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观后感

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2023-09-09 17:55:44

  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1、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人生是可以由自己主宰的,这是我从丽丝的身上明白的,她出生活在一个父母都吸毒的环境中。她没能接受一个好的教育,甚至于他一个月只去学校3次,可是她依旧考了满分,她流浪过,可最终她却考上了哈佛,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大学。

  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所打败,虽然生活和命运的安全感从她的身体里一点一点全部抽空,但却留下了她对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渴望,丽丝一直都明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光鲜亮丽,只是她们之间一直隔着一层膜。

  丽丝从不厌恶自己从前的生活,因为她把那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看作自己要努力奋斗的目的。

  她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高中4年的课程,她连上十门课还兼职打工,她一边刷碗,还一边看书,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她坚信付出了,终究会有所回报。生活最终也没有辜负她,在最后丽丝也考上了哈佛,那个充满了光明与神圣的地方。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感人至深的部分,那就是丽丝对他妈妈的爱,深深的爱!“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她吸毒又酗酒,基本失明,还患有精神分裂,但我绝不会忘记她爱我”。丽丝在开头与结尾,重复提到了这句话,那刻她的目光是坚定的,即使他妈妈一次次背叛了她,但她依旧爱着这个女人就这么一直爱着。

  在她妈妈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抱着母亲的棺材,用最后一秒拥抱自己的母亲,虽然她们之间隔了一整块棺木,但那刻的灵魂却紧紧拥抱在了一起,那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看着丽丝离开的身影,那么娇小,那么孤独,那么无力,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但是,母亲的离去没有让丽丝放弃自己,相反,丽丝开始认真面对生活,她以她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第一的成绩,以她的智慧,对待生活的希望以及对待母亲的爱,获得了保送哈佛的机会,获得了高额的奖学金,并且获得了她未来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丽丝的经历,告诉我了我们,原来人生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你付出,一切都可以为你而改变,包括人生。

2、别样的人生路——观《童年童心》有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别样的人生路——观《童年童心》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又是星期六,我中午又像往常一样等候在电视机前,看中央少儿频道的《童年童心》节目。今天这个故事同样打动着我的心,它讲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盲童,然而他们走出的人生路却是别样的精彩。

  节目重点讲了一个女孩——黄喜用。黄喜用是一名初三的`学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天真无瑕、自信快乐的笑脸,眼睛眯成一条缝,在和同学们跳皮筋。从远处看去,丝毫看不出她是个残疾的孩子,是那样快乐的挑着皮筋。她的眼睛虽然不好,可在班里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最用心的。黄喜用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可世界对她是黑暗的,但她有信心,因为梦想的力量——学她喜欢的英语。正像黄喜用所唱的:“每一次,我都徘徊在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在生活中,黄喜用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她都克服了。再想自己,虽然也是残疾儿童,可和她比起来,才发现我是多么的渺小,她是多么的伟大。在街上,当黄喜用被别人用烂水果扔自己时,她却看作平常,一闪而过;我还记得以前有个人用藐视的眼光看我,当时我挺伤心的,心想我为什么会是这样,别人是健康的。在学习上,黄喜用想用优秀的成绩来改变别人对她的看法,用实际的行动去打动那些看不起她的人,也要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那些曾经关心过、帮助过自己的人;黄喜用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我也要用事实去证明我自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

  自从我看了她的故事,就经常告诉自己,要向她学习,虽然有时候我做不到,但我会努力地去做,做那个最优秀、最自信的自己!

3、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我此时坐在电脑前的心情,看了风雨哈佛路后,我受了很大的刺激,那个坚强的女孩,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父母吸毒,家不像家的环境下,她曾经迷茫过,也在收容所(那个疯人院里)呆过,十五岁离家流浪,可是心里始终惦记着她的妈妈,妈妈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她发现生活还是有所希望的,她要上学!最终,她说:“我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而已。”大卫给了她机会,她用两年时间读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最终得到《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得以在哈佛上学,影片的结局,她说:“我把我的故事告诉大家,我已经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明天,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努力。”

