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观后感

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2023-08-30 14:44:39

  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1、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它和书籍不同,电影能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实和惊险刺激的特殊感觉。

  今天,妈妈带我看了一场电影,影片名叫做《老雷斯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起因是因为一个叫泰德的男孩儿,他住在一个小镇子里,这个小镇子里的居民们和一群智者生活在一起。镇子上所有的景观都是人造的,塑料的、充气的。也就是说,除了人,这个镇子里没有其他的生命。为了赢得自己梦中女孩奥德丽的芳心,泰德离开了家乡,去找一颗真正的树。

  在寻找树的路途中,他发现自己的镇子被人为地隔绝了开来,事情显得更加蹊跷了。不久之后,他碰到了一个隐居的爷爷,叫万斯勒,万斯勒和他说了老雷斯的故事。老雷斯是一个脾气暴躁,但心地善良的生物,守卫着土地、树木和一群小动物。但是因为当初年轻的他利用树木制造一些"革命性"的发明之后,树木被砍伐、动物们失去了庇护。然后,就直接导致了泰德所在村镇的孤寂和落寞,没有一棵树。

  在说完老雷斯的故事之后,后悔的万斯勒给了泰德一颗树的种子,他希望泰德能回去,把生机重新带回村庄。回到了家乡的泰德并没有受到欢迎和礼遇。自私的空气商人奥黑拉想抢下这最后一颗树种,因为树木制造免费的新鲜空气,将会断了他们的商机。最终,泰德和其它居民们驱逐了空气商人,将种子种了下去,不久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在这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泰德。因为他是个心地善良的男孩儿,在他得到万斯勒的种子后,奥黑拉知道了,带着他的保镖多次威逼利诱泰德和他的'家人。但是他记住了万斯勒的嘱托,带着他的妈妈和奶奶与奥黑拉进行周旋,最终把种子种在了小镇的中心,恢复了小镇的生机。

  自大的奥黑拉是最令我讨厌的角色,可笑地是他身材极度短小,其发型更令人笑到肚子痛。奥黑拉的成功之道就是埋没良心,向小镇的人民出售新鲜空气致富,大家却忘记了他的工厂才是污染空气的幕后黑手。奥黑拉经常驾驶其飞船巡视小镇,并有"左右护法"开路,将小镇当作自己的私人王国。如果真正的树木重新在镇中栽种成功,并带来免费的清新空气,奥黑拉的生意将会破产,所以他极力的阻止泰德种树。

  在影片的最后一幕,是万斯勒将他所砍掉树的地方重新种上树苗,老雷斯也带着动物们回来了,这一幕让非常很感动。

  影片中万斯勒对泰德说了一句话,使我受益匪浅:除非有一个像你一样的人,非常地、迫切地在意这件事,否则什么都不会好转的。真的不会。

  是啊!就像这句话中说的一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若想改变某件事,就一定要像泰德一样,有不懈的精神,才可以改变。

  这部影片还向我们传达了两个字,那就是"环保"。通过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大量地砍伐树木,小动物们将无处生存,空气将会污染严重。所以,一定要爱护树木。

  还有,修正错误永远比发现错误来得艰难,因为假装忘记要比回忆轻松。而多数情况,你也总能等到一个机会来修正它,只要你愿意——老雷斯会回来拥抱你。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肯悔悟,你的一切过错都可以忘记。

  看,一部影片,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许多道理。影片如人生,需要细细品味。在《老雷斯的故事》当中,我们还是要记住最基础的道理,看似简单,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那就是:保护树木!

