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棒棒糖美术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甜甜的棒棒糖美术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泥塑的简单工艺,要求能塑出几种有趣的棒棒糖造型。
〈2〉 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尝试泥塑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
〈4〉 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成功感。
〈5〉 互相学习,学习合作。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变色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色彩的变化,认识色彩,培养学生主体造型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难点:
引导想象,采用拟人化手法,联系蔬果动物,人物的形象,用采泥塑造一些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
红纸包,绿纸包,里面藏个甜宝宝。
〈2〉出示装有棒棒糖的纸包,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课题;〈〈甜甜的棒棒糖〉〉
〈3〉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吃过什么样的棒棒糖,它是什么颜色的.。
〈4〉教师展示几种彩泥制作的棒棒糖注意它的造型和颜色的变化。
〈5〉课件展示棒棒糖。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棒棒糖你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下。
〈6〉 我们怎样能使手中的彩泥变成漂亮的棒棒糖呢?
〈7〉 教师示范变色的棒棒糖。
〈8〉 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 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3、作业讲评展示:
制作好的同学把作品拿到展示台前给大家看,全班同学评选出设计最漂亮的棒棒糖。教师给予鼓励。
一、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泥塑的简单工艺,要求能塑出几种有趣的棒棒糖造型。
〈2〉 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想象力,发明力和动手能力。
〈3〉 尝试泥塑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
〈4〉 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胜利感。
〈5〉 互相学习,学习合作。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变色活动让同学直观感知色彩的变化,认识色彩,培养同学主体造型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难点:
引导想象,采用拟人化手法,联系蔬果动物,人物的形象,用采泥塑造一些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
红纸包,绿纸包,里面藏个甜婴幼儿。
〈2〉出示装有棒棒糖的纸包,让同学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课题;〈〈甜甜的棒棒糖〉〉
〈3〉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吃过什么样的棒棒糖,它是什么颜色的。
〈4〉教师展示几种彩泥制作的棒棒糖注意它的造型和颜色的变化。
〈5〉课件展示棒棒糖。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棒棒糖你能用什么资料来制作。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下。
〈6〉 我们怎样能使手中的.彩泥变成漂亮的棒棒糖呢?
〈7〉 教师示范变色的棒棒糖。
〈8〉 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 同学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和时褒扬有创意的作品。
3、作业讲评展示:
制作好的同学把作品拿到展示台前给大家看,全班同学评选出设计最漂亮的棒棒糖。教师给予鼓励。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甜甜的棒棒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
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
(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六、教师小结:
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
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
整节课的优点:
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
不足之处:
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
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大胆想象,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分享快乐。
教学准备:
图片、一次性塑料杯,PPT展示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与朋友分享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简单的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听?在听这个故事之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
2、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图书。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碰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三、 实验:
把棒棒糖放到水里问:(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鱼、乌龟、螃蟹都游来啦。它们都吃到甜甜的棒棒糖啦!小熊高兴,棒棒糖也很开心。
四、 教师小结
问:如果棒棒糖继续放在水里,水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棒棒糖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那我们就把它放在杯子里等中午的时候,再来看看尝尝,棒棒糖是不是越来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活动目标: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2、学习用彩泥制作棒棒糖,巩固团员、搓长、盘条等技能。
3、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形状、色彩的棒棒糖;彩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棒棒糖和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教师把幼儿带来的棒棒糖插在柚子上(插3—4个柚子),布置成展览。
师:看,这儿有一个棒棒糖展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自由欣赏)
2、说说棒棒糖。
师:你最喜欢哪个棒棒糖?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些棒棒糖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棒棒糖。
