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小学语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一等奖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五一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海畅游”(引导学生自学汉字;照样子组词语)、”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来练习朗读,进行语言积累)、“阅读平台 (通过阅读平台训练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汇款)、“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和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 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 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 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 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 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 指名说。
5. 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三指导“读读背背”
1. 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 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检查、正音。
4. 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 指名读。
7. 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 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 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
一走进“阅读平台”
1. 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 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 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 指名检查读,评读。
7. 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 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 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 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 自由读引导语。
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过绕口令吗?你会说哪个?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练习说绕口令:
1.课件出示绕口令(一):
2.自由练读,圈出难说的字。
3.课件闪烁难读字:平、盆。
4.点击分别出示音节进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练读。重点练习这两个字。
6.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快,读得清楚。
7.课件出示绕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
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所以我今天没到公园去玩。
因为,所以。
自由读句子,思考: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写缺少的部分。
4.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5.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
四.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蜂》。自由读。
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落实背诵。
五.我的采集本:
1.课件出示题目中的成语,自由练读。
2.观察思考:词语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动物名字的字。
4.熟读词语。
5.课件出示缺少动物名字的词语,指名填空读词。
6.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
7.布置作业:通过多种方法(问、查、摘等)积累这样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喜欢观察吗?对于身边的`事物你感兴趣吗?你有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习惯吗?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
二.阅读观察日记:
1.自由读,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2.整体感知:日记中写的是小作者观察什么的事?
3.指名读短文:继续整体感受:你觉得写日记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引导思考:小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读一读、画一画。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读边画的好习惯。]
5.出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小蚂蚁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儿般回家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1.你们一定喜欢动物吧?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
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
1.引导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呢?
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
板书:
整体(大小、胖瘦、颜色)
外形、
局部(头、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习性、喝性格淘气
睡勇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介绍,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形到习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自由练习介绍。
4.小组交流,互相倾听并提问、解答。
[口语交际不仅要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还要注重听的训练。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说,一边思考同时调整语言和语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三.笔下生辉——学写观察日记:
1.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练习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学习了怎样把动物介绍清楚。能不能把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观察日记是按照怎样的格式写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题目、月、日、星期、天气。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课件演示。
3.课件出示观察与思考题: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什么样的?它喜欢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小组互相交流、评议。
4.学生课堂练笔。
5.投影展示、评议格式和语言表达是否通顺合理。
6.小组交流、评议、修改。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七项内容。“语海畅游”安排了两项,一是“汉字真有趣”,二是补充句子的练习。“积少成多”要求读、背爱国名言和积累带有“国”字的成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文是《小英雄于连》,讲的是在敌人的炸药即将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时候,小男孩于连急中生智,撒尿浇灭导火索,保住了布鲁塞尔城的感人故事。“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的话题。“笔下生辉”安排了“写想象作文”的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梦想写下来。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补充句子)
(1)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句子,学生读、思、议:每个句子分别讲了几层意思?用什么词语把这几层意思连在了一起?几层意思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如第一句话讲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和“戚继光很有智谋”两层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2)学生在补充完整课本上句子的.基础上,用带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二、“积少成多”
1、学习第一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课本上的爱国名言,指名读,做到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三位名人的信息,谈谈自己对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读成诵。
2、学习第二题(我的采集本)
(1)读课本上的六个带有“国”字的成语,查阅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们的理解。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写出带有“国”字的成语最多?
(3)交流对所写成语的理解。
(4)把带有“国”字的成语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阅读平台”——阅读短《小英雄于连》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人们为什么给于连塑了一座铜像?于连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3)再读短文,看看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几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好在班级里讲故事的准备。)
一、回忆自己准备讲的故事,试着轻声讲一讲。
二、在小组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要求:
1、讲故事时要用普通话把故事讲清楚,注意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讲具体些;
2、听讲故事时要认真,注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提出来,与别人交流;
3、在每一个组员都讲完的基础上,评选出小组最佳故事能手,大家帮他(她)出谋献策,把故事讲好,代表小组参加全班比赛。
三、举办班级故事会:
1、小组代表讲故事,全班听、评;
2、全班议论,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第三课时(可用二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写想像作文
一、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1、读课本上的提示语,说说什么是“梦想”。(自己渴望实现的愿望)
2、自己有什么梦想?最渴望实现的是什么?
