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的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幼儿园中班社会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事情可以向朋友倾诉,保持愉快心情。
2、了解倾诉是一种让别人了解自己使人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课件-照片:不合群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遇到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等各种情况都可以向别人倾诉。
1、幼儿迁移自己的经验,为哭泣的幼儿想解决办法。
出示图片:哭泣的孩子
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他不哭呢?”
2、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想出多种方法去帮助图片上的小朋友。
3、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知道把不高兴的事情,
放在心里是很难过的,而且还容易生病。
知道倾诉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倾诉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小结:大家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不高兴的、难过的、愉快的等等很
多很多事情告诉别人。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告诉你想告诉的一切人。
这样大家可以了解你、帮助你,还可以分享你的快乐或者帮你解决问题。
二、尝试向同伴倾诉,体验倾诉和倾听的感受。
1、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朋友,也可以是老师,互相说一件你想说的事情。
(让幼儿两两尝试倾诉,体验与人交流的愉快。)
2、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说的人有什么感觉,听的人有什么感觉呢?
小结:大家认真地说,认真地听,与同伴讲述自己心中的事情。
你们以后心中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说,可以对老师说说。
一、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幼儿已经度过一年的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常规,可是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对这些不是很掌握,对于一日生活常规比较混乱,不能与同伴友好交往,我们针对幼儿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实现对幼儿社会情感、行为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饿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
3、培养幼儿最基本的控制能力,使幼儿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社区设施,初步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6、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或承认交往时,学习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
7、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和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分享和谦让。
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初步学会克服困难,鼓励幼儿坚持有始有终的做一件事。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
三、教育措施
1、关注在生活中的学习原则,通过现实生活开展教育活动,在生活中渗透各领域的教育。从特定的幼儿园实际出发,努力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相适应。
2、社会领域与其他课程领域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尤其是要从幼儿认识发展的特点出发,保持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进度
1.我升中班了2.我也想
3.快乐时光4.能干的我
5.我为祖国过生日6.香香的月饼
7.我的家乡8.合作会更好
9.关心帮助别人10.同伴生病了
11.谁对谁不对12.你谦我让
13.草原来客14.诚实的孩子
15.有趣的标志16.买菜
17.超市真方便18.属相的故事
19.新年真快乐
一、情况分析
我班孩子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尊敬老师,爱惜同伴,能理解并遵守平常生活中基本规则,大部份孩子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一定的自信心。但是由于我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不强,不能相互忍让,相互分享,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培养。
二、目标
1、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
2、了解四周的的环境,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最初步酷爱故乡的感情。
3、了解四周成人的劳动,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爱劳动、爱劳动成果的习惯。
4、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学会克服困难;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知道与他人合作,学会分享和忍让。
5、了解祖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初步了解奥运知识,初步培养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三、具体措施
1、幼儿在玩玩具中经常会发生争吵或打闹,我们将和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让孩子们知道解决矛盾的方法及一起游戏的规则和作用,学会交往,同时教育幼儿懂礼貌,并创造机会练习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2、每月展开一次“大帮小”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班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得到的快乐。
3、以讲故事、看图片等情势引导学会幼儿相互合作、相互忍让。
4、以轮番当小小升旗手的情势,在每次升旗仪式后讲讲最近的国家大事,帮助幼儿尊重国旗,和培养幼儿爱国情感。
5、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资料等,通过社会实践、故事讲述等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一、幼儿发展目标
1、了解班级新成员、新环境,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变化的快乐。
2、知道自己长大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能主动参与选组活动,认识自己的组别、标记和上课、吃饭的座位。
4、有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体验合作的快乐。
5、知道自己是小主人,乐意为班级服务。
二、活动安排内容
九月份
1、《我们见面了》
2、《我们在一组》
3、《去菜场》
4、《蔬菜的家》
十月份
1、《蒲公英旅行记》
2、《金色的田野》
3、《凉快的秋天来了》
4、《秋天的色彩》
十一月份
1、《我们的邻居》
2、《好邻居》
3、《方便的超市》
4、《美丽变变变》
十二、元月份
1、《城市美容师》
2、《健康天使》
3、《阳光警察》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事情可以向朋友倾诉,保持愉快心情。
2、了解倾诉是一种让别人了解自己使人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课件-照片:不合群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遇到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等各种情况都可以向别人倾诉。
1、幼儿迁移自己的经验,为哭泣的幼儿想解决办法。
出示图片:哭泣的孩子
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他不哭呢?”
2、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想出多种方法去帮助图片上的小朋友。
3、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知道把不高兴的事情,
放在心里是很难过的,而且还容易生病。
知道倾诉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倾诉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小结:大家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不高兴的、难过的、愉快的等等很
多很多事情告诉别人。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告诉你想告诉的一切人。
这样大家可以了解你、帮助你,还可以分享你的快乐或者帮你解决问题。
二、尝试向同伴倾诉,体验倾诉和倾听的感受。
1、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朋友,也可以是老师,互相说一件你想说的事情。
(让幼儿两两尝试倾诉,体验与人交流的愉快。)
2、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说的人有什么感觉,听的人有什么感觉呢?
