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一等奖实录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一等奖实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教学内容
6 一株紫丁香
施教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继续学习本课另外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自学生字词的方法,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1.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的理解
2.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并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尊敬和热爱来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学生读过的一些描写老师的小诗;
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消、除、困、快、教。
要求:能正确认读,给生字组词,记住字形,再想想要写漂亮这个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2,6 一株紫丁香,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
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⑴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⑵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⑶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⑷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放歌曲《我爱米兰》和相关画面:
小朋友们,看了三幅图,听了优美的歌曲,你从歌声中听出了什么?
2、导入:
瞧,这儿有一群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了老师的窗前。(教师点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株紫丁香》,去看一看吧!(齐读课题,美读)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互读互听,及时纠正读音(帮助你的同桌把字音读准,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愿意来读一读,(可以个人,也可以两个人)朗读课文,可以读其中的某个小节,也可以读全篇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评选最佳听众来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三、运用想象,悟情明理
1、教师谈话:
悄悄地告诉你们,这些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心中装满了美好的愿望。想知道是什么愿望吗?请你们默读课文(默读课文就是不出声、用心去读),看看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美好的愿望,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
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说你是从哪小节看出来的,能读一读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并学习相应得自然段。
⑴学习第一、二小节:
①说说小朋友心中的愿望是什么?你是从那小姐看出来的,能读一读吗?
②出示相应的自然段。
③你的心中是否也象这些小朋友一样正激荡着对老师的爱意,那就把你的爱化作有感情的朗读,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来表达吧!
④学生自由朗读这小节,读出自己对老师的爱!老师也想来读读这一段,想不想听?师范读,并点击要读的重音。
⑤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多绿的枝叶阿!真是太可爱了!(老师扮成课文中的老师,学生扮作枝叶,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师:紫丁香们,是谁把你栽在我的窗前?
师:咦,他们什么时候栽的,我怎么不知道的?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一点的?指名学生说完以后出示:小朋友们_______________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的?
⑥指名说。
⑦能把这小节读给我们听听吗?师点击出示第一自然段。
⑧分男女生练读。
⑵学习第三小节:
①出示: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夜夜和老师作伴,你还知道有哪些愿望吗?指名说,能把这小节读给我们听听吗?学生读,师点击出示这一段)
②教师激趣:嘘!(教师故作神秘状)你听!(播放《我爱米兰》的旋律)多美的歌曲呀!此时你最想对老师唱些什么歌呢?
③学生唱歌:可以独唱,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唱。(评价时应从老师听后的感受来评价,多美的`歌声阿!我感觉到了你对老师的爱!瞧,你的歌声把老师的头痛都赶走了!)
④教师小结:听了你们动听的歌声,我的心情愉快极了!一丝倦意都没有了,谢谢你们!怎么?还有同学想唱一唱?那就请你把这小节读给我们听一听吧!
⑶学习第四小节:
①还有哪些愿望呢?出示: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__________________。读一读相关的语句,出示这一段。
②教师谈话:是啊!为什么我们的笑容如此灿烂?就是因为有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想一想,老师平时都是怎么关心你们的?指名说(出示相应学习、生活画面)
回忆起此情此景,此时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③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指名读、分组读)
⑷学习第五小节:
①说说小朋友心中的愿望是什么?读一读相关的语句。
②师问:你猜,老师梦见了什么?
③有感情的朗读:真是又香又甜的美梦阿!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四、教师小结
教师谈话:(指着相关画面)
一株紫丁香
1、一颗纯真的爱心。
2、美好的愿望就是对老师深深地爱。让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来表达心中对老师的爱吧!
3、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小朋友们为什么这样爱他们的老师?(联系诗句内容说一说)
4、课外拓展:
⑴原来,老师是如此的爱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日夜操劳。难怪,有好多人都来赞美老师呢!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⑵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书中的小朋友栽了一株紫丁香送给了老师,你想送给老师什么呢?又有什么希望呢?
我想送给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后大家一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文章以儿童的口吻,浅显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不知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否体会呢
上课了,我深情的范读了课文,让孩子们说说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种美好的情感。现在不能体会,等到课文学好后,你们一定能体会。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细读课文。第一节,我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理解"踮",为什么要踮脚走路感受孩子的细心。第2,3,4节我先请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深入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恩。第5节,我提了一个问题,老师会做一个怎样又香又甜的梦学生回答"老师的梦里会有一大片紫丁香。老师会梦见自己班的学生个个考100分。老师会梦见学生个个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这是我连忙反问:这些美梦会实现吗?孩子们大声回答,会的!小宇的回答更让我激动。老师会梦见学生一起送一首歌给她,每个学生会送一束紫丁香给她。这时,我猛然想起教师节,那个甜蜜的早晨,我们班的孩子唱了一首歌送给我,那么,就让我成为课文中这个幸福的老师,于是,在孩子们认真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我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了。
最后,我再问:现在,你们体会到课前老师的提问,这种美好的感情了吗?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吗?全班学生都大声说:“不是。”这是一种美好的师生情,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并且拓展到平时的生活中,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也应该时时带着这种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情况,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刚开始学生的情感始终激发不起,于是老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十分投入。如:读第一小节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读出小朋友“踮起脚尖”的情态,感受他们悄悄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的。读第三、第四小节,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绿叶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上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如:教学第五小节时,我让学生看图想象说话: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如:同学们读到“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时又香又甜。”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梦到了什么吗?”“老师梦到许杨上课注意听讲了。”“老师梦到殷思源帮助别人了。”“老师梦到李永振写的字漂亮了。” 于是我说:“老师的心思都被你们看出来了,真了不起。你们能让老师美梦成真吗?” 通过这一提问,同学们,特别是被提到的同学,我想一定深有感触。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我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对如何引导学生读也进行了一番琢磨。回想整个课堂,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的过程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上课前,我就担心,这篇小诗这么有诗意,恐怕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融入诗的感情。但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上课听得很认真。