3、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最大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假如梦想成真,后果会是怎样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梦想说具体、清楚。
二、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大胆想像,把你的最大梦想及梦想的由来,梦想成真后的奇迹等表达出来;
(2)写得新奇、生动、有趣,让别人喜欢看;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动手办墙报展,互相交流美好的梦想。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四”有四项内容,包括语海畅游、读短文,说话写话和口语交际等。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3、扩大阅读积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5、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习用部首棍子字法查字。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阅读水平。
3、发展说话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词语卡、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语言积累,增强语感。
教学难点:
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用部首查字法
1、读课文内容。
(1)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怎样提取部首?
(2)如果有的字不好确定它的部首,怎么办呢?(大多指独体字)
2、归纳查字法的顺序。
(1)确定要查的部首。
(2)在“部首目录”里找到部首和页码。
(3)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和要查的字。
(4)按页码在文中找要查的字。
3、完成练习。
字击凹视岩柔软闯闻
部首
除部首外几画
在字典哪一页
读音
二、读词语
1、自由读。
2、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规律。(AABB)
3、理解词语。
4、你还知道多少这样的词语?请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说。
三、作业
用部首查字的方法查字。
长永钟闹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习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出示投影,课件。
1、自由读短文
2、为什么说“我看见它了”?
3、作者看到的音乐喷泉是什么样的?(小水珠,忽而……忽而……忽而)
4、“音乐喷泉”为什么能喷出喷泉和美妙的音乐?
(指名回答,不理解的逐一讲解)
二、说话写话
出示教学挂图(课件)要下雨了
1、导入:
要下雨了,各种动物有什么与平常不同的表现呢?请看图。
2、观察第一幅图。
(1)图上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2)还观察到什么?(燕子飞得很低)
(3)说说要下雨了,燕子怎么样?(要下雨了燕子得很低)
3、观察二、三幅图。
(1)认真观察,给每幅图说一句话。
说说要下雨了,小鱼、蚂蚁会怎么样?
(要下雨了,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搬家。)
三、选择一幅图,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1、由学生自由说,选哪一幅图。
2、将自己选中的图,编一个故事说给同学们听。
(指名自由说)
3、将所编的故事写下来。
四、作业
继续写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过程:
一、示范引导
1、师随机挑选一份小制作,原作者简要介绍,学生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向原作者提问。(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就交往的态度、礼貌用语、倾听评介以及语言的流畅性、正确性予以指导点拨。)
2、小结:
从刚才的对话交流中,我们知道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可以说什么?在双方交流时,也要注意什么呢?(语言、说话态度方面)
二、小组为单位,逐一展示介绍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分别介绍自己的作品,说的同学讲清楚,其余的同学认真听,可以在互动中提出建议和问题,学习交往、应对。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组决赛。组长抓紧时间并做好组织工作。
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
1、认真倾听四个代表对自己优秀作品的介绍。
2、全班同学当评委,欣赏、评价作品的闪光点,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作品自由提问,对疑问之处提出问题和看法,进而交流分享。
3、选出你最满意的小制作。
四、把你认为最好的小制作写一写
五、作业
继续写话。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3.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今天又到了游览语文百花园的时候了,我们快看看,这座百花园里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让我们欣赏?请你浏览一下,看看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新课:
(1)了解词语具有感情色彩:
①读词语,思考每组的两个词语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读读“泡泡”里的话。
“带有赞许、喜爱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厌恶、憎恨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
②你能读读下面的词语,给词语分类吗?
