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季素质练习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篮球季素质练习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1、篮球 2、素质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篮球及素质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教师接受体委报告出勤状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处理见习同学。
二、尝试性比赛
1、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5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篮球比赛的理解进行尝试性比赛。
组织教法:
(1)体育小组长组织比赛,学生自觉参与比赛。
(2)学生根据自己打球时的体验,积极回答以教师的问题。
(3)通过讨论,学生明白篮球基本动作的`重要性,其它教案《篮球及素质练习》。
2、教师根据学生比赛时的体验,提出以下问题:
A、你做的动作适用吗?B、有同学违反规则吗?
C、你打球的水平有没有得到发挥?为什么?
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使学生认识到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
三、熟悉球性练习
1、双手抛接球练习。组织:两人一球,定时更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抛接不同高度的球,接球时尽量不看手。
2、单手投接球练习。
组织:同上教法:投球高度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
3、示范抛球击掌动作要领。
组织:同上。教法:让学生在走动中练习。
4、水平指拨球练习。组织:每人一球,定时比次数。
教法:进行不同频度、不同手臂间距的练习。
四、放松结束
1、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熟悉的练习。
(1)学生可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练习,并向其他同学展示。
(2)找出自己的不足。
2、总结
课后小结:
球类活动学生们喜欢,但技术教学学生不太感兴趣,应注意教学法与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1、篮球 2、素质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教师接受体委报告出勤状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处理见习同学。
二、尝试性比赛
1、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5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篮球比赛的理解进行尝试性比赛。
组织教法:
(1)体育小组长组织比赛,学生自觉参与比赛。
(2)学生根据自己打球时的体验,积极回答以教师的问题。
(3)通过讨论,学生明白篮球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2、教师根据学生比赛时的体验,提出以下问题:
A、你做的动作适用吗?B、有同学违反规则吗?
C、你打球的水平有没有得到发挥?为什么?
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使学生认识到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
三、熟悉球性练习
1、双手抛接球练习。组织:两人一球,定时更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抛接不同高度的`球,接球时尽量不看手。
2、单手投接球练习。
组织:同上教法:投球高度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
3、示范抛球击掌动作要领。
组织:同上。教法:让学生在走动中练习。
4、水平指拨球练习。组织:每人一球,定时比次数。
教法:进行不同频度、不同手臂间距的练习。
四、放松结束
1、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熟悉的练习。
(1)学生可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练习,并向其他同学展示。(2)找出自己的不足。
2、总结
课后小结:
球类活动学生们喜欢,但技术教学学生不太感兴趣,应注意教学法与组织形式
教学目标:在球类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参与球类活动,从活动中得到快感。
教学重点:知道动作的方法和名称
教学难点:做到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并能从练习中体验乐趣
教法:讲解示范 游戏
学法:模仿 练习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10
教师活动:1。老师讲述一个优秀的班级,它的学生应该有一种,精神饱满,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作风,那么我们要不要做一个优秀的班级,下面组织男同学去拿球,女同学游戏等候。
2。借助球的吸引力,进行队列评比练习,表现出色的组先进行球类活动。
学生活动:1。能够有条不紊地去帮老师拿器材,并表现出积极快速的劲头。
2。为能够先进行球类活动,各组学生都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
组 织:练习队型如图: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27
重 点:知道动作的方法和名称
难 点:做到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并能从练习中体验乐趣
教师活动:1。分别讲解示原地左、右手高运球和低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并组织学生分别观察模仿练习,以及比比看,谁排得又多又好。
2。讲解示范原地左右手交换运球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模仿练习。
3。 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的方法和要求,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积极练习,并提示看看谁在整个练习中没有掉球。
学生活动:1。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运球体验。
2。男女两人一组,相互比较观察,并且相互记分,看谁排得最多。
3。积极体验在运动中运球,每个人都能够全力以赴,并且对最后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
组 织:练习队型入图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三、总结经验、追求更快的进步 3
教师活动:通过这次模仿练习,对学生进行集体精的思想教育。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启发下,深刻知道,好的纪律就是快乐。
组 织: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片 篮球4个
教学要求:
通过身体素质二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暴发力,提高速度力量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成绩;养成团结互助的学风。
教学重点:
发展暴发力的练习是本次课的重点,当中提高两腿蹬摆力量,增加速度的练习是力量素质练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后蹬跑练习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集体讲授、分组重复练习。
使用教具:
4x50米的直跑道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4分钟)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及安排。
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检查运动着装。
6、慢跑热身400米。
二、准备部分(8分钟):
慢跑结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准备活动:
1、手腕、踝关节活动4X8拍
2、膝关节绕环4X8拍
3、扩胸运动4X8拍
4、振臂运动4X8拍
5、体侧运动 4X8拍
6、体转运动4X8拍
7、踢腿运动4X8拍
8、腹背运动4X8拍
9、弓步压腿4X8拍
10、仆步压腿4X8拍
11、丁步压腿4X8拍
12、深蹲纵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教师讲解后蹬跑动作要领,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练习。后蹬跑(如图)每人50米x2次
2、车轮跑(如图) 每人50x2次。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
3、高抬腿跑。
4、单脚跳。
5、连续蛙跳。
6、弓箭步走。
7、15米往返跑2组/人。
四、结束部分:
3分钟) 集体集中进行小鱼网捕鱼游戏放松,男女生各进行一次。下课,布置课外练习:扶墙后蹬跑练习男生5分仲/x3组,女生2分钟x2诅。
五、课后教学小节:
教学要求:通过身体素质一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成绩;养成团结互助的.学风。
教学重点: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是本次课的重点,当中提高步频步幅增加下肢力量的练习是速度素质练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小步跑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集体讲授、分组练习。
使用教具:4x50米的直跑道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 :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及安排;
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检查运动着装;
6.慢跑热身400米。
二、准备部分(7分钟): 慢跑结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准备活动:
1.手腕、踝关节活动4X8拍;
2. 膝关节绕环4X8拍;
3. 扩胸运动4X8拍;
4. 振臂运动4X8拍;
5. 体侧运动 4X8拍;
