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2023-09-22 18:44:42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1、《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 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 教法 状语从句: 学行业释义法律 :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 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 总结

  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 反思 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3,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 方案 有 计划 、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2、《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师: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不能。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再推广。

  师:他的想法真棒!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1-100中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那么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

  生:(凌乱地回答)是!

  师:肯定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这个猜测对不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那如何验证呢?有那么多自然数啊?

  (同桌讨论)

  生: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找怎样的数呢?怎么看一看呢?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3、《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二、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

  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三、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4、《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五、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5 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5、《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不仅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熟练掌握2、5的倍数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同学们,自从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东关小学举办了多种活动(课件出示照片),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一整天”,这就是我们的切身体会。

  (1)请你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跳交谊舞的2人一组,跳圆圈舞的5人一组,叠罗汉的3人一组。

  (2)下周学校要举行比赛,如果让你选派人数,每项活动可以选派多少人?

  得出:跳交谊舞的人数都是2的倍数。

  跳圆圈舞的人数都是5的倍数。

  叠罗汉的人数是3的倍数。(板书)

  小结:看来,无论选什么项目,我们所选派的人都应该是2、5、3的倍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2和5的倍数。(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合作探究:

  (一)、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师: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我们不可能研究所有5的倍数,怎么办呢?那我们就先来研究100以内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吧!

  2、出示百数表:

  (1)、在百数表中用“△”圈出5的倍数。

  (2)、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在组内交流并讨论 。)

  学生汇报:

  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师:你们都发现了5的倍数与个位有关,那么与十位有没有关系?

  (4)举例验证。

  (5)刚才我们研究的是100以内5的倍数的特征,那100以上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谁能报一个数我们来试一试。254是5的倍数吗?

  过渡:100以内个位上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100以上的数也是一样。

  (6)现在你能对5的倍数的特征下一个结论吗?

  过渡:知道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吗?

  (7)、出示卡片: 271、375、240、2357 64300这是5的倍数吗?

  (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二)、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请在你的百数表上,用“o”圈出2的倍数,找完后自己研究发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3)总结得出:2的倍数的个位是0,2,4,6,8。

  过渡: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吗?

  (4)相继出示卡片: 84、215、18、22、703、456、940、57

  这是2的倍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5)刚才找5的倍数和2的倍数的特征时,你还有没有其它发现?

  学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的认识

  过渡:同学们,是2的倍数的数和不是2的倍数的数,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74页,看看它们分别叫什么?学生自学。

  (1)学生汇报。(板书:偶数,奇数)

  (2)师:说一说偶数有什么特点?奇数有什么特点?

  (3)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要看什么?

  师:偶数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数?(双数)

  奇数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数?(单数)

  (4)出示卡片:请你帮忙分一分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三、练习巩固:

  1、请你找一找:

  21 ,1,30, 35, 39, 2, 40,

  12,15, 60,18,72,85,90。

  (1)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偶数都是2的倍数。 ()

  (2)21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两个奇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 ()

  3、□里能填几?

  (1)2的倍数:8□ ,□2

  (2)5的倍数:7□ , □5

  4、小游戏

  (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

  (2)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同学有没有没站起来的?我们研究的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几类?

  (3)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4)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5)请学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四、总结汇报: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拓展训练:

  1、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2、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3、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大课间活动中各种活动的人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有序的观察、比较、讨论、合作等手段,从百数表中探究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进而推广总结出所有自然数中2和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整节课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6、《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课前准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倍数,那么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

  2.你对倍数还有什么认识?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学生说出一个自然数,教师马上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由此引入学习的需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三、学生尝试

  教师说数,学生判断。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四、自主探索

  1.出示1~100的自然数表,提出找2、5倍数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5的倍数、2的倍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86页,看一看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5的所有倍数,用红笔圈出来;再找出2的所有倍数,用蓝笔圈出来。

  学生在1~100自然数表中用自己的方法找2、5的倍数,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先说一说是怎样找的,再说2的倍数有哪些数,5的倍数有哪些数。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2和5的倍数分别有哪些?

