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教案

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2023-08-16 11:22:13

  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1、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诵读已学过的近50首古诗。通过一系列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

  2、 体会古诗词用词的奇妙之处,激发研究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激发培养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和研究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小组比赛成绩表(纸)、白板笔两支(红蓝)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

  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课堂。

  师:〈畅游诗乐园〉,看着这个标题,你们能猜出今天的课堂内容和什么有关系吗?(诗,古诗)

  同学们,我们已经会背近50首古诗,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诗乐园〉去畅游一番,好不好?

  说起古诗,我们自然会想起写古诗的人。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这节课我们仍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我建议就用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名字给小组起名字好吗?

  二、 畅游诗乐园

  1、你说我猜(6分钟)

  课件显示学过的古诗词题目或诗人的名字或诗句。每小组派两名代表到台前,并根据本组同学的叙述猜词句。每组答题时间1分钟。每答对一道题得10分。

  2、快嘴快舌(6分钟)

  规则: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课件显示一组古诗词共10首,本组的同学在1分钟内要根据题目背诵出古诗,每背出一首得10分,若全部背出加20分。要求小组成员每人至少背一首。

  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10分)

  ① 快乐点击。

  课件显示《所见》《咏柳》《小池》《村居》四首古诗的画面及题目。请一位同学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题目,并拖动鼠标,把题目拉到选中的画面中。(照顾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困生)

  ② 标新立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句)。要说的有理且标新立异。

  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再发表意见。并组织同学们评议:谁说得更好! (生生互评)

  4、吟诗配画(8分钟)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画面,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自由、指名)

  ② 组织学生评价:谁朗诵的`最好听,为什么?

  ③ 评出诵读得最好的一个同学领诵古诗。

  5、妙趣横生(6分钟)

  课件显示一组古诗名句,每句都含有一个植物名,请大家试一试填一填,体会其中的奥妙。(人手一张练习纸,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指名一人在实物投影仪上板演,做完集体校对。)

  三、 兴趣拓展 课外延伸(作业)(2分钟)

  1、 小结课堂,引发兴趣。

  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其实古诗中还有很多奥妙,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现在我请大家喝香浓的奶茶(课件显示),请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品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显示《春晓》、《村居》,并启发学生发现他们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2、 拓展延伸。

  老师打算开一次《春之声赛诗会》,请同学们帮忙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组织小组比赛,比哪一组哪一学生收集的最多)。

  3、 评出冠军队。

  四、下课。

2、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诵读已学过的近50首古诗。通过一系列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

  2、体会古诗词用词的奇妙之处,激发研究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激发培养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和研究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小组比赛成绩表(纸)、白板笔两支(红蓝)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堂。

  师:〈畅游诗乐园〉,看着这个标题,你们能猜出今天的课堂内容和什么有关系吗?(诗,古诗)

  同学们,我们已经会背近50首古诗,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诗乐园〉去畅游一番,好不好?

  说起古诗,我们自然会想起写古诗的人。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这节课我们仍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我建议就用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名字给小组起名字好吗?

  二、畅游诗乐园

  1、你说我猜(6分钟)

  课件显示学过的古诗词题目或诗人的名字或诗句。每小组派两名代表到台前,并根据本组同学的叙述猜词句。每组答题时间1分钟。每答对一道题得10分。

  2、快嘴快舌(6分钟)

  规则: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课件显示一组古诗词共10首,本组的同学在1分钟内要根据题目背诵出古诗,每背出一首得10分,若全部背出加20分。要求小组成员每人至少背一首。

  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10分)

  ①快乐点击。

  课件显示《所见》《咏柳》《小池》《村居》四首古诗的画面及题目。请一位同学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题目,并拖动鼠标,把题目拉到选中的画面中。(照顾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困生)

  ②标新立异。

  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诗句)。要说的有理且标新立异。

  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再发表意见。并组织同学们评议:谁说得更好!(生生互评)

  4、吟诗配画(8分钟)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画面,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自由、指名)

  ②组织学生评价:谁朗诵的最好听,为什么?

