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2023-09-02 14:44:36

  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1、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说课稿《白兔和月亮》,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对于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白兔和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寓言。这个单元所选课文同上一个单元一样,都是以“人生”为主题,只是更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进一步感悟人生。

  《白兔和月亮》叙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很喜欢赏月,但她拥有月亮之后反而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故事短小生动,很适宜初一学生学习。

  2、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寓意。进而学习写作现代寓言。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点拨法,启发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运用赏读法,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体会“无私的快乐”,提倡美感的性质,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寓意的恰当理解了。而难点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也不乏优美的语言,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寓意和学会欣赏,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得出恰当的结论。同时也要容许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了。

  二、说学生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主动学习来源于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并主动创作寓言。

  三、说教法和学法

  心里学家多依奇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成学生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合作、竞争和个性化目标结构。合作使学生具有使同伴接受、支持和喜爱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到学习中;竞争使学生更有不屈的意志;而张扬的个性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四、说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听了这句名言之后,赞同还是不赞同他的观点?(生回答)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看似有些矛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白兔和月亮》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2、读

  学生朗读《白兔与月亮》。

  要求:注意朗读中的语气处理。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文中的故事是什么体裁的呀?

  生:寓言

  师:你们是如何判断出她是寓言的呢?难道他有什么她有什么特殊吗?

  生:很短,讲的是动物~~

  师:恩,没错!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那你们听过或看过什么寓言吗?

  生:《伊索寓言》、《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师:恩。《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寓言了,你们刚说的那些故事就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那我们这篇寓言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概括地说出故事情节。

  生: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师:恩,说的很好。诸神之王向白兔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月亮归属于兔子;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 (赏月——得月——弃月)

  3、品

  师:白兔前后两次赏月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集中表现在哪几段?

  生:第一段和第四段。

  师:请同学速读这两段,找出修饰白兔赏月的词语。

  生:开始白兔是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地赏月,后来是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地赏月。

  师:你能表演一下那种神情吗?

  (一学生模拟愉快状。)

  师:请同学想想这两段能用同一种语气朗读吗?

  生(大声地):不能,应该用不同语气读。

  师:那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

  生:前一次赏月应该用欢快的悠闲自在的语气,第二次赏月应该用紧张的、急促的语气。

  师:请同学分别用这两种语气朗读这两段。

  (学生自由朗读,面部表情也很丰富。)

  师:作者在写时不仅前后对照,而且在用语上也富有特色,值得品味。请同学从这两段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或句,并说说理由。(学生用铅笔在书中圈点勾画,片刻,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想发言。)

  生1:我认为“牢牢”、“盯着”这两个词语很形象。这两个词生动地刻画出白兔在得月后赏月的心情是极其紧张的。

  生2:我认为“绷着一个念头”的“绷”字用得很好,这个字常用来指弦拉得很紧的样子,用在这里更突出紧张心情。

  老师请两人进行表演,一人读,一人动作表演。她们活泼可爱,大伙儿都给逗笑了,称赞她们。

  4、悟

  师:开始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后来却是紧张不安地赏月,这是为什么呢?

  生:白兔得到了月亮!

  师:白兔得到月亮就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生:~~~(讨论)

  师:(总结)天空拥有月亮,白兔拥有青草,这都是他们心安理得应该拥有的,决不会担心紧张。而小白兔拥有的月亮,是神赐予的一个慷慨的.决定,这是他不该拥有、不配拥有的,所以他才这般紧张不安,每日患得患失。那什么是应该该拥有、配拥有的呢?

  生:自己劳动得到的,不是意外之财的,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守护的~~~~~~

  师:恩,很有道理!属于我的我要好好把握,不属于我的我不必去强求。天上掉的.馅饼也许并不能给我们快乐哦~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为什么会这样提到人类呢,含有什么意味吗?

  生:白兔还月是因为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而人类的慧心已泯,往往以为拥有越多越大的财富就是好事,其实是在讽刺!从古代到现在,就有很多贪官,拿了不义之财,过着跟白兔拥有月亮那般痛苦的日子,失去了人生的许多乐趣。

  师:是啊,很多人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的确很有讽刺意味!还记得老师入课时讲的“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吗?现在同学们对萧伯纳的这句话还疑惑吗?

