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教案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2023-07-15 16:22:13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所学知识,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计算练习

  2/7×4/5÷1/2

  5/9×6/15÷4/9

  (1+1/15)×10

  98÷(1/15÷2/7)

  二、练习五.2

  本题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1、练习五、3

  本题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独立解决。

  2、练习五、4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反馈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独立解决。

  通过练习

  巩固混算的计算法则。

  通过练习,复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通过教师的引导,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列出算式:45-45×3/5

  或:45×(1-3/5)

  3、练习五、5

  ○1说一说本题:题意

  ○2说一说你调查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3通过计算,感到环保的`重要性。

  4、练习五、6

  ○1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找到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3独立进行解答

  ○4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8、9、10题。

  集体订正

  找出题目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学习解题方法,并且利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导学内容:

  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

  导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学案:

  1、说一说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

  12x=96x÷40=14x÷2.5=5

  导学案: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课堂检测:

  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在空格处列出方程

  1.有两个工程队,第一队有46人,第二队有28人,从第一队调x人到第二队使两队人数相等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x天可以完成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汽车厂今年生产汽车16000辆,去年生产x辆,今年比去年生产的汽车增加1倍还多1000辆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根据两个未知量的关系,列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

  3、通过不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类推和迁移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教学准备:微课视频,懿文德软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爸爸去哪儿主题曲,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爸爸去哪儿么?好看么?你们 最喜欢哪位小朋友啊?

  预设:1、看过,很好看,我最喜欢......

  2、没看过

  师:今天啊,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她要教我们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你们欢迎么?

  预设:欢迎。

  (二)探究新知

  1、微课讲解

  将一道跟例题相关的题目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分析和讲解。

  师:请大家认真地听这位朋友讲解,她有任务要交给你们呢。

  出示题目:果园里种着桃树和杏树一共180棵,桃树的棵树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进行讲解:这道题目和我们之前学的不太一样,要求两个未知量。我可以设杏树的棵树为180棵,那么桃树的棵树可以表示为3x棵。分析题目,得到等量关系为:杏树棵树+桃树棵树=总棵树,列出方程为x+3x=180,运用乘法分配律,(1+3)x=180,4x=180,根据等式的性质4x÷4=180÷4,x=45,将x=45代入方程左边=45+3&ties;45=45+135=180=方程右边,所以x=45是方程的解。杏树的棵树已经求出来了,那么桃树的棵树可以用总棵树-杏树棵树=180-45=135(棵),再根据问题将答话写完整,这道题目就完整的算完了。接下来,请大家积极地开动你的小脑筋,完成我接下来给你们出的题目,看谁的方法又好又多,那谁就获得优先选取大礼包的权利。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了么?(将这个过程录成微课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认真地听,并积极地动脑思考)

  师:同学们听懂这位朋友讲解的了。

  预设:1、听懂了。

  2、没听懂。

  师:这道题目跟我们之前学习的不太一样,不是求谁设谁,而是有两个未知量,我们要根据题目具体分析怎么设未知量。接下来,请同学完成下面这道题目,自己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2、新知探究

  (1)出示例题: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表面积是由什么组成的么?播放地球动态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积由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组成。

  (3)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视频讲解的例题,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想想这道题可以怎么做?做完之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

  (4)下面哪个小组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做法呢?

  预设1: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2.4x+x=5.1

  (2.4+1)x=5.1

  3.4x=5.1

  3.4x÷3.4=5.1÷3.4

  x=1.5

  5.1-1.5=3.6(亿平方千米)或2.4x=2.4&ties;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预设2: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5.1-x=2.4x

  5.1-x+x=2.4x+x

  5.1=(2.4+1)x

  5.1=3.4x

  3.4x=5.1

  3.4x÷3.4=5.1÷3.4

  x=1.5

  5.1-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预设3: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5.1-2.4x=x

  5.1-2.4x+2.4x=x+2.4x

  5.1=(1+2.4)x

  5.1=3.4x

  3.4x=5.1

  3.4x÷3.4=5.1÷3.4

  x=1.5

  5.1-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预设4:

  解: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陆地面积可以表示为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x+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5.1

  预设5:

  解: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陆地面积可以表示为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5.1-x=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都积极的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筋,也都做的很棒,下面请大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

  预设:第一种方法最好,解方程的过程最简单。

  师:同学们你们简直太聪明了,想出来这么多解决这道题目的方法,不过我们要在这么多的'方法之中选择最优的做法,一般遇到这类求两个未知量的题目,我们要设一倍量为x,再利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需要哪几个步骤呢?

  (3)总结方法

  1、设(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2、找(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验(将解出的结果代入方程检验)

  6、答(完整地写好答话)

  师:是的,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常用的就是你这六个步骤,请同学们要牢记哦。接下来,老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呢?

