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26 17:55:35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1、《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小学生怕作文仍是当前小学作文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自主交际和习作,为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我选择了此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四。这是在学习了第四组以"他们感动我"为主题的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一则公益广告,和一件感动的故事片段,引出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感人的事。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的材料,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叙述具体,表达清楚,感情真实。

  情感目标: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以学生学会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详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中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继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激趣导入法。先通过导入谈话、联系身边的事交流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②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③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写好记事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将写作方法强加给学生。

  2、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我采用下列四种学习方法:

  ①讨论法。仔细阅读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感人的事。

  ②归纳式。归纳式是指学生在接触了较多的具体材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同类的'若干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

  ③修改法。学生个人修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后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④评定法。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流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从旧知中去总结,去发现,给空间让他们运用新知去判断,去说话、去写作。为了追求实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六)、评议习作,悟得方法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这个环节是基础点)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门见山谈"感动"。师三言两语引出"感动"一词,然后播放身边耳熟能详的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再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搜寻,寻找生活中的"感动"。这样习作就有了源头,学生才能产生动笔的欲望。

  第二环节:审清题意,明确要求(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

  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后,我便引导学生读作文要求,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从而学生能正确地把握题意,明确写作范围,确定作文的写法。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①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②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第三环节:开拓思路,精选题材(这是整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我开始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接着问: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这些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能够激起学生的回忆与乐于叙说,符合循序渐进学习的原则。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第四环节: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习作主要是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激发他们学会感恩,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我通过先出示相关问题,再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抽学生说说感动自己的事,以此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

  第五环节: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第六环节:评议习作,悟得方法

  ①选取一两个学生的习作,让他们自己读,幻灯展示,大家评议,指出好的成功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意见。

  ②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具体

  真实

  五、自我评价

  在本次习作教学中,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活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由乐说、善说到充满信心地习作,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选材、准备、磨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引领技巧。

2、《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记》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烈士的抉择”版块第二篇文章,是讲读课文,属于明清时期的散文。《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代表作。本文名为“记”,实为政论。在善与恶的搏斗、正与反的对比中对下层人民的正义行为和崇高品质给予了大力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文章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以上三方面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言重要实词的意义,掌握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结构用法;

  2、能力目标:学习夹叙夹议、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说教法

  1、本课涉及的历史较多。因此,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观点。

  2、加强课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

  3、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三、说学法

  1、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3、注重对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起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三.学生自主查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字音,字形。

  四.通过朗读课文,结合碑记的特点,为文章划分段落,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找出疑难之处,教师指导点拨。

  五.对课文文言知识点做系统整理。补充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训练。

  六.学生通过对课文学习,谈谈对生死观,价值关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话题作文“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新定位“声音”的审题。

  七.作业布置

  课课练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1—2.背景介绍,五人墓的由来,并提出问题。

  叙

  3—4.记叙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碑记

  5—6.高度评价五人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议

  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

3、《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魏清君,来自临洮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记》所处的单元是明清散文单元。明清两代散文成就虽不及先秦、两汉、唐宋几个朝代,但其数量之丰、流派之多,却是前所未有的。作者张溥生活在明代晚期,他的《五人墓碑记》反映了明末天启年间苏州市民反抗阉党斗争的现实,阐明了人的生死价值观。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疏通文字,积累语言的教学,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教课程理念、学生实际及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本文时代久远,了解时代背景,清除时代隔阂,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主旨。

  2、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典型的文言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在积累。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熟读成诵。

  2、培养结合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断文中一些多义词的含义和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3、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三、情感目标:

  思考课文论述的人的生死价值观,体会"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意义。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疏通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文章阐述的生死价值观。

  三、师生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的教学拟采用体现学生主体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大量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来代替教师的讲授。教师主导下的学生活动,大体包括四个方面:

  1、读。包括朗读、听读、默读等读的多种形式,以读来保证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

  2、思。思是思考,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生活动。设疑引思,理解语言、写法和主旨,是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3、说。由思生疑,由疑而说,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本课的说,主要指学生就相关问题的讨论发言。

  4、写。学生积累不够和写的落实不够关系很大。本课的写应从积累语言现象和训练表达角度提出要求。

4、《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写具体。这件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就发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甚至可以是今天。这件事的内容很广,可以是深深内疚的一件事,也可以是自己做的一件有益的事,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高兴的事等。这件事发生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发生在马路上,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家里、公园里等。本次习作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小事,作为写作材料,并把这件事写具体。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

  2.会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感受事倩所表达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引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范围、内容。学习“参考片断”,指导学生选材并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1.复习第十册习作《记一件难忘的事》。