1、圆球型。
2、压扁形。
3、盘条型
三、想象创造。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棒棒糖。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棒棒糖。当孩子有困难时,教师给于是党的帮助与鼓励,当孩子成功时,教师给予肯定。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棒棒糖,集体给予肯定。
糖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因此,今天的活动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到了活动中。在孩子们自己收集的糖果里,有几颗是方的糖,形状十分明显,因此,孩子们对于“方的”和“圆的”很会分辨。许多糖是透明袋包装的,因此,孩子们对于糖果的颜色也很容易认知。在看看、认认的过程中,我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了引导,孩子们很快就领会了,一会儿就边看我手中的糖,边自己会进行简单创编了。因此,由于充分地对糖果进行了认知,因此最后一个“包包糖果”的环节没有进行。但对孩子们进行了生活教育。
老师的'一句:“多吃糖果会怎么样?”孩子们马上用规范的语句说出:“会蛀牙的。”最后老师又问:“那怎么办?”孩子们回答:“刷牙。”可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充满吸引力的物质面前,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很高。托班孩子还是在直接体验——尝尝、摸摸中获得认知、增长经验。
甜甜的棒棒糖,可谓是比较接近小朋友们的生活,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一开始在上课的导入部分的问题中“说说你知道的棒棒糖的形状”,一提到这话题,小朋友比较兴奋,回答的参差不齐。这让我知道在提问方式上需要改进,要多问问你自己提问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合理。如果这个问题的意义作用不大还不如不问。
对颜色的感知虽然比较感性,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这节课及之前的课上下来发现他们对颜色的在颜色的选择及搭配上还是比较吃力的,有些学生的作业创意是有了,但效果很难出来,甚至越做越糟糕,有些是出在颜色没有搭配好,看来上次孔老师说的很有必要,得要备一趟色彩课,系统向他们讲解一些色彩知识,能解决很多美术课上遇到的问题。
在介绍棒棒糖的一些重要形式如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人物形,抽象形。一方面学生对动物形及植物形比较感兴趣,对人物形及抽象形比较默然,有的甚至觉得抽象形不好看,因此在让学生设计棒棒糖的外形的时候,应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一段时间的课上下来,发现小孩子很喜欢[小学教育吧 Www.JiaoBa.Net]得到老师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和表扬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最近课堂里我会及时的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及作品比较好的,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有时也就是一句话就会让学生很满足,对于基础年级的美术课只要学生感兴趣,作业做的好次与基础是无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把课设计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具体的一些表扬是激发他们兴趣很好的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学生能制作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那么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美术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甜甜的棒棒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大胆想象,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图片、一次性塑料杯,PPT展示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与朋友分享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简单的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听?在听这个故事之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
2、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图书。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碰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三、实验:把棒棒糖放到水里问:
( 1 )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2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鱼、乌龟、螃蟹都游来啦。它们都吃到甜甜的棒棒糖啦!小熊高兴,棒棒糖也很开心。
四、教师小结问:如果棒棒糖继续放在水里,水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棒棒糖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那我们就把它放在杯子里等中午的时候,再来看看尝尝,棒棒糖是不是越来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朋友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
活动反思:
准备了好久的公开备课,短短十几分钟就结束了,和预期的有些偏差,感觉在活动过程中,有些紧张,有些紧张,有些匆忙,头脑不是很清晰。好多在上课之前提醒自己的事情,在活动中都“完美的忽略”,有些在平时会注意的事情,在这次活动中也都没有注意。这次公开课依然很糟糕,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正,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和学习用螺旋线表现棒棒糖。
2、通过迁移绕毛根的经验,尝试表现棒棒糖螺旋状的花纹。
3、体验为糖果店制作棒棒糖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各种棒棒糖。
2、实物棒棒糖(最大号的)。
3、毛根,水粉笔,彩色卡纸,水粉颜料(红、黄、浅蓝、浅绿、白、橘)。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糖果店”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的糖果店里有一种又好吃、又好看的棒棒糖,客人们可喜欢了。
2、幼儿欣赏棒棒糖,感受螺旋线的特点。
师:瞧,这种棒棒糖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呀?
3、幼儿用卷绕毛根的方法,感受和表现螺旋变大的棒棒糖。
(1)教师出示毛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2)师:棒棒糖身上一圈一圈绕起来的花纹是怎么变出来的?
要点提示
教师边说边示范,示范的动作要慢一些,让幼儿看清楚毛根一圈一圈绕起来的过程.有利于幼儿把用毛根绕螺旋形的经验迁移到绘画中。
4、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用“螺旋线”的方法变出“棒棒糖”。
(1)师:谁能把“棒棒糖”一圈一圈卷起来的样子画给大家看一看?
