本前提。国家在人民教育这方面,特别是劳动,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要求,学习各种技能,锻炼体魄、锤炼精神和意志。所以说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它自身未来的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

  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忆苦思甜,其实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是一种生存的技能,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劳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对我们也是很好的锻炼,我们将来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4、《中国五老说》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五老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日观看了由陈日红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关于走近抗疫英雄主题的这期直播,因陈日红老师为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因此这期直播主要介绍了白衣天使与之抗逆力,本场直播令我感受颇多,有了一些深刻体会。

  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义务反顾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线。日日夜夜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席地而睡,她们减去秀发,脸上身上都是汗水浸泡过的痕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是光明的使者,是中国精神的写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众多病人的生命。

  “我要在能动的时候与病毒赛跑,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张定宇院长这句话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上,也感动了无数人们的心。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自知行动不便,却依然坚守在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每每想到这里,我忽然就有了努力的'动力,心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一颗肯拼搏的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以这些医护人员为榜样,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令人敬佩的人。

  新时代最美的人,我们的抗疫英雄,因为有你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如今的春暖花开。

5、五年级观后感《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观后感:《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_75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一段屈辱的历史——抗日战争。而在这段屈辱的历史里却出了五个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

  今天,我们可以从一部演绎五壮士英勇牺牲的电影来认识那段历史。电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14年秋,为了防止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五人接受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掩护大部队转移。

  当时,日军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战士不畏势单力薄,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与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展开顽强的战斗:日军连续发起三次猛烈冲锋,均被他们击退,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日军的任务。弹尽粮绝之时,他们仍没有放弃与日军进行搏杀,战斗在最后一刻,都是怀着对党的忠诚之心而跳崖身亡。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钢铁战士。我对他们的`爱国之心,防抗精神而感到敬佩。在常人看来,5个人抵挡3000人这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令我们恐惧的。但是他们却不是,即使他们知道敌人的强大,他们也有想要放弃,但是当他们想到大部队能够平安转移时,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正要转移时,他们坚决地选择了坚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坚强,顽强拼搏,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一种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精神。

  在他们看来,国家的自由远远大于他们的家人。面对敌人的他们对敌人充满了怨恨,这不仅仅这是他们的感受,是当时全国所有的中国人的感受。

  如今,中国赢得了当时那场令人心寒的战争。人民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他们却不能被人所忘,因为他们曾经是中国的救世主,实实在在的救世主,是大家都知道的救世主。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同时,我领悟到——原来过上好日子是那么难,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学习,博览群书,天天向上!

6、《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属于治愈系,细细品味,足以化解天底下诸多父母儿女之间的.怨怼之气,让观众心潮涌动,两眼含泪,重温每个人都曾拥有的天底下最无私而伟大的人间情感——母爱

  还是很想说英子的那个反转实在是太好哭了女儿的愿望是完成妈妈的愿望而妈妈的愿望是帮忙女儿完成女儿的愿望实际上妈妈已经不在了她深知就算完成自我的愿望自我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憾一次次迁就努力可是当她明白女儿的最终愿望是期望妈妈生一个比自我争气的孩子有更好的人生第二天就去和贾爸领了结婚证走上注定和玲相逢与这一世相同的人生路

  就算回到母亲的少女时代就算应对着人生几百几千繁多的岔路口面前有无数个重来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只要她记得你她爱你会保护你她的选择永远都是你因为妈妈爱你,所以你永远是妈妈选择的第一顺位

  这部电影,最终为观众昭示了一个道理: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我的儿女,天底下也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讨得父母的欢心,只是,很多时候,儿女们一向被父母之爱所包围而不知觉,父母之爱真的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当你突然醒悟,深深感受父母之爱时,这种因平凡而被你忽略的爱却已不再,尤其是人到中年,丁忧之痛,无以名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7、《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黑白的电视,军绿色的大衣。破旧的瓷缸,一次贾晓玲的穿越经历却带给我了一场心灵的旅程。

  贾晓玲是个从小就不让人省心的女孩,她从小到大一直以为自己就会给母亲惹麻烦,而不会让母亲开心。就在她高考后,她打算让母亲高兴一回,便做了一本假的录取通知书,想让母亲为她骄傲一回,可最终还是被母亲发现了。贾晓玲坐着母亲的自行车回家,并承诺要给母亲买车,让她高兴一回,可承诺还没实现,意外就发生了,就在回家的路上。她们遭遇了车祸,母亲躺在了病床上。

  随后,她们便一起穿越回了母亲年轻的时候,贾晓玲时时刻刻陪伴在母亲身旁,尽全力想让母亲高兴一回,弥补自己的遗憾,母亲也看破不说破,默默陪贾晓玲走完了剩下的日子,最后贾晓玲发现了母亲是与自己一起穿越来的事实,便抱头痛哭…

  虽说是讲述了贾晓玲的故事,可我还是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小时候,我经常调皮,不让母亲省心,还总是嫌弃她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可我也曾忘了母亲也是第一次一母亲,她也曾在别人的庇护下长大,现在却为我撑起了一片天地,我不是一个满分的孩子又凭什么要求她做一个满分的母亲?