  哈佛,很美好神圣的名字,曾经的曾经,我也梦想着自己能够去那里读书,我对付昱说:“以后等咱有钱了,一定要去哈佛看看,虽然不能在那里读书。看看也好,圆了自己的梦!想起了自己初中的时候写的一篇日记,我的梦想是在北大的未名湖畔读书,看夕阳在树影下落下斑斑的光圈,记得当时有个男生偷偷地看了我的日记,然后嘲笑说:“你还想上北大,做梦吧。”呵呵,就现在来说,我的确在做梦,在青海师大,我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实际上不过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下,永远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那个女孩,她说:“我只能往前走,因为别无选择!”是啊,因为我安于现状,所以,终究不过是芸芸众生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曾经的豪言壮志,已不知在哪儿,只能这样吗?问自己,没有答案,因为我已无法说服自己去努力了,就这样吧,可是心里又有太多的不甘心,我注定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活出属于我的人生的,没有人可以为我做什么,只有自己!

  什么都明白的,想想这样子的自己,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吗?扪心自问,呵呵,晓依,你真的无可救药了。

  北大、清华、南开、浙大、哈佛、剑桥、牛津……这些世界一流的学校,今生,我和你们无缘了,不过为了将来,我还是要努力的,对不对?

  那个女孩,自信的走进哈佛的校园里,在阶梯教室里认真的听课。真好!!!

4、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这一次看的电影和以往的不一样,以往的都是科幻的,而这次的电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先看题目,看到“哈佛”两个字,大家一定就能联想到哈佛大学,这所大学可是世界闻名的,许许多多的学生都想去哪里,再把这和题目连到一起,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接下来就让我来说一下这个故事。

  在美国纽约的贫民窟里,住着一个名叫丽兹的女孩,她从小就没能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她的妈妈酗酒和吸毒,还患有精神分裂症,她的爸爸也吸毒,可见她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这一天,她的妈妈又将自家里仅存的一点钱拿去买了毒品,没办法,为了让她的妈妈得到治疗,只好让警察把她的妈妈带走。她的妈妈被带走后,她来到了学校,她其实很少时间来学校,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而且没有一个好的监护人,所以她只好被带到收容所去。

  但是收容所里的环境让她无法接受,所以她再次回到了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她也没呆太长时间,但是他认识了一个朋友克里斯,从此,她和克里斯过上了流浪生活,她们在街上乞讨,还去超市里偷东西,但是在那一年,她才15岁。灾难并没有结束,她的妈妈又因艾滋病死去,而且她的爸爸也被送到了收容所,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求学的道路,她来到了另一个学校,她希望能在这里好好学习,但是,入学需要监护人到学校去,百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叫来了自己的父亲,经过一系列的瞎编乱造,丽兹终于留在了这所学校,由于她过人的能力,她很快赢得了老师的喜爱,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次波士顿行,但是她的朋友克里斯可没有想去读书的意思,而是继续流浪,在这次的旅行中她来到了哈佛大学,一个她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想进这里,需要很优异的成绩,而且也需要金钱,所以她报名参加了纽约时报的一个有奖学金的比赛。

  因为她的事迹以及论文的深刻,让她获得了第一名,这也让她获得了奖学金,就在这一年,她也考上了哈佛大学,并且她的好朋友克里斯也从一个堕落的女孩变成了一位工作者,有了一份工作,而丽兹也继续在大学里深造。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感觉到了我们生活得有多么幸福,我们有丽兹所没有的东西,但是她也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勤奋的学习动力!

5、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每一条走过来的路

  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

  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

  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

  ——题记

  总有这么一条路,也许是沿途的风雨,但走下去,总能收获沿路风景。

  一路风雨,影片中的丽斯,从一个父母吸毒的家庭中走出,生长在收容所,但却热爱生活,以优异成绩进入哈佛。

  老实说,看完影片,震惊要远远大过感动,我震惊于他的坚持,震惊于他的人生历程,更是他震惊于考上哈佛的从容。

  相较之下,我的人生,亦或是身边人的人生,不会有这样的坎坷,也许,我们都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不懂人生坎坷,亦不明世态炎凉。