  2.每个学生准备三件亲身经历的事。

  3.预习《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从你懂事到今天,不如已经做了多少事。比如去游泳池戏水,去农村捉泥鳅,或去海边拾贝壳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好这篇作文。

  二、学习“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讨论明确。

  要求:1、审清题意。

  2、把经过写具体。

  三、引导审清题意。

  1.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怎样束紧扣题意,写好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呢?先让我们来思考下面的的问题。

  (1)出示幻灯片,区别下面两个题目

  《记一件难忘的事》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思考: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写“一件”事,不是几件事。

  不同点:前一侧重于“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在时间上一般离现在较远,促仍然记得很清楚很清楚,很有回忆性、回味性。当然难忘的事,一般来说亲身经历的比较多。后一题所写的重点是“亲身经历”的事,重点必须放在“自己亲身”参与、体验的事。举一例子来说明,某同学帮助一个困难的同学,事迹很突出,很感动人,你看到这件事,深受感动,也会产生“难忘”。但“亲身经历”的事,就不能写看到或听到的事。)

  (2)出示幻灯片,辨析下面四位小作者选择的事例,哪些符合这个题目,哪些不符合,为什么?

  幻灯片1:不明打算写外婆告诉他的一件事,有一位叔叔送外婆回家。

  幻灯片2:小刚打算写寒假里慰问交警叔叔的事例。

  幻灯片3:小玲打算烧一桌菜宴请客人。

  三、学习“习作提示”,明白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写哪些?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几种内容的事?用“——”把它划出来。

  2、交流:

  a、可以是好事。

  b、也可以是应吸取教训的事。

  c、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

  3、你再想想,还可以写哪几种内容的事?(动脑的事、伤心的事、气愤的事等)

  4、“习作提示”中列举了哪几件有意义的事?读这些有意义的小事。

  四、学生交流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1、每位同学独立思考,教师提示,你做过错事吗?你做过有益他人的事吗?你经历过伤心的事吗……

  2、四人一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学生评议,教师评价。

  五、明确要求,指导写具体。

  1、再读习作要求。

  刚才,我们讨论了习作要求中审清题意这一点,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第二个要求是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2、联系《飞夺泸定桥》一文,想想文章是如何写具体的?

  (先写抢时间,再写攻天险。在写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战士们的语言、动作、神态)

  3、学习“参考片断”(见课本)。

  (1)读片断,思考:这个片断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具体的?

  (2)交流。

  a、写了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中队长”改卷;写了他的语言,“大声喊起来……”;写了他的动作“一边喊,一边向办公室奔去”。

  b、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如“走进教室”、“她严肃地说”等。

  c、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我心里乱极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挨批评”、“这目光像是惊奇,像是不满”……

  d、还写了同学们的反映:“议论纷纷,都把目光投向我。”

  (3)朗读片断。

  小结: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应抓住事件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

  4、欣赏佳作。

5、《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教案一等奖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习课文,特别是审题,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范围、内容,指导学习“参考片段”学生选材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明确作文要求进行选材作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

  二、 审题

  1、 黑板出示:《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记一件难忘的事》

  2、 审题:

  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

  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

  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不同点:《记一件难忘的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

  《》必须是自己做到

  三、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 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 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 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四、 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1、 齐读习作要求

  审清题意,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 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

  (1)、默读思考: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2)、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映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 学生口叙作文

  老师作指点,哪些地方要补充内容,把经过写具体

  课后小结:亲身经历的事都能写,但要做到有意义,就有一定的困难,重点应放在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上。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做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作文,修改

  教学过程:

  一、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是

  二、 选取典型问题低额作文1---2篇

  让学生自诉,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评议重点:

  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写具体?该怎么改?

  三、 选择较好的作文1—2篇交流

  四、 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课后小结:评价有一定的难处,不知道该怎么说,平时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写具体。这件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就发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甚至可以是今天。这件事的内容很广,可以是深深内疚的一件事,也可以是自己做的一件有益的事,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高兴的事等。这件事发生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发生在马路上,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家里、公园里等。本次习作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小事,作为.写作材料,并把这件事写具体。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

  2.会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感受事倩所表达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引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范围、内容。学习“参考片断”,指导学生选材并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1.复习第十册习作《记一件难忘的事》。

  2.每个学生准备三件亲身经历的事。

  3.预习《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从你懂事到今天,不如已经做了多少事。比如去游泳池戏水,去农村捉泥鳅,或去海边拾贝壳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好这篇作文。