小结:大家认真地说,认真地听,与同伴讲述自己心中的事情。
你们以后心中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说,可以对老师说说。
设计意图:
过生日是一个让每个幼儿都兴奋不已的话题。在小班时,班上的许多孩子每到生日这一天,就会带蛋糕来园,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几个在7、8月份(暑假期间)过生日的幼儿提出也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初给7、8月份过生日的幼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对此,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希望自己也能过一个集体生日。于是,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生日的墙饰:“小熊过生日”的背景,旁边画了标有“1月”到“12月”的12个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个月份的蛋糕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综合活动。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和现有经验,我们在活动中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以不同方式过生日的录像片段自然进入活动情境,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看看说说。这不仅激发了幼儿过集体生日的愿望,也为下面做生日计划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在抛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之后,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没有急于让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方式做计划,表现自己的构想。如此,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咱勺空间,满足了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第三环节,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零星经验和构想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分类、归纳的能力。
第四环节,完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体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的见解,最后达成一致。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能赋予活动更多的社会意义。
目标:
1.大胆构想,制定过集体生日的'计划。
2.敢于讲述自己的计划,能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3.感受自己做计划的乐趣。
准备:
1.幼儿有过生日的经验,并向亲戚朋友了解过生日的多种方式。
2.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日的录像片段,中班开学初为7、8月份出生的幼儿过集体生日的录像片段。
3.16K的白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比较小班个别幼儿过生日和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的不同
1.观看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日的录像片段。
师:谁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是怎样过生日的?(点蜡烛,吹蜡烛,许心愿,请小朋友们吃蛋糕。)
2.观看中班开学初几位幼儿过集体生日的录像片段。
师:这是哪几个小朋友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们怎么会在一起过生日的呢?
师:请问几位过集体生日的小朋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说说两种过生日方式的区别。
师:这两种过生日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小班时每个小朋友单独过生日,中班时在相同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
二、制定生日计划
1.教师鼓励幼儿思考过集体生日的不同方式。
师:这次这几位小朋友是在班里过集体生日的,接下去还有9月、10月……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日。请你们想想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过生日?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过生日?想好了就画在纸上。
2.幼儿独立制定过集体生目的计划。
(教师提醒幼儿用简笔画或图标的方式画出计划。)
三、展示交流计划
1.将每个幼儿的计划展示在黑板上。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计划。
师:你想怎样过集体生日?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在好朋友家过/在麦当劳过/在肯德基过/请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开化装舞会/去公园过/去海边过/以劳动的方式过/举行爬山比赛/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一件事/晚上放焰火……
3.引导幼儿给计划分类。
师:你们做的计划真多,非常棒!其中有些大致相同,你们能分类吗?
(幼儿讨论、总结出几种方式,如去公园、去海边归人“去郊外”这一类。)
四、完善计划
1.讨论不同月份的计划。
师:接下来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日。请你们想一想,这些计划分别适合在几月份进行呢?
2.小结:9月,我们做中班哥哥姐姐了,可以以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事的方式过生日,或是邀请小班弟弟妹妹来参加我们的集体生日;10月国庆节,可邀请爸爸妈妈以组织一次焰火晚会的方式来过集体生日;11月去秋游,可在郊外过集体生曰;12月迎新年,可以以开化装舞会的方式过集体生日……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为下个月过集体生日做各方面的准备。
评析:
过生日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我园的课程中也有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生日列车”。怎样让过生日活动更加有意义呢?该活动是教师的一次探究性尝试。
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中产生的问题更为幼儿所熟悉,也更能维系幼儿的探究兴趣。在该活动中,教师抛出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正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想过集体生日的兴趣,因而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的实质体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运用绘画方式制定自己的生日计划,这一看似简单的做法实质上给了幼儿从容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在该活动中,教师还非常重视幼儿间的表达与分享,常常在幼儿讲述和讨论后和幼儿一起总结,归纳出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又促使同伴间相互学习。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深入的活动,比如今后每个月怎样为过集体生日做好准备以及怎样过有意义的集体生日等。相信通过这个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对过生日的体验会越来越深,社会性也会进一步发展。
本学期我们中班组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3、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也为我们中班组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
一、树立明确的知道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起各种良好的健康行为。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
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们还重视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我们不仅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本着幼儿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园于本学期购置了大量的幼儿可选择的活动器材,以此来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
三、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爱心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家长要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幼儿尊重、关爱长辈,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社会活动计划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愿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具体措施:
1、鼓励幼儿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节日活动的乐趣。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他人的爱,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亲人和他人给予的关爱。
3、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尊重和肯定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的`表现方式,再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乐趣,获得情感需要的满足。积极鼓励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理解同伴的心情,并愿意给予帮助。
4、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帮助他人,愿意为班集体做事,感受集体生活的愉快。
5、引导幼儿了解纸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节约用纸的意义,在利用废旧纸张制作物品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6、尊重、关爱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和情绪、情感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幼儿,同时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以此为突破口,与内向孤僻的幼儿进行交流,从而引导那些幼儿改变原有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7、引导幼儿爱护班级和幼儿园的各种物品,关注社区环境,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8、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几个少数民族典型的民俗风情,教育幼儿热爱并尊重少数民族。
9、通过多种活动,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关注家乡的变化,知道家乡的人文景观和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10、在集体和自由交往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和同伴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及高兴的事,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1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知道相互谦让会给大家带来好心情。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