  感触最深的,丽斯的遭遇虽不幸,可全剧却只有母亲逝去后他的哭泣,另外便都是微笑,他没有哭,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哭。

  很多时候,泪水总是伴随着我们,小时候的我,也爱哭,摔跤了,哭,被妈妈批评了,哭,嫌菜不好吃了,哭,考试失利了,还是哭。

  指尖流淌过梦中巴赫谱下的旧约,记忆的芳菲,氤氲开来。

  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午后,日光摇曳,很适合人天马行空的编写故事。

  考试失利的伤感充斥在心中,让泪水流出的猝不及防。母亲走进房间,总以为她会安慰我的,便不停的抽泣着。

  谁料,母亲之说了一句话:“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不会哭泣,而是不在不该哭泣的时候哭泣。”那时我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只是知道我不能再哭。

  而现在,便是了然于心,也许成功的人也会哭泣,但是不该流泪的时候,就该有泪不轻弹,也许化悲愤为力量便是最好的选择。

  我终是明白了,不哭,并不是因为忘记悲痛,而是因为铭记,以最好的心境去面对困境,也不失为人生一大法宝。

  一路走过,沿途风雨,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风雨,只能改变自己,上善若水,水若颦颦,颦颦三顾,水浸芳华。

  追寻每一个未知的下一秒,也许眼前是一片荒凉,但美丽总会有的,人生应该是一条河,波澜不惊,生生不息,并且能深刻体味到,唯有静水流长,波涛澎湃。

  也许路是风雨路,做一个自己的丽斯,以那份平静,那份自强,那份坚毅,去行走过风雨人生。

  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无边无沿,又沿途风雨,风雨,会呼啸而过,只留一只成功的歌,在心中浅唱。

6、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什么别人臃肿的身材可以走的那么自信,我就非得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保持好身材?是啊,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如果你想跟他们一样,你也可以,可是你甘心吗?是的,我不甘心,我害怕自己肥胖的身躯,我害怕自己抱怨周遭的时候无力改变抱怨完了只能顺从的那种无奈,我害怕自己想爱的人很优秀而我只能自卑,我害怕我想要的东西很贵我连看都不敢看,我害怕~我害怕~我害怕很多东西?可我为什么现在害怕将来我考试不通过别人会嘲笑我?那些足以让我害怕的我却都忘记了,说到底,是自己懈怠了。因为害怕别人嘲笑的时候我还能找借口,那些害怕我连借口都找不出来,那是我的人生,别人的嘲讽与我的人生无关。思路一下子清晰了。我问一个朋友,如果我也选择享受当下及时行乐,会不会过的很舒服?她说会,但是将来会后悔。

  是啊,我现在拼命努力,不就是后悔曾经没有拼命奋进吗?难道我还要重蹈覆辙吗?不,坚决不。我讨厌以前安逸的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我讨厌天天回家葛优躺,是的,我讨厌。既然如此,那就跟《风雨哈佛路》里的女主角一样,心无旁骛,追求你想要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除此之前,无人可以依靠。即使家人也无法给你你自己想要的梦想,因为梦只能你自己做,然后在生活中一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

  女主角说“我要尽我所能,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我要尽我所能,看看那几场考试跟考哈佛比哪个更难。周遭人和事是你想逃离的,她们不应该给你带来困扰,只有持续的每天进步一点才能让你觉得生活美好。她们愿意享受当下,只想周末和男朋友恩爱,这是她们选择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尊重就好,不抨击,只管走好自己的路。

  风雨哈佛路,风雨注会税务师路。你还未拼劲全力,怎知未来如何?