在第一课时,我用图片出示了一棵盛开的紫丁香,帮助孩子们理解小诗。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字词。
在第二课时我以词语、句子复习导入,之后通过质疑课题提出两个问题:(1)紫丁香是谁中的?(2)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种下紫丁香?并以第二个问题贯穿全文,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习文章内容。
在第二、三、四小节分别对夜夜、疲倦、挂牵这些重点词句进行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从而体会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感情。
在第三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在什么时候会疲倦?孩子们都纷纷想到了老师的辛劳,最后,我小结,只要小朋友们上课专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老师就不觉得疲倦了。孩子们似乎听懂了,上课都格外地专心。
学习第五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孩子们都纷纷猜想,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又是纯真的。如果
我能建议孩子们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读第五小节,我闭上眼睛,做一睡觉姿势,我想孩子们也许能读得更专注,更真诚。
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我应该要注意: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我觉得以后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你喜欢哪一段,就站起来表演朗读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提醒学生读的时候要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强调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在引导学生读第一小节时紧紧抓住词语“踮起脚尖儿”让学生去理解文中小朋友当时的心境,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体会这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二、重视老师的率先示范
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一样,请学生欣赏。然后请学生当我的小老师,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一种荣誉,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第一次上公开课,很紧张,自己也发现很许多不足:节奏慢,板书太单调,对诗句的感悟没有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以及拓展。没有入情入境,只是匆匆走过。没有及时进行评价,鼓励性语言过少……但是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很大,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教学水平还需不断地磨练,课堂驾驭能力还需不断加强。自己学的东西还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思多想多练,在反思中进步。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回顾这一节课,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练习等环节也都具备,有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一、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预习的充分与否直接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预习,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检查预习情况这一环节。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学生预习得还挺不错。就是“踮”和“脚尖儿”的儿化音学生没有读准,因为是新出现的。
二、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感受诗意之美,情意之浓
以读悟情。课文中的学生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我让学生在课文中去找答案。首先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接着带着情感去品读诗歌。然后我先找语感感情的学生读,同学们体会。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作者要在老师窗前栽紫丁香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老师的疲倦,为了感谢老师,为了让老师做个好梦。学生用精辟的语言告诉了老师,我感到欣慰。于是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品读课文。从读中感受学生是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就达到读书的境界了。我在指导读第一节时,让孩子们先表演“踮起脚尖儿”,孩子们的“蹑手蹑脚”,透露出他们对诗句的理解,他们体会出了应该悄悄地小声地读,以免惊动了老师,来表达对老师深情的爱。表演之后的朗读更是有声有色。在指导朗读第二节时,让学生从心底亲切地呼唤“老师,老师,”抓住“夜夜”这个词表达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爱,学生朗读得那么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以说表情。当学生的情感到达高潮时我问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有的说:“我要画一幅美丽的图画送给老师。”还有的说:“我写句祝福语送给老师。”课堂上学生读说写的训练得到了落实,情感得到升华。
三、重视识字、写字的指导
在生字教学中,我利用词语出示,开展自读,指名读,然后剩下单独识的字,展开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准确认读;同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学生方法多多,识记得兴致高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生字也得到了再次的复现与巩固,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最后,让学生将生字放回到课文中再次朗读。整个生字教学过程,节奏紧凑,而且学生的热情始终处于高涨状态。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学习写“伸、休、甜、歌”这四个字,指导时,不是老师把要求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伸”和“休”的两竖有什么不同;左边一竖和右边的一竖有什么特点;“甜”和“歌”写的时候容易写错的地方是是什么;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这样细致的写字指导,会使学生写字时有了目标和标准,写出的'字会漂亮得多。
四、把做作业的时间放进课堂
读写、动静的和谐搭配是语文课堂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往往讲得太多,把学生的作业时间挤到了课外,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遗憾的是,虽然有了这样的意识,但我上这节课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读的环节中,安排了太多的时间,结果写字指导结束,没有留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写好这四个字。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一株紫丁香为衬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实施这一教案学习,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意或句意,在学习课文内容时,/article/先由教师扶着走一程,再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逐渐学习自学的方法。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精品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如果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词语理解上,那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情况,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最后小节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发挥想像:这位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有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再去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觉着有点遗憾。
诗贵在读品,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教学形式很适合诗歌的教学。如何让孩子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这是需要自己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株紫丁香》以儿童的口吻说话,内容晓畅明白、口语化,图文并茂,富有想像空间。教学时我以指导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让语言在头脑中建构出生动的画面与情节,由此获得感悟和体会,并读得更加入情入境。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抓住“踮起脚尖儿 ”这个词组展开教学。让学生思考什么样儿叫“踮起脚尖儿”?诗中的孩子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引导学生感受小朋友“踮起脚尖儿 ”的情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纷纷从座位上站立起来,踮起脚尖儿,蹑手蹑脚地走进小院,要悄悄地送给老师一份惊喜。
教学第三小节,我抓住“唱歌”一词。引导学生将“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和“那是我们给你唱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想象“绿叶儿”是怎样动听,小朋友的歌又是怎样动听?如果是你,会给老师唱什么歌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悟文本,从而达到心灵的交融。
我认为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如果能让孩子在有情有趣的活动中体会文本内涵,朗读教学才能更有生趣,达到更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