  生:如果他的心爱之物得的不够心安理得,那他就必定痛苦不幸!比没得到还不幸!

  [课堂小结]

  周国平先生借“白兔赏月”这则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的阐发了一个哲学问题:要去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可抱有一种占有的功利的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我通过文中的对比手法、优美语言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布置作业]

  写出你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也可以自己写篇小寓言哦~

  [板书设计]

  赏月——心旷神怡→拥有巨大的财富

  得月——患得患失→过于看重它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弃月——如释重负

  准确的词语 优美的语言 强烈的对比

2、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对于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白兔和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寓言。这个单元所选课文同上一个单元一样,都是以“人生”为主题,只是更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进一步感悟人生。

  《白兔和月亮》叙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很喜欢赏月,但她拥有月亮之后反而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故事短小生动,很适宜初一学生学习。

  2、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寓意。进而学习写作现代寓言。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点拨法,启发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运用赏读法,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体会“无私的快乐”,提倡美感的性质,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寓意的恰当理解了。而难点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也不乏优美的语言,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寓意和学会欣赏,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得出恰当的结论。同时也要容许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了。

  二、说学生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主动学习于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并主动创作寓言。

  三、说教法和学法

  心里学家多依奇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成学生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合作、竞争和个性化目标结构。合作使学生具有使同伴接受、支持和喜爱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到学习中;竞争使学生更有不屈的意志;而张扬的个性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因此,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生动了课堂,也给了学生创作的的空间和灵感。在反复阅读、品词析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较为通脱地领悟本篇寓言的本质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让学生能大胆而自信地站起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们的课堂更自由化,生活化。老师也一定会被他们的活力四射,张扬的个性所感动了。

  同时,针对课文简短的特点,适当扩展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神话等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语言、思维、迁移等方面的培养训练,从而实现人文、知识、能力“三维目标”。

  四、说准备

  1、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生字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创作话剧《白兔和月亮》,并自行表演。

  3、搜集有关月亮的美词,佳句,诗词等资料,以备课上交流。

  4、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以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名言导入——走进寓言----创设情境,感知文意——疏通文意,感知寓意----想像拓展,交流资料,欣赏月亮,推究文理——了解寓言,学习写作。

  (一)、名言导入,初步感知

  运用留白艺术,引用肖伯纳的名言“幸与不幸”导入。新和巧,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热情;三是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二)走进寓言

  对于寓言,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利用所学和寓言来加深对寓言的了解,也强调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达到复习的效果。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走进了寓言。

  (三)、创设情境,感知文意

  优美的意境总是能激起人心底里最浪漫和最愉悦的情怀,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所以,一导入课题后,我马上进入到我的第二个步骤:创设情境,感知寓意。首先出示优美的图片作背景,用优美的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表演课前创作的小话剧——《白兔和月亮》。让学生一下进入到课文内容中去,进入到美丽的童话中去。当然,课前我会作一些预设:让学生在课前将这篇小短文编排成一个小话剧:把课文的内容稍加以改编一下,加进小白兔和月亮的对话,加进小白兔和诸神之王的对话,再让学生给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然后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一边表演。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表演的'乐趣,亲身参与的愉悦。也改变了那种由老师或者听范读录音磁带所带来的乏味和单调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应该说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吧!毕竟,我们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到初中,他们富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还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寻找着最美丽的童话。而这篇童话似的寓言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这些潜质。

  (四)、疏通文意,感知寓意

  从“情景”中,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最切身的体会和感觉了,许多的问题由此而来了,他们一定会站起来大胆而自信地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了。这时,正是疏通文意,感知寓意的最佳时机。这时,可以把学生的理解暂时放在一边,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将白兔赏月前后的两种不同的心境的词语找出来作一下对照,找到白兔得到月亮前后的两次转折,然后进入寓意的理解: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五)、想像拓展,交流资料,欣赏月亮,深究文理

  有了对寓意的简单理解,还只是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较为肤浅的认识,并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生活。而在没有内心体验的情况下更会出现空泛、单线条。因此,我将课文内容进行了扩展:想像自己是小白兔,用几句话描写白兔眼中的月亮美景。小白兔赏月时会有怎么样的担忧?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之后,白兔眼中的月亮还会是以前的月亮吗?其心情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你能为她补上一个结尾吗?