2、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老雷斯的故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位青年从家乡来到另一个世界寻求发财之路,在一个很美丽的小世界里,砍下了小动物们的大树,用树的绒毛来做一种产品,这种产品迅速热销,为青年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后来,那个青年在小世界里开设了大工厂,不停地砍树、生产产品。这时,树木的代言人老雷斯来求他,让他不要砍树,可是,他已经利欲熏心,不听劝阻,树终于被砍光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变成了黑暗的荒山,可爱的小动物们搬出了这个小世界,无可奈何只能去外面寻找可以容身的地方。

  这里变得乌云密布,没有一丝阳光,缺少空气。相邻的城堡里住着的人们需要每天购买新鲜的空气,街道种植的都是塑料做的假树……,人们逐渐习惯并享受着这种生活。但是有一个小女孩想得到一颗真正的树,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听了奶奶的指点,去找那个住在黑暗世界里曾经砍树的青年,小男孩用真诚感动了他,从他那得到了最后一粒树种。他把树种在了市中心,市民们重新认识到树的好处,开始种树、护树,世界又变得美好起来。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深有感触,如果大家不爱护森林、重视绿化,那我们的世界总有一天会变得跟电影里一样可怕、荒凉。现在我们大量地开采树木,把地都用来建楼房、过度使用空调、汽车……,很难得到大自然中的天然物品,我们过度地索取,必然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浑浊的空气、劣质的水源、暴雨山洪……。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环保,少开车,少用空调,多种树,世界才能变得更美丽。

3、观《老雷斯的故事》有感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老雷斯的故事》,让我感悟很深。

  电影主要讲了,一位年轻人发现了一片树林,他开始滥砍滥伐。树的代言人——老雷斯三番五次提醒他,让他爱护树木,可他还是把树给砍光了。过去了很多年,城里的一位孩子,很想要一棵树,但几乎遭到所有人的拒绝。于是他离开了家乡,历尽艰辛去寻找一颗真正的树。终于,碰到多年前滥砍滥伐树木的那个年轻人(这时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个后悔的男人给了他一颗树的种子,让他回去把生机重新带回村庄。这个孩子,回到了家乡,但并没有受到欢迎和礼遇。自私的镇长和富商们把他给逮了起来,因为树木制造免费的新鲜空气,将会断了他们的商机。最终,这个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和其它居民们说服了镇长,将种子种了下去,不久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看完了电影,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动画片《熊出没》。伐木工光头强总砍树木,而熊们想尽种种办法,不让光头强砍树。为了保护树木,熊们连命都不要。我想,连动物都懂得保护树林,都知道没有树木的重要性。那我们人类更应该保护树木,保护环境。

  “当灾难来临时,你才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希望电影中的这句台词不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保护树林,爱护树木,让子孙后代能够闻到清新甜美的空气,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4、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最令我敬佩的是“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在贵州山村小学教了10年课程的朱敏才、孙丽娜。

  于敏,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用直尺和算盘研究出了氢弹。美国人研究氢弹用了8年8个月;英国人研究氢弹用了6年8个月;而我们中国人研究氢弹只用了2年8个月。1967年氢弹发射成功。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于敏都能研究出氢弹,而我们在这么优异的环境下生活、成长,还不好好学习,唉,想一想真是惭愧。

  朱敏才原来是外教官,可是,退休之后放弃了安逸生活,和他妻子孙丽娜去贵州的一个山村小学当老师。这个山村小学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朱敏才、孙丽娜的住处是和厕所同一面墙,夏天时,一打开窗户,厕所的臭味就能传到屋里,睡觉的时候要带两个口罩。因为紫外线的照射,孙丽娜老师的眼睛渐渐的看不清了。因为这里的风大潮湿,朱敏才老师得了风湿病。上了年纪的朱敏才老师生了一场大病,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把气管切断了,不能说说话。但他仍然用写字板表达自己的心愿,想回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堂堂一个外交官竟然给山村小学教课,从朱敏才和孙丽娜身上我学会了:不管自己的官职有多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要学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