  ③评出诵读得最好的一个同学领诵古诗。

  5、妙趣横生(6分钟)

  课件显示一组古诗名句,每句都含有一个植物名,请大家试一试填一填,体会其中的奥妙。(人手一张练习纸,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指名一人在实物投影仪上板演,做完集体校对。)

  三、兴趣拓展课外延伸(作业)(2分钟)

  1、小结课堂,引发兴趣。

  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其实古诗中还有很多奥妙,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现在我请大家喝香浓的奶茶(课件显示),请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品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显示《春晓》、《村居》,并启发学生发现他们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2、拓展延伸。

  老师打算开一次《春之声赛诗会》,请同学们帮忙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组织小组比赛,比哪一组哪一学生收集的最多)。

  3、评出冠军队。

  四、下课。

  附:二年级必背古诗词(学校自定)

  1、登鹳雀楼(王之涣)

  2、春晓(孟浩然)

  3、静夜思(李白)

  4、独坐敬亭山(李白)

  5、秋浦歌(李白)

  6、峨眉山月歌(李白)]

  7、赠汪伦(李白)

  8、早发白帝城(李白)

  9、望天门山(李白)

  10、古朗月行(李白)

  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12、寻隐者不遇(贾岛)

  13、悯农一(李绅)

  14、悯农二(李绅)

  15、江上渔者(范仲淹)

  16、梅花(王安石)

  17、元日(王安石)

  18、咏柳(贺知章)

  19、回乡偶书(贺知章)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2、绝句(杜甫)

  23、竹枝词(刘禹锡)

  24、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25、草(白居易)

  26、清明(杜牧)

  27、山行(杜牧)

  28、山亭夏日(高骈)

  29、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30、题西林壁(苏轼)

  31、梅花绝句(陆游)

  32、示儿(陆游)

  33、小池(杨万里)

  34、墨梅(王冕)

  35、七步诗(曹植)

  36、赠范晔(陆凯)

  37、春歌(南朝乐府)

  38、敕勒歌(北朝民歌)

  39、咏鹅(骆宾王)

  40、游子吟(孟郊)

  41、所见(袁枚)

  42、村居(高鼎)

  43、登飞来峰(王安石)

  44、江上(王安石)

  4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46、鸟鸣涧(王维)

  47、夜宿山寺(李白)

  48、江雪(柳宗元)

  49、蚕妇(张俞)

3、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要求:

  1.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3.读句子,体会“非常”,“保护”的意思,并练习造句。

  4.初步练习运用逗号、感叹号和句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发现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在词语中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2.难点: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语文百花园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百花园”走一走,看一看。

  (二)汉字真有趣

  1.课件出示花坛。

  姐、妹、妈、奶

  蝌、蚪、蚂、蚁

  打、抬、护、挂

  狼、狮、狐、狸

  你们看,前面是美丽的大花坛,快进去看看!谁看到什么有趣的现象?(花上有字)

  2.读字,说出每组字的偏旁。

  (1)你们小声读一读这些字,发现什么了?

  (2)指名读,说说每个小花坛里的字是什么偏旁。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先读读每一组字,再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4)集体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偏旁与字的关系。

  ①“姐、妹、妈、奶”都是“女”,这些字跟女人有关。

  ②“蝌、蚪、蚂、蚁”都是“虫”,这些字跟昆虫等动物有关。

  ③“打、抬、护、挂”都是“扌”,这些字跟动作有关。

  ④“狼、狮、狐、狸”都是“犭”,这些字跟兽类有关。

  (5)拓展。

  说说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

  (6)总结:

  很多汉字的偏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P34第一题中小女孩和她说的话:“借助偏旁想字义。”这种识字方法真好。

  请你们看看这位女同学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三)读词语,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片树林。树干上写着第二题中的词语。

  请大家往前走。前面有一片树林,快看看树杆上有什么?(树杆上有很多词语。)

  2.小老师教读词语。

  谁能带大家读读树干上的词语。

  1.课件出示P34第二题中的小男孩和他说的话:我发现……

  ①指名读小男孩说的话。

  ②自由读词语,然后用笔在第一个字下面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同学读第一个字,其他同学读后面的字。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教师小结。

  小结: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两个字是表示“什么”的词,两个词连起来表示“干什么”。