褒义:真诚善良视死如归心急火燎
贬义:凶残虚伪暴跳如雷贪生怕死
拓展:
A除了以上这些词语,你还能写出几个褒义词、贬义词吗?
B除了褒义词、贬义词以外,还有一些介于中间的词语,叫“中性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学习写读书笔记
①阅读125——127页内容,你学懂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A阅读宁宁和丫丫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认识两种批注方式:眉批是写在文章上方的空白处,旁批是把自己思考或体会写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
做批注好处:对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言表达都有益处。
B阅读阅读平台
先自己把故事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再看一看别人的批注,对照一下自己的认识
最后,另选几处有感触的地方,尝试进行眉批及旁批。
C拓展:
阅读需要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有哪些种批注呢?
①写感想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想法
②质疑式批注:把读书的疑问记录下来
③评价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后对文章褒贬看法
④补充式批注: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
⑤联想式批注: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D阅读一篇短文,交流自己的批注。
独立阅读,写批注
小组交流,相互学习
(3)积少成多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业:阅读一篇短文,做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读了本单元的课文,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国志士们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也想说些什么。经过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大家分小组搜集了资料、写稿、进行了演练,今天我们就汇报。
(二)新课:
1.提出要求:
演讲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气、语调、手势和演讲内容协调。朗读时,注意读出作品的情感与语调。
听众: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以红花的形式给出评议。评出本班此次演讲活动的优胜者。
2.演讲、评议
①抽签。
②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演讲。
③群众评委评议:
演讲题目内容形式
观点条理感染力新颖情感表演辅助手段
3.评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
4.活动总结
作业:写一份活动总结,简要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写出大家的收获与感受,还可以写一写以后开展活动的想法。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课时(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选材
2.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怎样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星期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拿来,进行展示。今天,我们把大家拿来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开展一个绘画、摄影作品展览,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欣赏,选出最能打动你的作品,并试着把它介绍出来,谁介绍的好,谁就被评为“最有品位的观众”。
(二)新课:
1.指导选材
①提问:要想成为最有品位的观众,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②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材的重要。
请2——3位同学展示自己选好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相机指导: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③大家尝试用发现的眼光重新欣赏自己中意作品的特点。
2.指导怎样介绍
①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发现自己最中意的作品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你选它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来向评委们介绍这幅作品。
要想介绍得好,哪位同学能说说,你认为在介绍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介绍得要具体。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随机板书以上要求
②明确重点要求:
你认为这些中哪一项任务最难完成?(内容具体)
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到具体?
看我们书112页下有一幅插图,我们能一起介绍一下吗?先自己观察,练一练,想怎样说具体。
请一位中等同学说。同学们评议。
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重点指点:要想说具体,就要认真观察图上人物动作、神态,加自己的想象,他在什么情况下做的动作,他说了什么?
让这位同学在大家帮助之后,再次介绍这幅画。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幅画的内容说具体?