  我们的学生是最富有想像力的,他们一定会有多姿多彩的想像。

  而关于月亮,古往今来,人们仰望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和情思,因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赞美月景、借月抒情的诗词、音乐、绘画。你知道的月亮有多少呢?再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卡片拿出来交流一下,给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月亮,探索美丽的月球的机会。

  这样注入了“活”的知识,课堂才会焕发出它的“活力”。教学中注意了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延伸,教学生学会了自己阅读的方法。自制资料卡片,也将会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上开展交流活动,学生积极性高,说话的欲望很强。通过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然后,将文意进一步推向高潮:月亮仅仅象征财富?而通过以上的交流,学生一定会明白: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而白兔却把它仅仅当作了一种财富。那么,拥有利益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你的生活中,看到过这种现象了吗?你的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变化?

  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时的课堂气氛一定是自由而活跃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理由来进行反驳和推断,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引领他们进入辩论的境界。

  然后,我提出了变换角色的假设,如以“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进行启发;当学生联系自身谈得失之患时,我也说了同是独生子女的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并积极启发他们,最后还把自己找到的金玉良言送给学生,彼此共同领悟,共同进步!

  再回想肖伯纳的名言,使整堂课达到呼应之美。

  这也将是文意的又一次扩展,提高学生对审美情感的把握。而总结学生的观点,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身边的财富,以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来处世,也正是我们要达到的一种目标啊!

  (六)、了解寓言,学习写作

  (有了以上的学习和交流,应该对本课作一个总结和疏理了。这就可以自然地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了解寓言,学习写作。)

  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就可以理解了: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如本文,一个短小的故事,却给了我们许多的哲理,大家也可以写。你们只要留心生活,就一定会写出最有哲理的寓言来。不妨留意一下,试着创作一篇寓言,如果实在不会写也可以收集一些,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正是我们的目标,让学生多留意生活,多从生活中去发现,去创作。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整个板书都用媒体进行,因为,用媒体的形式设计的这个板书更具有童话特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结合简洁的文字,直观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

3、初中语文一等奖说课稿《白兔和月亮》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白兔和小灰兔》

  一、说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讲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共有5节,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尤其是第三节和第四节,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课文中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充满童趣,学生非常喜爱。

  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的第二课,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读课文识字。是对前几个单元识字方法的巩固。本课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读课文最起码的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点抓,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因此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让学生能够懂得只有靠自己辛勤劳动,才有收获,从而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说教法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因此教学初始将用这种教育方法理念下设计。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主要有三种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课开始出示课件两只可爱小兔子的动画,给学生以形象感受,唤起学生热情,设悬念两只小兔子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编一个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在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认字识字,朗读课文。因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方面。

  首先学生自读。这篇课文较长,要求学生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不会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试着朗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生字,随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认读容易读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浇”和“挑”是三拼音,“翻”和“肥”的声母是“f”,“施”是翘舌音。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都时左右结构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给这些字找朋友组词。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生字。老师引读第一段,通过第一段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帮老山羊手白菜了解都爱帮助别人,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要送白菜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说的,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汇报所画句子,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注意您的用法,您表示尊敬有礼貌,小白和小灰与老山羊的对话都有您字,从而学生能明白小白和小灰兔都有礼貌。在读小白和小灰兔与老山羊的对话看看小白和小灰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白兔要菜籽小灰兔要白菜。小白兔回家时怎么做呢?请学生读四五段,全出小白兔动作的词语,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课件展示小白兔仲裁过程,老师读学生看课件展示感受,学生带理解再度四五段。小灰兔拉回家有事怎么做的呢?学生很自然会度相关段落。那通过上面的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什么不同?x小白兔种白菜,小灰兔光吃不干活。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不同的表现会有声么不同结果吗?请学生读七八段说一说,小白兔送白菜,小灰兔要白菜,让学生选择喜欢小灰兔还是小白如?为什么?掲开本科道理?只有自己付出劳动才会与有收获。最后学生分组分段在读课文,贯穿起来整体感知。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我会认得字,学生认读,说说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几个手写不规范的字,学生说说哪里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这个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减缩。这样设计板书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付出劳动才有收获。