  4.做找朋友游戏。

  把每一词组中的动词和名词拆开,让学生找朋友。

  5.拓展训练。

  分小组说出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动词,扩展学生思路。如:讲、买、摘、吃。

  (四)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造句。

  课件出示池塘,播放青蛙的叫声。

  你们听,从池塘传来了什么声音?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要保护小青蛙。

  你们看池塘边立了一块牌子,一起读读。

  (1)齐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读一读,体会“保护”的意思。

  (2)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保护什么?(益鸟、益虫、动物、视力……)

  (3)在小组里用“保护”说句子。

  (4)各组比赛看哪个组说得又多又好。

  2.课件出示句子:沙洲坝的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

  (1)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带点的词“非常”并体会它的意思。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非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如:多、好、漂亮、高兴……

  (4)在小组里用“非常”练习说句子。

  (5)各组比赛看哪组说得又多又好。

  3.让学生选一个带点的词写一句话,并用上标点。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们写句子时都要用标点符号。现在我们到标点符号王国看看。

  1.课件出示:“标点符号王国”和“,。!?”

  标点符号王国到了。你们看4个标点朋友来迎接我们来了。我们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2.扩放录音:标点的话。

  标点的话

  我叫逗号,象个小蝌蚪。读书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就要停一下。

  我叫句号,是个小圆圈。写完一句话时,常常用上我。

  我叫叹号,竖道下边带个小圆点。只要看到我,就会读得有感情。

  我叫问号,象耳朵,又象弯钩。只要一提问,就要用到我。

  3.课件出示句子。

  (1)您瞧多好的阳光

  (2)裙子里的阳光跑到哪里去了

  这里有两个句子,请你们先读读句子,再想想用什么标点符号。

  4.同桌互相商量。

  5.学生做书上的第4题。

  请你们给这两句话加上标点,再读一读,要读出标点表示的意思。

  6.指名读句子,说说用什么标点,并说出理由。

  7.按标点表示的意思齐读句子。

  (六)总结收获。

  在语文百花园里,你们学到了什么?

4、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继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喜欢这篇课文,愿意朗读课文,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掌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欢旅游,他们今天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瀑布”)

  [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单,巧妙的告诉了学生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

  二、指导书写:

  老师板书时让学生跟着书写“瀑”字,并认真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学生观察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醒自己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认真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你有信心写好吗?

  4.学生写字。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安排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写好字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

  1.过渡:你们写得真认真,丁丁冬冬都快等着急了。轻轻把书合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看一看。放音乐,老师范读课文。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流畅美妙的音乐,老师动情地范读,把学生带到了文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喜欢这首小诗吗?快打开书自己读读。

  出示学习小建议:(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2)小组学习,同学互相帮助,学会生字。

  3.对生字的学习进行反馈。

  (1)老师用字卡反馈:认识就大声读,不认识举手。

  (2)组词带读。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字能力,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生字。并在小组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理解内容,感情朗读

  1.生字词学会了,相信你们课文读得更棒了,同桌两个人互相读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如果他都做到了,你就夸一夸他。

  2.同学们真会学习。听,小丁丁说话呢,他让你们认真听。(板书:听)老师以丁丁的口吻读第一小节,读后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指名发言)能把你听到的读出来,让在座的老师也能听到吗?

  (1)自由练读(2)指名读

  3.瀑布的声音这么吸引人,想不想看看呢?(取下丁丁的图,叮嘱学生:跟紧了,别掉队。)拿着丁丁的图在黑板上绕着山路转过来,把丁丁贴好,然后贴瀑布图,边贴边问:看,我们看到了什么?

  (1)快跟同桌交流一下你此时的感受。

  (2)读读第二小节,谈谈你的理解。

  (3)能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吗?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4)师生配合读。

  过渡:远看瀑布是如此的壮观,让我们加快步伐,来到瀑布脚下。(把丁丁贴的离瀑布更近)

  4.边贴边和同学配合读:师: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生: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师:时时吹来一阵风

  生: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谁愿意读一读这小节?学生读后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2)谁还想读出自己的感受?