  二、学习“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讨论明确。

  要求:1、审清题意。

  2、把经过写具体。

  三、引导审清题意。

  1.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怎样束紧扣题意,写好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呢?先让我们来思考下面的的问题。

  (1)出示幻灯片,区别下面两个题目

  《记一件难忘的事》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思考: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写“一件”事,不是几件事。

  不同点:前一侧重于“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在时间上一般离现在较远,促仍然记得很清楚很清楚,很有回忆性、回味性。当然难忘的事,一般来说亲身经历的比较多。后一题所写的重点是“亲身经历”的事,重点必须放在“自己亲身”参与、体验的事。举一例子来说明,某同学帮助一个困难的同学,事迹很突出,很感动人,你看到这件事,深受感动,也会产生“难忘”。但“亲身经历”的事,就不能写看到或听到的事。)

  (2)出示幻灯片,辨析下面四位小作者选择的事例,哪些符合这个题目,哪些不符合,为什么?

  幻灯片1:不明打算写外婆告诉他的一件事,有一位叔叔送外婆回家。

  幻灯片2:小刚打算写寒假里慰问交警叔叔的事例。

  幻灯片3:小玲打算烧一桌菜宴请客人。

  三、学习“习作提示”,明白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写哪些?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几种内容的事?用“——”把它划出来。

  2、交流:

  a、可以是好事。

  b、也可以是应吸取教训的事。

  c、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

  3、你再想想,还可以写哪几种内容的事?(动脑的事、伤心的事、气愤的事等)

  4、“习作提示”中列举了哪几件有意义的事?读这些有意义的小事。

  四、学生交流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1、每位同学独立思考,教师提示,你做过错事吗?你做过有益他人的事吗?你经历过伤心的事吗……

  2、四人一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学生评议,教师评价。

  五、明确要求,指导写具体。

  1、再读习作要求。

  刚才,我们讨论了习作要求中审清题意这一点,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第二个要求是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2、联系《飞夺泸定桥》一文,想想文章是如何写具体的?

  (先写抢时间,再写攻天险。在写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战士们的语言、动作、神态)

  3、学习“参考片断”(见课本)。

  (1)读片断,思考:这个片断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具体的?

  (2)交流。

  a、写了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中队长”改卷;写了他的语言,“大声喊起来……”;写了他的动作“一边喊,一边向办公室奔去”。

  b、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如“走进教室”、“她严肃地说”等。

  c、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我心里乱极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挨批评”、“这目光像是惊奇,像是不满”……

  d、还写了同学们的反映:“议论纷纷,都把目光投向我。”

  (3)朗读片断。

  小结: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应抓住事件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

  4、欣赏佳作。

  (习作训练)《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7、《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写具体。这件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就发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甚至可以是今天。这件事的内容很广,可以是深深内疚的一件事,也可以是自己做的一件有益的事,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高兴的事等。这件事发生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发生在马路上,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家里、公园里等。本次习作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小事,作为写作材料,并把这件事写具体。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

  2.会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感受事倩所表达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引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范围、内容。学习参考片断,指导学生选材并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1.复习第十册习作《记一件难忘的事》。

  2.每个学生准备三件亲身经历的事。

  3.预习《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

  同学们,从你懂事到今天,不如已经做了多少事。比如去游泳池戏水,去农村捉泥鳅,或去海边拾贝壳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好这篇作文。

  二、学习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讨论明确。

  要求:1、审清题意。

  2、把经过写具体。

  三、引导审清题意。

  1.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怎样束紧扣题意,写好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呢?先让我们来思考下面的的问题。

  (1)出示幻灯片,区别下面两个题目

  《记一件难忘的事》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思考: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写一件事,不是几件事。

  不同点:前一侧重于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在时间上一般离现在较远,促仍然记得很清楚很清楚,很有回忆性、回味性。当然难忘的事,一般来说亲身经历的比较多。后一题所写的重点是亲身经历的事,重点必须放在自己亲身参与、体验的事。举一例子来说明,某同学帮助一个困难的同学,事迹很突出,很感动人,你看到这件事,深受感动,也会产生难忘。但亲身经历的事,就不能写看到或听到的事。)

  (2)出示幻灯片,辨析下面四位小作者选择的事例,哪些符合这个题目,哪些不符合,为什么?