  小白兔 和 小灰兔

  爱帮别人

  懂礼貌

  要菜子 要白菜

  种白菜 光吃不干活

  送白菜 要白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4、初中语文《月亮姑娘》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月亮圆缺变化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收录机、朗读课文的磁带、剪纸挂图、头饰等。

  三、教学设计:

  (一)用谜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由阳老师给大家上课。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好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月亮姑娘〉〉。(板书课题:20、月亮姑娘)

  月亮为什么叫做姑娘呢?因为她和许多小姑娘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裳呢。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思考几个问题:课文中的裁缝师傅一共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月亮姑娘最后有没有穿到合适的衣裳?

  (二)学习新课。

  1、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113页,一边听录音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把课文认真地听了一次,那么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们一起来具体的学习课文。谁能把第一自然段大声的朗读一次?

  我们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瞧,月亮出来了。(出示像眉毛的月亮图,贴在黑板上。)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细细的,弯弯的。)像什么呀?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多像小姑娘的眉毛,多可爱呀!(板书:小姑娘的眉毛)晚风凉凉的,月亮姑娘感到有点冷,她就怎样呢?(扯了一片云儿披在身上。)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晚风吹得月亮姑娘有点儿冷,她想去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一共做了几次呢?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把第二、三、四自然段读一次。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一次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哪一个自然段呢?(第二自然段。)那么请女同学把第二自然段齐读一次。

  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给她做了吗?是当时就给她做好了吗?那么过了几天后,月亮姑娘穿上了新衣裳了吗?为什么?(因为过了几天,月亮姑娘长胖了)瞧,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出示像镰刀的月亮图。)这时候的月亮姑娘长胖了,像弯弯的镰刀了。(板书:弯弯的镰刀)那么裁缝师傅做的衣裳怎么能穿呢?出示裁缝师傅第一次做的衣裳,演示。衣裳多漂亮呀!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同学们觉得可惜吗?谁能用一种很可惜的语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学习第三自然段。

  衣裳不能穿怎么办呢?裁缝师傅只好给月亮姑娘重做一件。那么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第二次做衣裳在哪一个自然段呢?请男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

  裁缝师傅第二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月亮姑娘该有新衣服穿了吧?为什么又穿不得呢?

  (出示像小船的月亮图)瞧,月亮姑娘又长胖了,这时候像什么了呢?(板书:弯弯的小船)裁缝师傅做得衣裳在这里呢!怎么能穿呢?(演示。)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裁缝师傅两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月亮姑娘两次都不能穿,裁缝师傅感到很不好意思了,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裁缝师傅涨红了脸)他为什么不好意思呢?又是几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这一次,月亮姑娘该能穿到合适的衣裳了吧?瞧,月亮姑娘来了!(出示像圆盘的月亮姑娘)这时候月亮姑娘成了一只圆盘。(板书:一只圆盘)裁缝师傅有没有想到月亮姑娘会变得这么胖啊?我们要用一种惊奇的语气读。全班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听录音,请几位同学演一演课文内容。

  (四)请几位同学画月亮,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五)月亮一次次长胖,那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是不是没有用了呢?老师和同学们简单介绍有关月亮的知识。听了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想对月亮姑娘说的?

5、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为探索自然奥秘而走过的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登月各阶段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登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划分。

  【教学设计】

  用Powerpoint制成的课件,用形象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概括文章要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动画MTV《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刚刚欣赏的是我国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其“蝉娟”指代月亮。茫茫的苍穹,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于是便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有月宫仙子──嫦娥的故事。(请一位学生简要讲述“嫦娥的故事”)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展示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帛画图片)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那么人类是何时第一次登上梦想已久的月球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球上去走一遭。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思考: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

  总结归纳:

  ⑴登月准备。

  ⑵飞向月球。

  ⑶登上月球。

  ⑷返回地球。

  2、试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要点:

  ⑴登月准备。

  这是一篇记叙文,在阅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将时间,人物,地点,将要发生的事情找出来。

