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八》优秀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识字八》优秀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识字写字当然是重点,但是识字切不可脱离书本,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对谚语的朗读、理解、积累不可忽视。应十分重视学生对课文朗读、理解、积累的训练,还应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
识字教学一定要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直观性,所以老师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制作课件很有必要。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让三者同时进入学生大脑,识字效果才有保证。
关于对课文中谚语的理解,教师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学生弄懂,又不可讲得太深,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农历”、“北斗”、“候鸟”等相关知识,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点到即可,不能深究。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切中要领的讲解十分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就过硬的书写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作出很好的榜样,才能给学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识字2》是一篇识字的韵文,所学的词语都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的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节奏鲜明,声律协调。
这篇课文生字多,而且前后鼻音也很多,所以生字的读音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韵文,词语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大典、检阅”这类词语,学生很难明白。我在教学时,通过检查学生的生字读音来强调音准。对于“大典、检阅”这个词语,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图,让学生了解国庆大阅兵,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人民的海陆空三军,来感受他们的威武雄壮。学生通过观看后说:解放军非常神气,很威风。他们的队伍非常整齐。在次基础上,我让学生朗读第二行词语“大典检阅海陆空”,读出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对于生字的教学,我主要是穿插于韵文中,比较随机。总之,这篇韵文像开快车一样匆匆忙忙地过了,学得有点浮躁,所以有很多不到位之处,如:教学“城”这个生字,我只强调了读音是后鼻音,没有讲它的结构和意思,蜻蜓点水。词语的理解基本是老师在讲述,留给学生的机会很少,遏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相信您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感触: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展示识字教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无疑是具有挑战性与考验性的。那么,今天听了杨柳老师执教的《识字一》的教学,我的感觉是: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例,有值得我们欣赏与借鉴的许多教学细节。今天,作为教研团队中的一员,我对她的教学做如下反思:
(一)品味成功
1、教学目标明确。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教者注意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
标:①认识生字;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语境歌,体会朗读的节奏;③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用多种方法识字的愿望。整堂课中,教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落实着教学目标。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的语境歌,表现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反义词。教者在第一环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今天老师和同学玩一个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大,你说……我说长,你说……这样的引入很快把学生带入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识字教学打下情感的铺垫。第二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在这里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语境歌,理解反义词之间的联系。其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反义词拿进来,模仿课文中的形式自编小儿歌,学生不但对此活动兴致盎然,而且编出的儿歌朗朗上口,非常精彩。这一细节的教学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起许多课外的词语。在引出本课的生字后,教者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分析字形、口头扩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第三个环节的写字指导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然后教师从各类字中抽出一个典型字进行观察指导,示范书写,给学生的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新流畅。
在本节课中,教者始终微笑着与学生接触,使学生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教者的语言清新活泼流畅自如,也使学生感到舒服、自然。
4、朗读形式多样化,训练有层次。
整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词语还是学习语境歌,教者都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并对朗读产生兴趣,形成能力。
(二)反思不足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几点令人稍感遗憾之处:
1、教师的评价语言平淡滞后,缺乏个性色彩。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但在意,而且有自己的尺度和看法,所以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及时评价,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中,教师在这方面有所忽略,评价的语言显得平淡,缺乏个性色彩。
2、教师对教学时间的调控与分配稍显不匀称。
识字教学中无疑“识字与写字”两大块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时间的分配上应该
量的匀称一些。在这节课中,明显地感到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有些紧张,使写字教学的训练有些匆忙,学生的评字与反馈落实地不够到位。
总之,对于今天的这节识字教学,我们还是倍感欣慰与高兴。我们有信心,这样的识字写字教学一定会使学生打好语文的基础,并终生受益。
1、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通过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既可使学生学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如古时以竹做笔杆,以羊毛做笔头,故“笔”从“竹”从“毛”,砌灶要用土,砌成后烧火做饭,故“灶”从“火”从“土”。上小下大为“尖”,不正为“歪”等等。分析每个字是由哪几个部件构成的,从而体会这生字的构字特点。这样把文字的形状与具体形象的画面两相对照,学生便从中悟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了。
2、将儿歌以歌曲形式让学生唱,使学生乐学易记。激发求知欲,从而也使课堂尽显愉悦气氛。
本课存在不足:
1、对于学习练习、巩固性的作业没有将范围拓展,忽视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2、没有充分利用儿歌,因此,不利于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使字、词与儿歌有脱节的现象。
3、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在让学生自编儿歌时,没有让人人动口说,只照顾了部分,没顾及全体。
今天刚好有两节语文课,我就一下子把《识字6 》给上完了,而且生字也写完了。
今天这两节课我教得轻松,孩子们也学得轻松,掌握得也比较快!我是用了上次听来的教案,再稍加改动。
首先,在认读了生字和词串之后,迎来了第一关:动物知多少。出示词卡,指名读,在说说有关这个动物的知识(如生活习性和其他上面的事),然后,再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对这个动物的印象(如:凶猛,美丽,可爱等)!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知道得还真多,比我听课的那班孩子能说多了。而这些知识全来自课外书,和电视上的《动物世界》。
其次,在填动物名称的成语闯关中,孩子们不但能很快地填出成语,还知道该成语的意思,这我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孩子们说是《成语故事》书上都有,呵呵,这帮可爱的孩子,竟然看起了《成语故事》,我当即表扬了他们,并鼓励他们继续看书,从而也给那些不喜爱看书的学生有一点启示,希望他们也萌发一点看书的兴趣。这让我又一次的`感动。
还有在感情朗读这一关,没有想到,居然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斑马跑起来快,要读得快一点,而棕熊走起路来,缓慢,动作很笨重,所以读得时候声音应该低沉一点。袋鼠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速度也很快,我们要读出跳跃的感觉。呵呵,这么复杂的感觉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说实话,当时我想怎的没有想到,她能读出这种感觉。因此,当这个孩子读完之后,教室里是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特别是在最后一关中,说话训练,我给出了词语,这可能限制了一些孩子自由地畅快地想象,但给一部分需要一定的铺垫的孩子来说,这是个让他们体会到摘葡萄的成功的幸福的机会。孩子们说得非常棒,一些我都没有想到的词汇,他们都用上去了,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
当孩子的情绪处于高涨的时候,一些火花才能迸现出来,只有在此时,学生才能轻松的不露痕迹地掌握知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并应用。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相信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让我们难以想象的,相信孩子没错的!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识字写字当然是重点,但是识字切不可脱离书本,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对谚语的朗读、理解、积累不可忽视。应十分重视学生对课文朗读、理解、积累的训练,还应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
识字教学一定要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直观性,所以老师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制作课件很有必要。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让三者同时进入学生大脑,识字效果才有保证。
关于对课文中谚语的理解,教师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学生弄懂,又不可讲得太深,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农历”、“北斗”、“候鸟”等相关知识,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点到即可,不能深究。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切中要领的讲解十分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就过硬的书写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作出很好的榜样,才能给学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