  幻灯片1:不明打算写外婆告诉他的一件事,有一位叔叔送外婆回家。

  幻灯片2:小刚打算写寒假里慰问交警叔叔的事例。

  幻灯片3:小玲打算烧一桌菜宴请客人。

  三、学习习作提示,明白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写哪些?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几种内容的事?用把它划出来。

  2、交流:

  a、可以是好事。

  b、也可以是应吸取教训的事。

  c、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

  3、你再想想,还可以写哪几种内容的'事?(动脑的事、伤心的事、气愤的事等)

  4、习作提示中列举了哪几件有意义的事?读这些有意义的小事。

  四、学生交流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1、每位同学独立思考,教师提示,你做过错事吗?你做过有益他人的事吗?你经历过伤心的事吗

  2、四人一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学生评议,教师评价。

  五、明确要求,指导写具体。

  1、再读习作要求。

  刚才,我们讨论了习作要求中审清题意这一点,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第二个要求是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2、联系《飞夺泸定桥》一文,想想文章是如何写具体的?

  (先写抢时间,再写攻天险。在写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战士们的语言、动作、神态)

  3、学习参考片断(见课本)。

  (1)读片断,思考:这个片断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具体的?

  (2)交流。

  a、写了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中队长改卷;写了他的语言,大声喊起来;写了他的动作一边喊,一边向办公室奔去。

  b、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如走进教室、她严肃地说等。

  c、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我心里乱极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挨批评、这目光像是惊奇,像是不满

  d、还写了同学们的反映:议论纷纷,都把目光投向我。

  (3)朗读片断。

  小结: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应抓住事件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

  4、欣赏佳作。

8、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发现身边感动的事,练习选材和细致描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学习对语句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难点:怎样对语句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介绍公益广告,引入课题

  1.“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公益广告,它曾经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我们一起来看。想一想这则广告哪里打动了你?”

  2.学生听完后回答。注意引导学生:这则广告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对父母的感激,表达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孝顺,百善孝为先。

  3.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感动。同学们,当你早晨享受着母亲为你做的早餐时,当你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时,当你和同学快乐的嬉戏时,这一切你是否觉得幸福?一点一滴的小事构成了我们平凡的生活,平凡的生活虽然不轰轰烈烈,却凝结着一点一滴的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中的感动。用我们的笔记录下来。

  4.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写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要求:

  (1)作文题目自拟。

  (2)选择你亲身经历过或者是你耳闻目睹的,曾经深深打动你的一件事写下来。

  (3)描写具体,有真情实感。

  (二)选材环节

  1.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就要着手写作了,第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选材)

  2.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自己经历过的或者身边的.哪件事打动了你,用一两句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会儿我们交流。

  3.学生交流

  4.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可是你知道吗,光感动还不行,要想写好一篇作文,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比如选材也有技巧,有的事值得写,有的事写出来却不能打动别人。请大家看大屏幕,谈一谈你觉得哪件事值得写,哪件事不值得写?为什么?

  课件出示:看一看,选一选:

  1.考试没带橡皮,同学借给我。

  2.荒凉的土地上长着几株小草。

  3.和同学发生矛盾,好朋友安慰我。

  4.放学路上老师叮嘱我们注意安全。

  5.公交车上,有小朋友主动给老人让座。

  6.下雨了,临窗的同学主动关窗。

  7.马路上看到大狗守护着自己被车撞倒的孩子。

  8.晚上生病,妈妈背我去医院。

  (三)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描写

  1.有了好的素材,就能写出好的作文了吗?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写出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比如,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共性的毛病,写出的文章犹如流水账,没有轻重缓急,详略不得当,虽然选取的素材很感人,写出的文章却不能打动人,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呢,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法宝:对语句进行细致的描写。请大家看这个片段:

  课件出示:

  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去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走了,晚上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终于有一个矮小的人影出现,那便是母亲。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她回家。

  2.这个片段你读了有什么感受?(语句很通顺,但是描写不细致,只是把事情说明白了,没有真情实感,流水账似的文章。)

  3.如果是你,你准备怎样修改这段文字,使它更生动?

  4.课件出示梁晓声的原文:

  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比较两段话不同的表达效果,体会细致描写的作用。

  5.找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想一想他的文章应该进行哪些细致地描写,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6.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写文章亦是如此。在平时的习作中同学们会常用到细致描写的方法,比如刻画人物,会用到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环境会用到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嘛!在习作中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四)布置学生写提纲

  1.(教师配乐启发学生情感)同学们,当我们打开回忆的闸门,感受生活中的感动,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我们要学会感谢,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就像汪国真的诗里写的:

  课件出示,教师配乐朗读

  2.下面请你们拿起笔来,把你要写的一件感动的事,列一个提纲

  课件出示提纲表格,教师说写提纲要求,学生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

  3.老师相信你们这些感情细腻的孩子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文章,请把这篇作文写下来。好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