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美丽的小路》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美丽的小路》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位于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在学习本组课文时,环保意识将逐渐在学生心中萌生,进而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课文中有大量生动的对话,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第8自然段。
课前准备:教师:幻灯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学生:课前考查:
1、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
四、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我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2、朗读感悟法。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五、说学法
我采用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的方法。采用自读、齐读、引读、边演边读等形式,在反复朗读中读通课文,理解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精心、恰当,能使学生迅速随教师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这是条美丽的小路,这是条清洁的小路,啊我们来歌唱,我们歌唱,歌唱美丽的.小路。在小路上散散步,在小路上说说话,我们来到小路上,一起跳舞又歌唱。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啊我们来寻找,我们寻找,寻找美丽的小路。给花儿来浇浇水,给小路来洗洗澡,我们大家齐劳动,找回美丽的小路。
什么是教育?教育便是用一颗心去碰撞另一颗心,用一颗心去感动另一颗心,用一颗心去启迪另一颗心。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的激情把学生自读课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以歌曲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心理距离,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等我唱完,就亲切地问: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唱到的是哪一课呀?学生就会回答:美丽的小路。我一边夸学生会听讲,学习积极性高,一边板书课题,使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2、初读课文,复习生字。道是无情却有情
导入环节过后,我就兴致盎然地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到美丽的小路上去走走吗?老师带你们通过这一关就可以到小路上了。首先,我出示生字卡片,通过看拼音自己读、指名读、同桌互听互读、赛读、去掉拼音领着老师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为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然后请小朋友把课文自读几遍,要求读准生字,不丢字、不添字。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铅笔圈出来,在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名字下面画横线。学生的自主地位充分发挥,每个孩子都积极通过自身努力把课文读好。这样,初读课文的过程就成了复习拼音、自主识字的过程,为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打下基础。
3、朗读感悟,再现情境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课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贴近儿童生活,富有个性,特别适宜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春色满园,蜂飞蝶舞。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抓住文中“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美,积累句式,丰?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我用板画结合贴画的方式,将美丽的小路在黑板上再现出来。(板书:美丽)学生亲身参与表现小路的美,真正分享小路的美丽。
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表达人们对小路的爱护之情:“啊,多美的小路啊!”。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谁会在小路上散步?他们会说什么?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音乐1)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做角色所做,用自己鲜活的语言表述,体验了小路的美。
第二步:
风云骤起,痛心疾首。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要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来读。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为了激发学生读出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伤心的感情,我又播放了另一首曲子(音乐2),为让学生产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着力渲染。“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第5、6自然段。请学生再读“鹿先生、兔姑娘”的话,要指导读好“皱、捂”等词。(板书:不见了)第7、8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这几个自然段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要鼓励学生用好脸上的表情,大胆充分地表现自己。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谁能说经过这一课的全身心投入,学生中不会有朗诵大师、表演大师、文学家诞生?“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学生通过亲自理解、表演,获得的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精神食粮。
第三步:
雨过天晴,风和日丽。第9—12自然段是最后一部分。第9自然段,要结合看图,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式表演,再现劳动场面。
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美丽的小路失而复得。学生由衷赞美小路,更能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时,我再次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音乐1)使学生深深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4、小结
我用真切的语言总结:孩子们,美丽的小路终于回来了,让我们像鸭先生那样,一起说一句:“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板书: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5、扩展延伸
有两点:
(1)引导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交流、反馈,全班反馈。引发学生做环保小卫士的渴望。
(2)课后看看我们周围的小路,哪里美,哪里不美,为什么?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6、板书设计
这则板书脉络清晰,简洁明快,与板画结合,做到了图文并茂。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更能加深学生对美丽的小路的美好印象。
美丽的小路
美丽——不见了——找回来
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保护环境
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教师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件或图片、小动物头饰。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讲故事。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美丽的小路》: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演示课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说)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朗读(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2、教师范读我会读中的句子,学生比较带问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练读。
3、分角色读文。
(1)个人体会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注意叙述性语言和角色对话的语气。
(2)同桌交流读。读完后比一比谁哪个角色读得好,同一个角色谁读得好。
(3)带头饰小组合作读,全班评议。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是对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一次升华。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达到与作者心息相通。)
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读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讨论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觉得小路变脏还怪谁?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相机进行引导。
练习(想象说话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课文图)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美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先试着说说这儿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习,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习。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生”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汽车的车加上两只的.两变成了车辆的辆。形近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同音字比较法识字,如:九个的九和永久的久,母鸡的鸡和积极的积。
5、通过识字游戏巩固汉字。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巩固生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比较读:
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句子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
3、表演读: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8自然段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先分小组演,再在全班抽小组进行比赛,评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学颁发“最佳表演奖”。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在指导写字的这个环节中,我觉得重点指导的是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如:明字和净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起”字和“赶”字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平些,注意要写得外大里小,捺是平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
五、欣赏、拓展
在欣赏、拓展环节中,我安排一个说话训练,让孩子们想象说话。出示多媒体课件,启发想象。几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一个老爷爷正和他们高兴的说着什么?可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说出与课文不同的句子,鼓励说出跟别人说的不同的句子。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课外作业
(点课件)最后,我结合课文,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如何为学校“美容”?