(2)幼儿空手练习画螺旋线,表现棒棒糖。
5、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为糖果店画很多好吃的棒棒糖吧。
6、集体欣赏作品,想象不同颜色的棒棒糖的味道。
师:你喜欢哪种颜色的棒棒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寻找、发现生活中用螺旋线装饰的物品。在班级的角色游戏中开展“糖果屋”的游戏。
☆区角活动美术区:提供油泥,练习用搓长后一圈一圈卷绕的方法制作小花。
☆环境创设:将幼儿作品中的棒棒糖剪下来,贴在有糖果罐的底图上,布置成糖果屋的背景。
☆家园共育:节假日带幼儿到糖果店或超市观察不同颜色、造型的棒棒糖,为创作积累经验。启发幼儿想象螺旋线还像什么,并进行想象添画 的亲子绘画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儿,棒棒糖要画的有板有眼。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作画动机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浇灭他们的信心,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信心是关键。只要他们愿意动手,愿意画,我都会给于肯定,“你画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给谁吃呢……”这时幼儿的情绪高昂,这是好事,可这也导致场面有点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问“你吃过什么味的棒棒糖?”时,教室就像炸开了的锅,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抚他们激动的情绪。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向他人学,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扎实。
对于参加工作只有两个月的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心里难免有些担心,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是高兴,那会使我更快的成长,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对于这次公开课上什么,我思来想去,教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根据我班小朋友的情况,最终设计了这个教案。但由于修改后,事先没有试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好多细节方面没有想好。我的'教学目标是能两手较协调地搓泥团,尝试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展示更多的棒棒糖(实物),小朋友们的兴奋状态会更加热烈。在示范制作棒棒糖的过程中,我想达到幼儿对做棒棒糖的兴趣,从而喜欢泥工。在幼儿操作部分,我想达到让幼儿基本上都会制作棒棒糖,让他们慢慢制作,而不是比谁做的多,随便搓一搓就插上小棒完工。但想不到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非要把我所准备的小棒都做完为止,差点让我不可收拾。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也把事情想简单化了,在发幼儿棒棒糖时,我随便拿小朋友们制作棒棒糖分给他们,让他们去送给客人老师,可小朋友们太看重自己做的棒棒糖,有的非要从一堆的棒棒糖中找出自己做的,场面有点小乱。我想如果请他们做好棒棒糖后直接送给客人老师,不要放小兔店里来了,送好后直接排队回教室完成教学活动,那效果一定会好一些。
其实,我认为这堂课大体上,初步的完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孩子们还是很喜欢制作棒棒糖的。整堂课的活动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目标还是很明确的。总体上,小朋友们还是跟上了我的教学思路的。
本学期,线描画的教学继续成为我园的课题,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幼儿对于基本的点如:十字点、沙点;线条如:锯齿线、螺旋线、相连弧线、弧线、波浪线、直线、竖线、凹凸线、弹簧线;
一些常见形状的面都有所了解,因此尝试将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尝试根据已有经验能画出各种形状的棒棒糖。
2.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并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
反思本活动,存在许多不足。
1.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明确,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并能遵循线描画教学的循序渐进的
原则。但目标二前半部分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与后半部分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出现了重复啰嗦的'现象且不能体现活动重点。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没有较好的处理好时间上的分配。一般而言,美术活动最忌讳的是老师的讲解时间长,减少幼儿的绘画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我讲解的时间较长,以致作画时间推迟,讲评环节仓促。
由于在导入环节担心小朋友们绘画时糖与棒的比例不协调,我在导入环节示范了棒棒糖的绘画方法:先画大大的糖,再画长长的棒。又担心小朋友在学习点、线、面创意组合时手足无措时我又和小朋友回忆了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所以导致整个导入活动所花时间较长而且节奏不够紧凑。
3.交代要求时不够简洁明了。
交代要求是幼儿获得绘画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的主要来源,在本次活动我在交代作画要求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可以结合活动目标2提出重点要求,帮助小熊设计一至二根不同形状的棒棒糖,并用各种点、线、面组合的图案来装饰棒棒糖。
当然,发现失误的才会进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将进行以下调整。
1.目标二调整为:尝试用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装饰棒棒糖。
2.导入环节省略棒棒糖绘画步骤图及教师示范已学过的点、线、面环节,结合目标二将重点放在讨论哪些点线面可以创意组合?并将组合的图案制作PPT给幼儿欣赏。
3.交代要求尽量语言简洁明了,结合目标一、二中技能方面的要求用简单的话告诉幼儿,使幼儿明确方向。
本次活动存在困惑:
在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所有常见的一些点、线、面后如何开展层层递进教学?点线面创意组合教学是否从点与点的结合、线与线的结合、面与面的结合逐步递进至点线、点面、线面教学?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