5、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成长是首歌也许每个人都不想长大,每个人都不想成长,但无论是谁都无法逃避的东西就是——成长。她带着我来到学校的后山,在那里可以看到学校的全景。成熟、稳重、渊博?摘下那深红的果,稻田里金色的喜悦,为你檫干额头的汗,凝望你深情的笑。"瑞瑞小心啊。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没错,这就是于丹老师对两位“菩萨老师”胡忠、谢晓君的高度评价,他们为了帮助西藏的孩子们而不惜千里迢迢,即使是产生了高原反应也不惜一切代价,说是老师,到不如说是母亲,家长甚至保姆,他们是多么伟大、慈爱,正如杜玉波老师所评价:“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高原红体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所做的举动更体现了他们心灵的美丽。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这就是他们的博爱,这就是他们的高尚情怀,他们的种种事迹令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令人为之动容、深受感触。

  感动就像一片悄然凋零的花瓣,这花瓣就犹如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加令人感动,往往只有这种不平凡才更加感动中国。

  有一种温暖叫感动,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令我刻骨铭心,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盏指路“心”灯......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是你们的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温暖。

6、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王娅是本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从1985年开始,她就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爱心善举的痕迹。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更是将唯一一套住房捐给基金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此外,王娅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16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心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邮件与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取得联系。“我是工薪族,愿意为贫困孩子尽点心意。”王娅述说了她朴素的心愿。于是,她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先是汇去6000元资助了甘肃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费,随后又捐出6000元资助了另一名学生。王娅常说:“虽然我没有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孩子是未来。”

  当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强的王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就在化疗进行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疗的钱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就这样,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基金会账户上。不仅如此,王娅还将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资产--一套商品房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资助更多的贫寒学子。

  2月16日22时21分,王娅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和生前协议,她的遗体被送到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位生前坚持助学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为医学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的光辉。

7、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8、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今天校外辅导班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动了,我是边看边流着眼泪,十个人编织了十个故事造就了十个英雄,他们的事迹都十分典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要说对我最感动的是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一天晚上,一辆失控的大车像无头苍蝇一样,高速撞向刚下课的初三(3)班的学生们,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张丽莉老师看见了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顾一切冲向孩子们,用力把孩子们推开,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反映过来,寻找救命恩人时,发现张丽莉老师已经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同学们含着泪拨打了120,当这位善良的好老师被赶来的救护人员艰难地从车轮下救出抬上担架时,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0救护车开上公路时,已有自发的数百辆车等在那里,一起开着灯为她送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好几天张丽莉老师才从昏迷中醒来,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瘫痪。

  在节目播出中,她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她的学生们个个含泪向她拥去,抱成一团,全场一片掌声。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停地在想:张老师是个非常普通的女老师,她当时那来那么大的勇气?她当时有没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责怪她的,可她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把生留给了学生。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不是每个人随便能做到的,是张老师平时心中装着学生,是张老师对学生充满着爱,是张老师的善良和高素质。张老师是时代的骄子,是我们的英雄。现在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象张丽莉老师这样的人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张丽莉这个名字。

9、观《孟佩杰故事》有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在上周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成功落下了帷幕。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温暖,是不用任何语言去传递的,而是用每个人的行动来表达,这就叫感动。颁奖礼上的这十位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因此,许多人都为此叫好,让所有人都很感动、震惊。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许多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出现。

  感动中国里,有于敏、孙丽娜、朱敏才、朱晓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是众多中国外交官中的一员,他经常在全世界来回奔波,工作期间他已去过了许多地方。自从他退休以后,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回到北京,与老伴共度晚年;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与自己的老伴孙丽娜一起去偏远乡村教书,让乡村的孩子们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一起教书,教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们帮助了许多乡村的孩子,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朱敏才因为过度劳累,他倒在了教学的路上,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出他得了脑出血,但是他很幸运,在妻子和孩子们的期待下,他从死神那成功走了出来。他病好后一心只想着给孩子们教学,他们夫妻宁愿为乡村的孩子们教书,也不愿过着舒服的生活,他们宁愿住着简陋的小房子,也不愿住着豪宅......