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把净化校园、环保知识收集宣传引入语文学习的园地,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展示的舞台。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二、自学,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三、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四、朗读
1.(出示多媒体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
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
2.(出示多媒体课件2: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小鹿。)
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它们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3.出示多媒体课件3:啊,多美的小路啊!)
(1)当时的兔姑娘、鹿先生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练,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
(2)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觉得小路美吗?
(3)范读,谁再来赞美这条小路。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小路怎样了?
3.(出示多媒体课件4: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飞舞。)
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
师:是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4.(出示多媒体课件5-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生:读句子。
5.(出示多媒体课件6:在这条肮脏的小路上,走来了小兔、小鹿、小鸭。)
师: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他们会怎么说?大家自由读五至八自然段,可以边读边演。读完后,分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
(学生合作练习表演)
师:大家觉得谁演得好。
6.(出示多媒体课件5-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师:小兔觉得奇怪,大家觉得怎么样?谁再来问。
师:他们都演得不错,哪个小组敢向他们挑战?
(生表演,评选最佳演员。)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小鸭为什么会说“这都怪我!”
师:小鸭感到后悔了,他决心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7(出示多媒体课件5-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生齐读
五、写字
1、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2、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读文复习旧知,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2、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
二、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能力)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四、评议
1、评议重点:人物语气、情感是否恰当;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动作、表情是否能体现小动物的心理。
2、组内先自评,然后各组间交换意见,最后教师总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实践:我做校园“美容师”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我们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我为校园做美容计划
写字
1、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第八自然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请打开课本,观察课文中的图画,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美丽的'的小路,齐读课题。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授
(一)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A、小黑板出示14个生字(带拼音)、自读、起读、指名读。
B、去掉拼音读一读。
C、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发展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会写先、干等6个字,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4、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生字的识记;感悟课文,对话的朗读;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简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课前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想象说话
1、板书出示课题
美丽的小路
齐读。
2、你来猜猜这会是怎样一条美丽的小路呢?请学生想象说话。
3、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与这条美丽的小路有关的课文──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说话,为孩子口语表达创设情景。同时也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想不想听听这美丽的'故事呢?
朗读课文(讲故事)随机插入问题:
⑴ (第一自然段后)你觉得谁会这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会怎样呢?
⑵ (第四自然段后)喜欢美丽的小路的那些小动物会怎样呢?
⑶ (第八自然段后)鸭先生会怪自己什么呢?他会怎样找回那美丽的小路呢
⑷ (第九自然段后)美丽的小路回来了,小动物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一是发挥思维的求异性,发散孩子的思维;二是借助孩子的想象,理清故事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2、你喜欢这个故事,那你来读读这有趣的故事吧!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3、你能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吗?──交流,核对。
4、你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两旁是鲜花和绿树)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呀?