  三、巩固练习

  1、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一共30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5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设梨树为x棵,则苹果树为5x棵。

  B、解:设苹果树为x棵,则梨树为5x棵。

  C、解:设苹果树为x棵,则梨树为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棵。

  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更深一步掌握设两个未知量的方法。

  2、找出下列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小红和小军一共存了235元,小红存的钱数是小军的1.5倍,小红和小军分别存了多少元?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等量关系:

  (2)植物园里种着松树和柏树,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2.5倍,柏树比松树少84棵,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等量关系: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设未知数和找等量关系,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为第三道题的变式练习做准备。

  3.养殖场有白兔和黑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

  (1)白兔和黑兔一共230只,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2)白兔比黑兔多138只,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第一问,然后我们进行交流。

  第二问请大家认真思考,观察与第一问的区别,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收获是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遇到的困惑是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完成一份关于保护地球的手抄报

4、《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货物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方程,学会解只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一步计算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用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我们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首先要审题。(板书:审题)

  题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过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审题后要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要分析数量关系,所不同的是,现在我们要找一个数量关系式。(板书:找等量关系式)

  (3)过去我们解决问题时是想怎样从已知的推算出未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未知的数设为X。(板书:设未知数)可以这样写:先写“解”字,表示下面是解题的过程,而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这句话必须写下来,否则,人家就不知道你下面列出的方程是什么意思。

  (4)谁能根据我们找到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板书:列方程)

  (5)下面我们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板书:解方程)

  请学生上黑板板书。

  强调:因为在设的前面已经写上了“解”字,所以在接方程时不再需要写“解”字了。

  (6)、因为这里是解决实际问题,在求出答案后,还应该像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写上答句。(板书:写答句)

  (7)、在问题解决后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合理。突出两点:第一是看方程列的是否合理,第二是看解方程是否正确。(板书:检验)

  2、练一练:第一题

  3、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1)、小明打一篇1200个字的文章,已经打了一些,还剩下280个字没打。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学校为扩充图书资料,今年计划投入 资金1.2万元,是去年的1.6倍。去年投入资金多少万元?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7.2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试一试: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重165吨,大约是一头非洲象的33倍。这头非洲象大约重多少吨?(列方程解答)

  5、练一练:第二题

  三、全课总结:

  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5、《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预设:

  一、情境创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把你的购买情况与用钱结果用式子表示出来。纯茨隳苄炊嗌伲?BR>选取生列出的算式:65+40=10065+x<100y+60x+y等等

  二、观察讨论:

  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师:65+x=100、65+58=123都是等式,一个是方程,一个不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三、方程史话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四、解方程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师讲解:这是我们学过的求未知数x,当x=?时这个方程两边才相等,所以我们把x=?就叫做是这个方程的解。提问:另一道方程的解是多少?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x=38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6x=30

  12—x=8(x=4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师: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代进去的方法算一算,如果它的等式结果和右边相等,说明是正确的,这种就是方程的检验方法。

  请大家把书翻到80页,看一下方程的检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的格式,自己任意挑选一题进行检验。

  五、巩固练习

  做个游戏,好吗?

  1、分组出五题判断题,写出式子,可以是方程,也可以不是方程的,考考其他组,看看哪个组编的题最好。

  2、求出最好这组中的两道方程中的解,并检验。

6、五年级数学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地还不错,只有个别同学会在“解:设………为X…。”X的后面会忘记加单位名称;还有个别同学会在求出的结果X=…,得数的后面反而又加了单位名称。我想格式上问题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个别同学会有所改正的。

  格式上的问题是比较好纠正的,然而理解上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但是有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来找等量关系式。所以我在设计第二课时练习课的时候,我想先教会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式的本领和方法。 我小结出平时做的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等量关系,如下:

  1、根据常用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82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130千米,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等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由此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X小时。

  X×130=1820

  X=1820÷13

  X=14

  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4小时。

  2、根据几何公式确定等量关系。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平方米,底是5.6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等量关系式: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

  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X米。

  5.6X=11.2

  X=11.2÷5.6

  X=2

  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米。

  3、根据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确定等量关系。

  类似于这样的找等量关系的题目,是同学错的最多的.题目,我让学生分两步做:第一,找出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表述的顺序列出等量关系式。

  例1: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白键有多少个?

  第一,找出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比白键少16个”,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描述的顺序,“比白键少”,“ 少”就是“减”,用“白键的个数-16个=黑键的个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白键有x个。

  x-16=36

  x=36+16

  x=52

  答:白键有52个。

  例2: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吨,正好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吨?

  第一,找出找出有比较意义关键句,“正好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描述的顺序,“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看到“……的几倍”,应该用乘法,“一头牛体重×15=一只大象的体重”, 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一头牛的体重是X吨。

  15X=6

  X=6÷15

  X=0.4

  答:一头牛的体重是0.4吨。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其实每道题目都可以列出三个等量关系式,要提醒学生注意,根据这三个等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三个方程,但是,其中有一种方程是X单独在“=”的左边或者单独在“=”的右边,这种情形要避免,因为,如果这样列方程就和算术解法差不多了,方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总之,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等量关系式变化很多,因此方法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我觉得对于理解水平较弱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并且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7、《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写出数量关系式?师出示第2题复习题根据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学生通过这次的练习后,对解方程的已有了足够的经验储备,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例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便自然地想到了数量关系,那列方程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者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并要求学生把方程解法和算术方法进行比较,寻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点要求学生不能列出诸如X=0.06+1.39(例7)这样的方程,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列。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36-X=2.5(练一练1)、144X=1.5(练习二7)这样的方程,教者应给予肯定,但也要向学生讲清这类方程用我们现在所学的等式性质解决有一定困难,只有以后进一步学习新的本领才能很容易解决这类,在这里既有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肯定,也有善意的提醒和无声的激励,为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天地。

8、五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数学方法,对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发挥着基础作用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具有固定的解题步骤和格式,告诉学生这些步骤是必须遵循的.书写格式是应该模仿的,因此,在教学这环节时,采用接受学习的方法,结合例题的解题过程,通过谈话和板书,把解题步骤呈现给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让学生做,虽然采用的是接受式学习方式,但仍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总结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时,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过程得出:写设句—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语。并概括成顺口溜:方程解题真方便,找准等量是关键。等式性质来解答,千万不要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