引导学生总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展开想象,再自己介绍这张画或照片,看谁说的生动、具体。把说的内容动笔写下来。题目自拟。
作业:完成本次作文。
板书设计:写一幅绘画、摄影作品
1.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2.内容具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3.感受真实。
第四课时(作文评改)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互相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最有品位的观众”的评比工作。
(二)新课:
1.明要求
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2.展示赏析
(1)精彩题目展示。出示学生的习作题目,请大声读读题目。
(2)精彩内容展示。
①小组赏析。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
②集体交流。
请各组推荐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片段。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演示,划出精彩的地方。
欣赏一二篇完整的文章,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3.修改完善
上面这些同学已经获得“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其他同学想不想当?好文是改出来的。
①示范评改
出示一个片断,师生共同修改。
②自主修改
请同学按照“四读自改法”(出示“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进行自读自改,有困难的可以请别人帮出出点子。。
③自我展示
请同学对修改得较满意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说说自己哪个地方改得好,要注意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改),并为自己组员打分。各组除刚才已获得称号的同学外,另外分数最高的同学也获“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
板书设计
修改方法
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
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语文S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为我们介绍了五位名人,其中,《梅兰芳》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教学本课时,如何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讲授新课前,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对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现在较远,孩子们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了解不多或是并不了解,因此,我让学生回家上网查找关于梅兰芳的资料,第二天课堂上,通过一个个孩子的汇报,让孩子们了解到,梅兰芳不仅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师,在中国戏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在授课时,我首先从梅兰芳的几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给每个小故事列出小标题,刚开始,学生有些困难,在我例举一个故事,并告诉学生要善于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归纳后,学生渐渐地会了,有的小组通过一段段快速阅读,列出了五个小标题,有的'小组仍然有困难,我便下去逐个指导,大约过了15分钟,我让学生汇报,这个小组说完,有不同意见的,别的小组可以补充。通过全班的交流,学生发现,这五个小故事都是围绕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而写的,突出了梅兰芳高度的民族气节与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样,学生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其次,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子,如:“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品悟梅兰芳把民族气节放在了第一位。为了民族气节,他宁愿放弃了视为生命的艺术,感受到了一个艺术家的伟大形象,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如,学生学习“我的发现”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的发现的同时再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那些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再有在本次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说。例如,让学生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等,注意了拓宽思路,尽量做到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交际的方式采取了多种多样,我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还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也参与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了总结,并为习作做好了准备。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的不同用法,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并能根据读音组词。
2词语接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把词语连接成句,积累语言。
4认识3种修改符合,学习用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
5阅读短文,学习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
6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把它的样子写清楚。
教学重点:
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把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的样子写清楚。
板书设计:
鼻子长长的翘着
牙齿匕首似的伸出来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读准每个字的不同读音,会根据读音组词。
2词语接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把词语连接成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用下面的多音字分别组成词语。
gān()fā()dǎo()shǎ()
干发倒数
gàn()fà()dào()shà()
二词语接龙
看懂例子,有什么规律?
所组的词是常用且规范的,越多越好。
两人一组完成,看哪组最快组的词最多,并写出来。
三把词语连接成句。
看明白例子,读一读。
自己试着做,读一读,觉得合适吗?
指名汇报。
把句子抄写在练习本上,并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种修改符号,学习使用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使学生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修改符合,自己试着用一用。
(一)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句子的毛病。
(二)结合句子,看一看说明,弄明白3种修改符号分别表示的意思和作用。
(三)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符号。
(四)练习:用不同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上课铃声响了,我立刻马上跑进教室。(删去)
2.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加)
3.五龙亭建在靠进湖岸的水中。(更换)
二阅读短文
(一)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二)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短文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用画出,每一部分什么样?用~~画出。
(三)讨论短文是怎样介绍小瓷象的
鼻子长长的翘着
牙齿匕首似的伸出来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细
(四)再读短文,体会写法。
教学反思:
学生对短文的学习较好,能够体会写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过欢乐,也都遇到过烦恼。总是装在心理挺不好受的。那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提供一个说的机会。对于欢乐,我们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予热情的帮助与鼓励。
二指导准备
(一)读懂题目,明确要求。
(二)学生自己选择说的内容,是说欢乐的事,还是讲烦恼的事。
(三)想一想,怎样说给同学听更清楚更明白。
(四)4四个人一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相评议,选代表向全班汇报。
(五)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上完二年级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两部分后,对我的触动非同一般。“口语交际”一部分,让学生明确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后,让学生说说到哪儿秋游,学生在组织语言时说的很完整,很通顺。“我建议大家到……因为……”“我想让大家到……因为……”。不光学生的语言组织的非常到位,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在进行作业展示时,由于星期天给学生布置了做树叶贴画的作业,学生的`作品真是五彩纷呈,有用树叶粘贴成小兔子的,有用树叶粘贴成海底世界的,有用树叶粘贴成各种各样植物的样子……我问学生是自己做的,还是和家长共同完成的。有的说是自己做的,有的说是和家长一起完成的。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