2、你们想知道在这条漂亮、干净、美丽的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让我们一起翻开第11课借助拼音读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完课文,请学生将认读字在文中标画出来,自己练读。
2、反馈字音。
(1)出示字卡,请学生认读,重点读准:“脑、辆、净、积、鹿”。
(2)以组为单位,开火车读,比赛哪组开得快。
3、分析记忆生字。
(1)以四人为一级交流记字方法。
(2)按不同的识字方法展示记字的成果。
4、读词不达意读文巩固字音。
(1)出示词卡请学生读一读。
鸭先生
鹿先生
慢慢地
脑袋
推车
一辆
干净
(2)接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指导书写汉字
1、认读字要写好。
2、先观察走字旁的'字,怎样才能写漂亮?学生边说教师边楹书进行范写。
3、描红并用民样的方法写出“起”字。
4、范写指导“净”字。
5、临写描红。
6、剩下的三个汉字请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写,互相交流纠正。
7、独立完成剩下的写字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1、请学生到黑板前写字。
2、在错误的读音后面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知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请学生读。
2、通过初读课文,谁告诉大家哪位小动物的家住在这条美丽的小路旁边呢?(插入鸭先生的家)
(二)继续学文,感悟文意
1、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房子,你会说什么呢?
2、播放课件3。我们读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走在路上的兔姑娘和鹿先生会说什么?
3、你就把自己当成兔姑娘、鹿先生,来赞美这条美丽的小路。
4、播放课件4。同学们,可是好景不长,你们看这条小路怎么啦?假如你现在路过去时里,你又会说什么呢?
5、你们自己读第五至第八段,看看小动物们又会说什么?
6、分角色进行表演,演完后请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谁演得好。
7、观看了他们的表演,此时此刻你又在想什么?
8、齐读第9自然段,再播放课件1,同学们现在你要说什么?
9、播放课件5,你们看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又在说什么呢?谁愿意到前面来告诉大家。
(三)课后延伸,亲自实践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想过吗?鸭先生门前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
2、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板书:保护、爱护、从自己从身边做起。
(四)课堂作业设计
1、读句子,体会不同的语气。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路找回来!
2、实践活动“我是环境美容师”,说一说,你为美化环境做了哪些事。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二、自学,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三、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四、朗读
1.(出示多媒体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
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
2.(出示多媒体课件2: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小鹿。)
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它们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3.出示多媒体课件3:啊,多美的小路啊!)
(1)当时的兔姑娘、鹿先生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练,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
(2)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觉得小路美吗?
(3)范读,谁再来赞美这条小路。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小路怎样了?
3.(出示多媒体课件4: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飞舞。)
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
师:是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4.(出示多媒体课件5-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生:读句子。
5.(出示多媒体课件6:在这条肮脏的小路上,走来了小兔、小鹿、小鸭。)
师: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他们会怎么说?大家自由读五至八自然段,可以边读边演。读完后,分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
(学生合作练习表演)
师:大家觉得谁演得好。
6.(出示多媒体课件5-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师:小兔觉得奇怪,大家觉得怎么样?谁再来问。
师:他们都演得不错,哪个小组敢向他们挑战?
(生表演,评选最佳演员。)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小鸭为什么会说这都怪我!
师:小鸭感到后悔了,他决心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7(出示多媒体课件5-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生齐读
五、写字
1、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2、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读文复习旧知,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2、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
二、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能力)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四、评议
1、评议重点:人物语气、情感是否恰当;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动作、表情是否能体现小动物的心理。
2、组内先自评,然后各组间交换意见,最后教师总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实践:我做校园美容师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我们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我为校园做美容计划
写字
1、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发展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会写“先、干”等6个字,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4、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生字的识记;感悟课文,对话的'朗读;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简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课前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想象说话
1、板书出示课题
美丽的小路
齐读。
2、你来猜猜这会是怎样一条美丽的小路呢?请学生想象说话。
3、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与这条美丽的小路有关的课文──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说话,为孩子口语表达创设情景。同时也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想不想听听这美丽的故事呢?
朗读课文(讲故事)随机插入问题:
⑴ (第一自然段后)你觉得谁会这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会怎样呢?
⑵ (第四自然段后)喜欢美丽的小路的那些小动物会怎样呢?
⑶ (第八自然段后)鸭先生会怪自己什么呢?他会怎样找回那美丽的小路呢
⑷ (第九自然段后)美丽的小路回来了,小动物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一是发挥思维的求异性,发散孩子的思维;二是借助孩子的想象,理清故事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2、你喜欢这个故事,那你来读读这有趣的故事吧!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3、你能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吗?──交流,核对。
4、你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