  (3)齐读这一小节。

  5.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首小诗,怎么理解怎么读。

  6.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

  7.配乐朗诵:学生读,师生配合读。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瀑布的伟大与壮观。当学生渴望交流的时候又恰到好处的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基础上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8.你们能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写瀑布的古诗吗?全班齐背《望庐山瀑布》。

  五、作业:

  你都知道哪些瀑布?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以介绍:世界三大瀑布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有关瀑布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查资料。

5、畅游诗乐园二年级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的一般习性之后,所设置的一部分巩固操练的内容。课文从听、说方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前一单元的理解,并进行升华,使学生能够结合本模块的核心句型、结合情景内容替换其中部分信息。

  学情分析:

  经过Unit1的学习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关于动物的喜好的表述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对动物世界的'一些奥秘会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准确运用“like”与“love”。

  2、掌握句型:They love ...、What are they/is it? Do...like...?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学会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不同意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2、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运用句型:They love ...、What are they/is it? Do...like...?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学会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不同意义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 、播放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zoo》

  2、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3、出示动物图片,提问动物名称。

  二、Presentation

  1、教师扮作动物园饲养员,出示实物图片若干“水、竹子、鱼、太阳、阴雨”等,给动物分食物

  2、扮演熊猫引导学生区分“like”与“love”。

  3、出示天气图片,通过对天气的喜爱程度,引导学生运用“like”与“love”。

  三、Practice

  1、听活动一录音完成动物特征和喜好表格。

  2、依据表格进行谜语创作。

  四、Consolidation

  1、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语调。

  2、引导学生小组设计一组就动物习性进行的谈话,用准确的语调展示。

  五、Summary

  引导学生整理本模块内容,介绍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

  Snakes love the sun .

  What are they? Elephants like the water.

  They are... Pandas love bamboo.

  Dogs play with children.

  Cats like fish.

  Bears sleep in the winter.

6、二年级《语文乐园四》优秀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倾向的,或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或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情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学习,在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聪明屋”“贝乐园”“神仙岛”三个环节,充分利用活泼的形象、生活化的场景等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将始终置身于“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使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她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她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发现、探究知识,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愉快和满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引向教材。·例如在“认一认,读一读”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引导学生通过认读“马、车、舟”及含有这3个偏旁的5个汉字来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设计本环节时,我将“马、车、舟”这3个小伙伴融入到“聪明屋”这一情境,学生将和他们交朋友。喜悦之余,这一情境也很自然地激励学生接受他们带来的礼物——含有“马、车、舟”这3个偏旁的字宝宝,并和他们交朋友,进而探究并发现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感受识记汉字的规律。在教学“读一读,想一想”这一环节中,我设计将6个成语安排在“贝乐园”中,6个成语朋友在等着我们和他们交朋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打招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发现藏在中间的反义词,感受其中的趣味。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藏有反义词的成语?学生智慧的火花迸现,说出了好多藏有反义词的成语“前思后想、左顾右盼、甘苦与共、南辕北辙、大材小用……”

  如果在上前两题时抓紧一点,在上第三题时就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那么效果会更好些。

7、小学五年级诗画庐山的教学反思

  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飞瀑和绝壁。北临长江水,东倚鄱阳湖,一山独峙,群峰峥嵘。山中常年云雾缭绕,缥缈虚无,薄似轻纱,动如瀑布。“瀑布云”、“云海”为其特色,锦绣谷、石门涧、龙首崖均有山峰峡谷之秀美,同时也是赏雾的绝佳地点,特别是在冬季,漫山白雪和晶莹剔透的雾淞相拥舞蹈,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的诗句,是李白在感叹秀峰黄崖瀑布的壮观与神奇。“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于秀峰”。到过庐山的人无不想去看李白笔下的.“银河”,去亲身感受在山脚下仰望瀑布飞流直下的美景。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更是白水飞瀑出于峻岭绝壁,经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坠入深潭,落差百余米。

  庐山东门进山可见高耸峻峭的5座山峰,峰峦叠嶂,有种“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的压迫感,这就是五老峰,其中三峰最险,四峰最高,五峰最远。站在四峰向北望,进山时所见边连绵起伏的山峦一下子变成一座笔直的绿色屋脊,正应了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五老峰道路修于峰顶五座山峦之间,看似路途迢迢,却较容易攀登,完全不似秀峰,明明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交通:可沿京九线至九江站下车,或是沿长江坐轮船到九江港停靠。九江上庐山比较方便,半小时一趟车。另一条路线较适合年轻人,由庐山东门上山,攀三叠泉,至牯岭镇。