7、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困境让人绝望,如同深渊,带着无尽的黑暗将人笼罩。此时,该如何去做?颓废,堕落?还是冲破那无尽的黑暗,寻求光明?两条不同的路,将带来不同的人生。

  莉丝,一个出生在纽约的女孩,父母吸毒,酗酒;家庭贫困,缺少温情。她自小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暗的世界里。童年的她几乎没上过学,但她有着极高的天赋,在家里自己看书也能在学校考100分。但她却始终无法走出这个黑暗的世界。

  后来,他们的房子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封了,外公不喜欢她,不让她住在他的房子里,年幼的她不得不和她的朋友走上街头开始流浪。

  度过了几年流浪的生活后,在她15岁那年,他的妈妈患艾滋病死去了。没有牧师的祷告,只有木板做的棺材。她躺在上面,静静的和妈妈诉说着童年是那些最幸福的时光。她只想享受父母的关爱,享受家庭的温馨,可是这人间最基础的愿望也落空了。就在这时,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上学。

  她用真诚打动了学校,获得了一个入学的机会。她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涯。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她发誓,要用两年时间学完高中四年的课程。

  一年后,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去波士顿的哈佛参观。望着那宏伟的学习圣殿,她暗下决心,要考上哈佛。

  又是一年后,她进入了《纽约时报》12000美元奖学金的决赛并用她优美的论文和无比的真诚感动了评委,赢得了奖学金,并成功的进入了哈佛念书。

  她曾经说过:“我发现这个世界有一层壳,我们这些生活在它下面的人能看见外面的世界,却不能走进外面的世界。”而如今,当她坐在哈佛的教室里念书时,她已经成功的打破了壳,有了质的变化。她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当你被黑暗笼罩时,只要你肯拼搏,肯奋斗,就一定能冲破那无尽的黑暗,找到光明!

8、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有一次,社区举行观影活动,播放了一场让我感触很深的电影—《风雨哈佛路》。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莉斯,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她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她的父母吸毒,父亲进了收容所,后来母亲又染上艾滋病去世了,下葬的那天,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这给她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莉斯跳上棺木,静静躺在上边,和她的母亲做最后的告别,那一天留给她的,只有伤心,一个渴望拥有完整的家,有家人相伴和爱护的小小愿望也被剥夺了,从此她只能过着流浪的生活,经历人生的种种艰辛和酸楚,她决定努力读书,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她申请了一所私立学校,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四年的高中课程,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奖学金,她的梦想是去哈佛上学,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她成功了,顺利走进了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的殿堂。

  她的事迹足以让我们动容,为莉斯不幸的遭遇,更为她不向命运低头,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莉斯虽然出生悲惨,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折服于生活的压力,而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依旧积极向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对比于现在的我们,真的该跟莉斯好好学习,我们现在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好的生活环境,更应该要努力学习才对,可是有的人却把这些宝贵的学习时间白白浪费了,用去打游戏,玩电脑等,从而荒废了学业,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好这些优势,更加地努力学习,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改变我们的命运;当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要被困难所折服,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一定要像莉斯一样迎难而上,坚强不屈,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梦在前方,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无论现状怎样,请一定相信:命运可以改变,只要你付出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9、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她是一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她在疯人院打过工;她不堪外公的凌*和朋友流过浪,但她终究没有像朋友那样为“生存而生活;她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出路。她就是哈佛女孩丽姿。这是我看完后对她的一个总结。

  很少有过这样强烈的震撼。她强烈的求知欲,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都令世人为之折服。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她永远记住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的日子,这也使得她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她没得到过多少母爱,却要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去照顾她的母亲。她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

  “我拼命奋斗,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沦陷入生活的最底层。”是的,她做到了。她睡地铁,捡垃圾中的吃的,这样苟且地生活。但她却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了一家慈善学校,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高中课程,又借助《纽约时报》的助学基金考入了哈佛大学。她的生命充满了奇迹。

  这么絮絮叨叨地说这么多她的故事,却无法用言语形容此刻心中的感想。对她是敬仰?同情?崇拜?惊叹?…我想不出来。只是对进入大学以后的这些日子,感到丝丝愧疚,似乎太逍遥自在了。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奋斗,而自己在高考完后,整个人像抽空了一样,再无豪情壮志可言了。

  很久没像丽姿这样为了某个目标如此执着了。丽姿为了不让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辙,努力地为自己地前途打拼;而自己在先前的十七年岁月里为自己可以上一所好大学打拼。上了大学,却突然一下子没了目标。如今,回首高三,觉得那时的自己好幸福,可以像丽姿一样,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奋斗。可现在,似乎有写麻木了呢!当再次面对挑战时,自己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勇敢的笑着接受呢?