6. 体转运动4X8拍
7. 踢腿运动4X8拍
8. 腹背运动4X8拍
9. 弓步压腿4X8拍
10. 仆步压腿4X8拍
11. 丁步压腿4X8拍
12. 深蹲纵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教师讲解小步跑及后蹬跑动作要领,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练习。
(1).小步跑(如图)
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后蹬跑(如图)
1.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 高抬腿跑,
3. 单脚跳,
4. 连续蛙跳,
5. 弓箭步走,
6.50米冲刺跑
四、结束部分:
(2分钟) 集体集中拍打抖动放松大腿前后肌肉,垫步跳放松,布置课外练习,早操时男生:50米冲刺跑2组,女生弓箭步走50米2组。教师宣布下课。
本次课为身体素质练习,训练内容为:收腹跳、蛙跳、单脚跳、折返跑。由于平时大家对这四个项目的练习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本次课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主要运用情景教学、诱导教学、折返跑变相接力跑游戏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和谐、轻松、有趣的运动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学习,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分组分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并从中体验的乐趣。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愉悦了身心。
教学反思:
1、本次课运用不同教学手段,慢慢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练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2、折返跑比赛中,教师的鼓励,缩短了师生间的`代沟。提高教师亲和力、信任感。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锻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提高课堂气氛。
3、本次课堂不足之处在与,学生的评价体系做的不够完善,时间比较仓促,在解决错误动作安排的时间较少,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待提高,增强了语言上的幽默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教学带来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体育的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探究学习,才能做到更好。学生的体质健康很重要,只有培养他们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才能将体育锻炼进行到底。用体育精神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与态度,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一堂耐力素质课上,一些体能较好的学生显得很积极,跃跃欲试;但是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则表现十分消极。有些同学还低语着:“反正我是不及格了,再练也没有用了”甚至有些学生还嚷起来“老师可不可以少跑几圈啊”……,时间不长就嘈杂起来。但为了自己的威信,更为了课时内容的实施,我要求学生按照我提出的目标,开始跑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达到本堂课的既定目标,有几位同学竟然中途走了起来,更有甚者干脆停下来不跑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没有过分责备同学。而是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样的教材,设计和采用各不相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自然产生绝不相同的教学效果,这其中隐含着许多值得我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的渴望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而教师则应在拟订自己的教学计划之前,主动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他们地需求。真所谓备课要备教材,更需要备同学,其道理就在于此。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地热情。耐力素质训练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也很枯燥乏味。老教材新教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内容。积极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的活动氛围。在这个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潜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体育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三)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有效维持创新思维和探索体育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服务。体育与健身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应在充分考虑其个性差异的同时更应突出对学生活动过程中诸如参与热情、活动态度、能力表现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就本课时教学内容而言,应注重对学生创编能力和自锻能力等显性要素层次不一的肯定性评价,这对有效维持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促使其养成主动探索体育问题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奠基。
(a)本节课是一年级的一堂篮球游戏课,通过篮球游戏培养学生对玩篮球的兴趣。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
第一个是拍球游戏,通过游戏要求“怎样玩大家才高兴?”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分享的意识。
第二个游戏是过跨下传球接力比赛,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时,在两个游戏中多次让学生先商量再游戏、讨论经验等。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b)在拍球游戏中,我提出了“怎样玩大家都高兴?”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拍球练习,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有些组玩的并不是很开心,甚至出现了一些厌玩的、哭鼻子的'。
在这时我及时的进行了调整,了解了这些组不开心原因后,鸣哨让同学们都停下,重申了今天游戏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说看,怎样玩才高兴,怎样玩又不高兴了。经过讨论后让同学再商量继续玩,从而重点教育了学生玩时与他人分享的精神。
但是,这堂课还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商讨的,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的指导中不断的进步。
本节课是一年级的一堂篮球游戏课,通过篮球游戏培养学生对玩篮球的兴趣。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
一、拍球游戏,通过游戏要求“怎样玩大家才高兴?”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分享的意识。
二、游戏是过跨下传球接力比赛,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在两个游戏中多次让学生先商量再游戏、讨论经验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拍球游戏中,我提出了“怎样玩大家都高兴?”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拍球练习,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有些组玩的并不是很开心,甚至出现了一些厌玩的、哭鼻子的。在这时我及时的进行了调整,了解了这些组不开心原因后,鸣哨让同学们都停下,重申了今天游戏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说看,怎样玩才高兴,怎样玩又不高兴了。经过讨论后让同学再商量继续玩,从而重点教育了学生玩时与他人分享的精神。但是,这堂课还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商讨的,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的指导中不断的进步。
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有主动权和主动性。比如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让所有学生,包括喜欢玩篮球的和不喜欢玩篮球的都要能积极参与。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让学生体会到投篮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实践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时,如果教师不加以良好的组织安排就起不到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能力。在篮球教学中我采用分组方式,让打的好的学生来帮助其他的学生,以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减轻学生因怕做不好动作而紧张的心理。让他们在自觉锻炼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促进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