  在观看完感动中国后,不只是两位老人让我感动,获奖者们都做着很伟大的事。他们都有着共同共同的特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们一心只想要帮助别人。我要向他们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做善事,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0、观《真情人生》有感老奶奶的故事

  昨晚看了四川台的真情人生节目,使我很受触动。在四川一个贫困的农村,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的故事。已经年迈70多岁的农村老妇千辛万苦,靠捡破烂、种地来抚养两个孙子,她们住的是一个用塑料布搭建起来的简陋的房子,里面的设置极其的简单,只有一张很破的双人床,三口人相依为命的住在一张床上,第当刮风下雨这样极其简陋的塑料房就像一叶风雨中飘摇的小舟一样,在狂风和暴雨下任凭浪花的狂打。奶奶平时是靠捡破烂度日支持家用,剩余的给两个孙子交学费,她说过她一定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不会让他们退学。她们平时吃的东西是奶奶亲自下地种的红薯,有一段时间家里没有任何收入,他们就连续吃了半个月的煮红薯和腌菜。

  这样的日子过了已有七个年头了,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家只有一个老太太和两个孩子呢?他们的父母在哪呢?这要回到七年前了。老太太共有五个儿女,由于疾病和事故已去世了三个儿女,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这两个孩子就是小儿子的。老太太为儿子办了婚事可媳妇生下孩子不久就和别人跑了,只得由老太太抚养,几年过后儿子又娶了一个媳妇也不知什么原因也离开了,这样儿子就说老太太八字不好,克人。先后克死了三个儿女,现在自己的媳妇又跑了,因此他狠心撂下7岁和未满1岁的两个儿子离家出去打工了。一连几年没回过家,只是在两年来前回家看过一次就走了。

  现在好心的邻居一直帮助这三个人,如没有了米就给贴补家用,最近一段时间又忙着给一家三口赊钱盖房子,由于她自己也没多少钱只能是给他们赊一些旧料盖。最后由于没钱给工人,盖到一半就不盖了,只剩下了空空的底座。不得已老太太带着两个孙子去找女儿,可女儿把她当成瘟神一样,不给予帮助,而且一点亲情也不顾,她不拿正眼看生养自己的亲生母亲,人性在哪里呀?没办法老太太带着孙子走了,她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女儿家,她的心是悲痛的但是她没有哭。两个孩子通过打听知道父亲在一个饭店打工,然后就去找,找了好多家就是没这个人,最后很奇迹般的在大街着看到父亲骑着摩托车,这里采访车就追可父亲看到后马上逃走,最后被采访车拦住了。他也没好脸色,说了一些没有人性的话后,就走了,世上居然有这样的父亲真是悲哀。

  好心的邻居告诉了县里的相关领导,领导对这件事很重视,马上带来救济款帮老人盖房,好心的人们听到报道后,都来频频献爱心,也有的买了好多的新衣服。不久房子盖好了,老人笑了,她露出了最甜美的笑容,搬新居那天老太太和两个孙子换上新衣服,像过大年一样终于走进了新居,他们买了新的`床,不用再挤在那张床上了,终于告别了那个塑料布搭建的房子。他们笑的很灿烂,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幸福,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孩子被父母亲遗弃了,但奶奶没有遗弃他们,政府也没有,社会也没有,他们终于告别了那个不能挡风雨的简陋的塑料房,我相信他们会永远平安幸福的生活,我相信两个孩子会努力学习来报达他们最亲的亲人,赡养抚养他们长大的奶奶。

  最后我希望这一家三口能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些好心的人会永远支持他们,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受到良心的谴责,因为你们最终也会有老的时候。

11、《老雷斯的故事》观后感

  今天,我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名叫《老雷斯的故事》。这部影片讲了泰德为了种一棵树所经历的故事。