  丽姿说:地球在转动,而你只不过是一粒微尘。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能改变世界,因为别人的意志更为强些。你能做的就是自己为自己打拼开拓道路。谨以自励。

10、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丽Z在年纪很小时,家庭便已面目全非,父母离婚,母亲嗜毒,家中财产早已掏光。贫困使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母亲因病逝世后,她更是无依无靠,露宿街头。当她醒悟时,发现还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等待着她。于是,她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回到了学校,接受教育。并且大胆地梦想,踏着自己的步伐,赢得奖学金,走进了哈佛。

  据我看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优越的环境,确实就有一条高的起跑线。丽Z的家庭如此不堪,她却没有心生自卑,在发表对于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感言时,是那样沉稳而自信。在丽Z身上,我也认识到,差的环境也恰能成就一个人。当我们别无选择时,便会拼命挖掘属于自己的唯一一点潜力,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我想,这也是丽Z成功逐梦的原因之一。

  没有什么能杀死一颗坚决的心,更大的风浪,只会化为更大的力量。如果我不顾一切,发挥每一点才能去做会怎样?我必须做到,我别无选择。坚定的她,朝着自己坚定的目标走去。当她的好朋友讽其愚蠢时,她不以为意。在心中,早已形成属于自己的风雨路。在进入大学之后,我丢去了属于高中时期的死方法,但也差点丢失了刻苦学习的决心。时常摇摆不定,一下子,被五彩的大学生活蒙蔽了双眼。看完《风雨哈佛路》之后,猛然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的日子,才不觉得空虚,才不觉得浪费了生命。

  观看《风雨哈佛路》最大的收获,便是它又一次提醒我,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不是华丽的衣着,浪漫的爱情,而是能填补自己的知识,是激情,是热情,是冲劲。

  我们也许从来没有像莉丝一样到了无路可退的境地。在生活中,我们缺乏的仅仅是需要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扪心叩问,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活在享受和万千宠爱的家庭里,可我们却怎么也不满足自己所拥有,而是不停的扩大自己的欲望,贪婪的从家人、从别处索取更多。甚至为此不择手段或是怨天尤人。而《风雨哈佛路》会使我们如莉丝一般,勇敢的走出阴霾、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让幸运和幸福也能降临在你身上。

11、人生如书——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人生是可以由自己主宰的,这是我从丽丝的身上明白的,她出生活在一个父母都吸毒的环境中。她没能接受一个好的教育,甚至于他一个月只去学校3次,可是她依旧考了满分,她流浪过,可最终她却考上了哈佛,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大学。

  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所打败,虽然生活和命运的安全感从她的身体里一点一点全部抽空,但却留下了她对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渴望,丽丝一直都明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光鲜亮丽,只是她们之间一直隔着一层膜。

  丽丝从不厌恶自己从前的生活,因为她把那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看作自己要努力奋斗的目的。

  她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高中4年的课程,她连上十门课还兼职打工,她一边刷碗,还一边看书,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她坚信付出了,终究会有所回报。生活最终也没有辜负她,在最后丽丝也考上了哈佛,那个充满了光明与神圣的地方。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感人至深的部分,那就是丽丝对他妈妈的爱,深深的爱!“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她吸毒又酗酒,基本失明,还患有精神分裂,但我绝不会忘记她爱我”。丽丝在开头与结尾,重复提到了这句话,那刻她的目光是坚定的,即使他妈妈一次次背叛了她,但她依旧爱着这个女人就这么一直爱着。

  在她妈妈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抱着母亲的棺材,用最后一秒拥抱自己的母亲,虽然她们之间隔了一整块棺木,但那刻的灵魂却紧紧拥抱在了一起,那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看着丽丝离开的身影,那么娇小,那么孤独,那么无力,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但是,母亲的离去没有让丽丝放弃自己,相反,丽丝开始认真面对生活,她以她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第一的成绩,以她的智慧,对待生活的希望以及对待母亲的爱,获得了保送哈佛的机会,获得了高额的奖学金,并且获得了她未来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丽丝的经历,告诉我了我们,原来人生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你付出,一切都可以为你而改变,包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