  趁现在,母亲还陪伴在我身边,好好爱她,不要偏偏等到失去了,才学会珍惜……

8、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最令我敬佩的是“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在贵州山村小学教了10年课程的朱敏才、孙丽娜。

  于敏,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用直尺和算盘研究出了氢弹。美国人研究氢弹用了8年8个月;英国人研究氢弹用了6年8个月;而我们中国人研究氢弹只用了2年8个月。1967年氢弹发射成功。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于敏都能研究出氢弹,而我们在这么优异的环境下生活、成长,还不好好学习,唉,想一想真是惭愧。

  朱敏才原来是外教官,可是,退休之后放弃了安逸生活,和他妻子孙丽娜去贵州的一个山村小学当老师。这个山村小学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朱敏才、孙丽娜的住处是和厕所同一面墙,夏天时,一打开窗户,厕所的臭味就能传到屋里,睡觉的时候要带两个口罩。因为紫外线的照射,孙丽娜老师的眼睛渐渐的看不清了。因为这里的风大潮湿,朱敏才老师得了风湿病。上了年纪的朱敏才老师生了一场大病,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把气管切断了,不能说说话。但他仍然用写字板表达自己的心愿,想回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堂堂一个外交官竟然给山村小学教课,从朱敏才和孙丽娜身上我学会了:不管自己的官职有多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要学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

9、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孟佩杰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故事中讲:孟佩杰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5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把她交给别人领养,从8岁起,她负责照顾瘫痪的养母,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离家出走,她只能与养母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她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喂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干家务活,服侍养母睡后,她才开始做功课。她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大学。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正如颁奖辞中所说:“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正是她的这种精神,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只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多玩会,我又常常和妈妈顶嘴,老让妈妈生气,妈妈因为我又长出了几根白发。

  今后,我应该想孟佩杰学习,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不让妈妈生气,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10、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成长是首歌也许每个人都不想长大,每个人都不想成长,但无论是谁都无法逃避的东西就是——成长。她带着我来到学校的后山,在那里可以看到学校的全景。成熟、稳重、渊博?摘下那深红的果,稻田里金色的喜悦,为你檫干额头的汗,凝望你深情的笑。"瑞瑞小心啊。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没错,这就是于丹老师对两位“菩萨老师”胡忠、谢晓君的高度评价,他们为了帮助西藏的孩子们而不惜千里迢迢,即使是产生了高原反应也不惜一切代价,说是老师,到不如说是母亲,家长甚至保姆,他们是多么伟大、慈爱,正如杜玉波老师所评价:“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高原红体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所做的举动更体现了他们心灵的美丽。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这就是他们的博爱,这就是他们的高尚情怀,他们的种种事迹令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令人为之动容、深受感触。

  感动就像一片悄然凋零的花瓣,这花瓣就犹如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加令人感动,往往只有这种不平凡才更加感动中国。

  有一种温暖叫感动,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令我刻骨铭心,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盏指路“心”灯......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是你们的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温暖。

11、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王娅是本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从1985年开始,她就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爱心善举的痕迹。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更是将唯一一套住房捐给基金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此外,王娅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16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心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邮件与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取得联系。“我是工薪族,愿意为贫困孩子尽点心意。”王娅述说了她朴素的心愿。于是,她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先是汇去6000元资助了甘肃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费,随后又捐出6000元资助了另一名学生。王娅常说:“虽然我没有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孩子是未来。”

  当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强的王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就在化疗进行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疗的钱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就这样,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基金会账户上。不仅如此,王娅还将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资产--一套商品房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资助更多的贫寒学子。

  2月16日22时21分,王娅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和生前协议,她的遗体被送到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位生前坚持助学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为医学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的光辉。

12、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13、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今天校外辅导班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动了,我是边看边流着眼泪,十个人编织了十个故事造就了十个英雄,他们的事迹都十分典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要说对我最感动的是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一天晚上,一辆失控的大车像无头苍蝇一样,高速撞向刚下课的初三(3)班的学生们,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张丽莉老师看见了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顾一切冲向孩子们,用力把孩子们推开,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反映过来,寻找救命恩人时,发现张丽莉老师已经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同学们含着泪拨打了120,当这位善良的好老师被赶来的救护人员艰难地从车轮下救出抬上担架时,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0救护车开上公路时,已有自发的数百辆车等在那里,一起开着灯为她送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好几天张丽莉老师才从昏迷中醒来,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瘫痪。

  在节目播出中,她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她的学生们个个含泪向她拥去,抱成一团,全场一片掌声。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停地在想:张老师是个非常普通的女老师,她当时那来那么大的勇气?她当时有没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责怪她的,可她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把生留给了学生。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不是每个人随便能做到的,是张老师平时心中装着学生,是张老师对学生充满着爱,是张老师的善良和高素质。张老师是时代的骄子,是我们的英雄。现在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象张丽莉老师这样的人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张丽莉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