  有一个小镇名叫慈尼德,镇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用塑料做的:花朵,小草,大树……而那种可以长出果子的树早已灭绝。 有一个男孩名叫泰德,他的邻居奥黛丽非常想自己种一棵真树,泰德为了帮助她实现愿望,就去了城外一个唯一知道树下落的人泰德来到一栋破烂的木屋前,屋里的老人讲述了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并给了他的最后一棵毛树种子。泰德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种子种在了镇中心的花园内。几年过去了,镇里不再是充满塑料花,塑料草了。而全都是一颗颗活生生的参天大树,就连镇外也恢复了原来的容貌。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到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环境,做一个保护树木,爱护树木的小学生。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如果每一个人多栽一棵树的话,全球几十亿人就能多栽几十亿棵树。那么地球就会多增添一片新绿呀!栽种绿色植物,还可以改善自然生活环境。绿化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绿化还可以防风固沙,蓄水保土,降低噪音,美化环境。不要让电影情节变成现实,从我做起, 爱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不要让花草树木灭绝。

12、《老雷斯的故事》观后感

  地球的环境日益恶劣,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树木被砍伐,森林变沙漠,水资源被污染,被浪费,人们几乎无动于衷。战争的爆发破坏环境,破坏人们的幸福。那么,谁来拯救地球,提醒人们呢?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叫《老雷斯的故事》。

  泰德是个男孩,他住在一个小镇子里,这个镇子上所有的景观都是人造的,塑料的.,充气的。也就是说,除了人,这个镇子上没有其他生命。为了赢得奥德丽的芳心,泰德离开镇子去寻找一棵真正的树。泰德离开了镇子后,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一个和镇子完全不同的世界。不久,他碰到了万斯勒,万斯勒向他说了老雷斯的故事。老雷斯是一个脾气暴躁,但是心地善良的生物,它守卫着土地、树木和一群小动物。但是,当初年轻的万斯勒利用树木制造“革命性”发明,使树木被砍伐,动物们失去了庇护。然后就直接导致了泰德所在的镇子的孤寂和落寞。在说完故事后,万斯勒给了泰德一颗树的种子,最后一棵树的种子。回到了家乡的泰德并没有受到欢迎,自私的空气商人想抢走最后一颗树种,因为树木制造的免费空气会断了他的商机。最终,泰德说服其他居民驱逐了空气商人,将种子种了下去,不久,镇子恢复了生机。

  这部电影是3D动画喜剧。根据苏斯博士1971年出版的同名儿童故事书改编。影片具备了完美的视觉效果,无论从台词设计还是角色塑造来看,它都有一种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一般动画片可以拟比的。

  虽然影片中充满了我们熟悉的套路,但它依然能够给人带来清新、清爽的感觉,因为主角们真是太可爱了!影片的每个角色都被进行了用心设计。作为森林保护者的精灵,老雷斯是个四肢短小、嗓门大大的顽固的毛绒绒的生物,不过他的内心是个十分可爱的老头;年老的万斯勒是个脾气古怪的隐士;奥黑拉自大,霸气十足,可笑的身材极度短小;奥德丽善良、热爱大自然;主角泰德正义勇敢。每个角色都是那么的可爱,整部电影看完之后就跟吃了糖果一样,那么开心。

  当第一棵树被砍伐时,老雷斯用石头将树桩围起来,一块石头上刻着“除非”。除非这个词值得我们深思。万斯勒对泰德说过:“除非有一个像你一样的人,非常地迫切地在意这件事,否则什么都不会好转,真的不会。”是的,除非有人意识到环境被破坏,否则地球只有走向灭亡。由于万斯勒砍下了树木,并要砍伐其他更多的树木以扩展生意,老雷斯的保护森林工作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它想尽办法赶走万斯勒离开森林,更警告万斯勒若然扰乱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必定会反抗。后来,大自然果然反抗了,它让泰德的镇子失去了生机,除了人就没有别的生物。地球也一样,所以请不要过度砍伐树木,请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