  ⑵飞向月球。

  弄清楚飞船升空的.每一个过程。

  (展示图片和火箭升空,二级火箭脱离视频。)

  ⑶登上月球。

  明确:

  ①登月舱与飞船脱离的准确时间。

  ②登月舱降落地球的准确时间。

  ③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时间。

  ④人类足印第一次印在月球的精确时间。

  (展示相关图片)

  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展示动画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宇航员所做事情和相关顺序。

  ⑷返回地球。

  ①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

  ②“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

  (展示相关图片)

  3、全班齐读课文最后的两个段落。

  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总结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三、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四、介绍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

  1、简要介绍“神州五号”和即将发射升空的“神州六号”。

  2、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

  第一步:2007年左右,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一号”。

  第二步:2012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实地考察。

  第三步:2017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挖取月岩样品后,送回地球。

  3、登月:

  20xx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

  陆续建设月球基地,实行太空旅游等。

  五、布置作业

  20xx年,你作为我国第一批登月宇航员之一,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在月球上你将看到什么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6、《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抓住关键字的基础上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2、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归纳寓意的方法,进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积累精词妙句。

  4、思考人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谈感受)这里有一只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便会知晓。(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二、整体感悟

  自己读课文,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三、字词积累: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解的词语,教师抽查。

  读一读:皎洁慷慨闲适抢劫撤销金窖厄运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心痛如割。

  解释:神韵闲适:厄运: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四、探究性阅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解之处,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进行提问指导:可以提供范例,以问引问。

  如:

  ⒈什么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月亮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指导: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⒉结尾句为什么要提一句“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作者有什么用意?

  五、总结寓意并了解寓言:

  ⒈你知道这篇文章借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抓住“得失之患”一词,由白兔拥有月亮前的心旷神怡到拥有月亮后的无穷得失之患的比较及产生这种得失之患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有时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⒉这个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那么你了解寓言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结合自己对寓言的了解谈认识,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

  明确寓言的特点:

  ①篇幅短小。

  ②寄寓深刻的道理。

  ③主人公多是动、植物,也有人。

  ④多用拟人手法。

  六、积累学习经验:

  为了以后更好学习,我们把提炼寓言的寓意方法总结一下好吗?

  1、整体把握

  2、抓关键词

  3、联系现实(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七、积累精词妙句:

  1、老师觉得本文有很多精词妙句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找一找,赏析一下。

  2、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或用其中的几个说一段话吗?

  八、巩固:

  谈各自的收获

  可以从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人生启迪方面来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谈。

  九、作业:

  1、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2、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3、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提炼整体把握

  寓意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7、《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抓住关键字的基础上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⒉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归纳寓意的方法,进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⒊积累精词妙句。

  ⒋思考人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谈感受)这里有一只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便会知晓。(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二、整体感悟

  自己读课文,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三、字词积累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解的词语,教师抽查。

  读一读:皎洁慷慨闲适抢劫撤销金窖厄运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心痛如割

  解释:神韵闲适:厄运: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四、探究性阅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解之处,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进行提问指导:可以提供范例,以问引问。

  如:

  ⒈什么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月亮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指导: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⒉结尾句为什么要提一句“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作者有什么用意?

  五、总结寓意并了解寓言

  ⒈你知道这篇文章借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抓住“得失之患”一词,由白兔拥有月亮前的心旷神怡到拥有月亮后的无穷得失之患的比较及产生这种得失之患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有时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⒉这个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那么你了解寓言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结合自己对寓言的了解谈认识,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

  明确寓言的特点:

  ①篇幅短小。

  ②寄寓深刻的道理。

  ③主人公多是动、植物,也有人。

  ④多用拟人手法。

  六、积累学习经验

  为了以后更好学习,我们把提炼寓言的寓意方法总结一下好吗?

  1、整体把握。

  2、抓关键词。

  3、联系现实。(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七、积累精词妙句

  ⒈老师觉得本文有很多精词妙句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找一找,赏析一下。

  ⒉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或用其中的几个说一段话吗?

  八、巩固

  谈各自的收获

  可以从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人生启迪方面来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谈。

  九、作业

  ⒈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⒉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⒊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