8、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教学反思

  本周的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文言文《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有诸多感受。其一、句子翻译的问题。《观潮》、《湖心亭看雪》两篇课文的篇幅都不算短,尤其是《观潮》。两篇文章都是略读课文,但翻译关都不简单。我第一次上两个平行班,于是决定尝试一下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上第一遍我的教学流程是:

  第一、扫清文字障碍,引导学生读通课文。

  第二、结合课后注解,引导学生翻译课文。

  第三、分析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我发现由于学生手里有资料书,在翻译这一环节,学习积极性很低。但在上第二遍的教学流程是:第一、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我读音不准确的字,以此来扫除文字障碍。

  第二、自己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或者借助资料书翻译课文,并且根据课文的翻译,读通课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准备好了之后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同学们找出停顿不对的地方,并说出不对的理由以及正确的读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和引导(分段进行)。

  第三、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分析课文。我欣喜的发现,整节课上,大多数的`学生都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不错。其二、教学步骤的适当调动。《湖心亭看雪》中,分析课文这一环节。

  第一遍时我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分析的,先分析看到的雪景,体会白描手法。然后分析亭中喝酒这一内容,果一般。第二遍时,我改变战略,先分析第二段,抓住“大喜”、“强饮”、“金陵人”三个词来理解“我”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理解“痴”和“独”,然后再来感受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雪景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觉的这样学生更能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9、一年级《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学的时候都是先设定了教学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那么选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怎么设置有效的问题,围绕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作为低段语文老师,我们明白低段课堂更不宜问题太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琐碎的问题让课堂偏离了低年级要重在识字写字的轨道。通过一年级课堂实践,发现我们坚持围绕目标设置有趣的问题,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有效。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时,我精心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识字:用不同的方法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会用4个生字。

  2、读文: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

  3、运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说话。

  4、理解:会分诗歌的自然段,能根据板书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四个目标包括了识字、读文、运用、理解四个方面,全面清楚。一节课紧紧围绕训练点,扎实有效。

  首先,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设置问题围绕识字方法的引导和写字是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如教写“雨”字,先观察结构笔画,然后问,要写好这个字,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提示四点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细观察发言,一起编了一首儿歌,“上横短下框长,左框略小右框大”,,接着闭上眼睛书空,反馈。这样一到识字环节大家都自觉的举手说出自己的发现。

  其次,怎么读好这首诗歌,我设定的目标是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说青蛙要开演唱会,谁来学青蛙唱唱?呱呱呱呱呱,发散了的思维,同学们用各种强调读出了青蛙的叫声,训练了朗读,其他的拟声词如淅沥沥沙啦啦,大家在模拟中明白了淅沥沥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说话练习。这个环节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把“下雨我们可以”三个包含生字的词语写到一起,认读后,我问大家下雨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同学们恨不得像小猪佩奇一样现在就到雨里去,说的热火朝天。再讲到“一串”时,我说同学们喜欢吃糖葫芦吗?同学们说想,我说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芦,那你们打算送给我什么呢?我只要一串的东西,结果同学们兴致盎然,送老师一串项链,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练习了说话,达成了目标。

10、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一文内容富有童趣,充满想象,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猜谜语、出示情境图等等。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时启发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既认识了标点符号,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11、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11月28日,聆听了陈xx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青蛙写诗》一课。课堂上,陈教师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轻松愉悦、令人难忘的佳境。

  1、导课环节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陈老师通过猜诗、背诗,认识了题目中的“诗”字。通过给“诗”组词,认识了“写诗”这个词语。通过看图说话,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这样设计非常巧妙,新颖有创意。不仅复习巩固了学过的古诗,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识字教学扎扎实实

  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陈老师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陈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集中识字时,运用比较法认识了“雨”和“点”的四个点的不同写法;运用偏旁识字不仅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偏旁,又通过偏旁认识了新字。随文识字,运用象形字的特点,通过图片“一串小水珠”认识了“串”,并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一串”。最后把识记“串”字同认识省略号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设计处理不仅突出重点,而且突破难点,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

  3、示范读具有指导性。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示范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上,陈老师通过示范读和听录音的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声有色。

  当然一节课有得有失,我觉得陈老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课前播放的儿歌《快乐的小青蛙》直接导入,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其次在集中识字环节,用先学习带拼音的生字,再学习带拼音的词语,这样做到从字到词,由易到难。说的不到之处,请陈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