  生1:我先利用乘法口诀找,一二得二,……,我发现偶数都是2的倍数。

  生2:利用除法找,分别除以2或5,若没有余数就是它们的倍数。

  生3:上节课找出了2、5的倍数,直接圈出来。

  生4:5的倍数好找,除了5,几十5就是整十数。

  3.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5的倍数、2的倍数分别有什么特征。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就是0。

  生: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或5。

  师:2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

  生: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

  生:2的倍数都是偶数……

  教师予以肯定并随机指出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就是奇数。

  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

  师:根据刚才大家的发现,谁能总结一下,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5.师生再次进行猜数游戏,教师说数,让学生判断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

  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

  师: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教师随机说数,学生判断。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7、《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和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2 1.4×7 5÷0.01 85÷0.5

  12+0.1 0.12+0.6 10-0.1 9.1-1

  (2)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9的因数: 12的因数: 36的因数:

  3的倍数: 7的倍数: 11的倍数(50以内):

  二、探究新知

  1、写出2的倍数(20以内):

  讨论找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引出: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练习:书本17页的做一做。

  2、出示1——100的数字表,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 。

  讨论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练习:下面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又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60 75 106 130 521 280

  讨论找出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3、回顾知识点:说出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什么叫做奇数偶数。

  三、练习

  1、举例(每题3个)2的倍数、5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奇数、偶数

  2、书本练习20页1、2、3题

  四、全课总结1、阅读书本17、18页。

  2、自由读特征、概念2遍。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2,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的概念。我想这些知识内容与旧知识很密切,并且每个比较明确,所以我设计了通过练习、讨论、列举等方法放手让学生总结每个概念,出乎意料的是:本来是通过2的倍数导入偶数与奇数的概念,可是学生在讨论2的倍数的特征就把偶数与奇数的概念说出来了,并且2的倍数的特征及偶数与奇数特点与关系都说得很准确,那我就把内容随机变化而引导授课,这样的效果也比较好。通过上这节课,使我重新认识到,放手让学生学习数学,老师轻松,学生又快乐。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综合练习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学习改进。

8、《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2、3、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2、3、5的倍数的活动,感悟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

  2、体会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是2、3、5倍的特征。

  【学情分析】

  通过练习来巩固2、3、5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在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一、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2、3、5的倍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3、5数的倍数,那么大家就在表中找一找2、3、5数的倍数。(独立完成)

  1、指名回答,集体判断。

  2、指名说一说2、3、5数的倍数的特征。

  3、对比异同。

  二、回顾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指名回答。

  2、小组补充。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说出8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说出5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说出5~35以内的偶数。

  【课堂练习】

  出示投影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9、《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了解奇、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是2、5倍数的数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难点:灵活运用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课 型:新授课(概念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百数表

  学具: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目标

  游戏规则:老师先说一个数,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师:同学们都能判断,有的比较慢,也有的速度很快。

  师: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这么快就做出了判断呢?老师觉得并不是他比大家聪明,而是因为他通过预习掌握了一个小秘密,想知道这个秘密吗?其实,这个秘密的答案就藏在今天这节课里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首先一起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详)

  1、出示课本主题图百数表。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用“○”圈出来。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情)

  2、观察所圈出的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板书学生的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验证学生发现:

  (1)乘法验证:任意报四个自然数(0除外),然后乘以5,并计算出结果。( )×5=( )

  观察所算出的结果,发现:结果的个位上( )(填是或不是)0或5,由此能验证我的发现是正确的。

  (2)除法验证:任意报4个个位是0或5的自然数(0除外),然后除以5,并计算出结果。

  ( )÷5=( )

  观察所算出的结果,发现:结果( )(填是或不是)整数,即个位上是0或5的数( )(填能或不能)整除5,即个位上是0或5的数( )(填是或不是)5的倍数,由此能验证我的发现是正确的。

  4、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二)独立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略)

  引导学生把探索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和经验迁移到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

  1、汇报: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2、教师讲解:2的倍数都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偶数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双数,那奇数就是我们常说的单数。

  3、游戏巩固1。

  (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

  师:还有坐着的吗?也就是说全班同学的学号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2)请学号不是2的倍数的同学坐下,坐下的同学你们的学号是奇数还是偶数?

  (3)剩下的同学你们的学号都是2的倍数吗?你们的学号是什么数?

  (4)请报一下你们学号的个位上的数字,你们学号个位上的数是0,2,4,6,8说明你们的学号都是2的倍数,都是偶数。

  4、游戏巩固2。

  (1)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坐。

  (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坐。

  (3)同时站两次的同学站起来,你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因为他们的学号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4)你们的学号分别是什么?(10,20,30,40)

  (5)你们能否从中发现什么?(先同桌交流,再回答)

  板书: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二、小结: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是2或4或6或8或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的倍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是奇数。

  三、巩固提高

  1、书本 “练一练”的T1—4。

  2、数字游戏。

  信封里有0—9的数学卡片。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2或4或6或8或0的数都是2的倍数。

  2的倍数都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页~52页。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从1~100的自然数表中找出5的所有倍数和2的所有倍数的活动,并要求说一说自己找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的数,从中归纳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和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进而概括出2、5倍数的特征。接着,通过对“想一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和5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