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说课稿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18 19:41:29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1、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羽毛球:正手击球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说课目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流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主体地位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提高身体、心理素质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掌握运动专长及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中的第七章第五节。本教材是由本院体育教研室老师共同编写。由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次印刷出版。里面的内容都是根据我院实际体育设施结合我院学生运动特点总结出来的。对于我们学院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高的实用性。

  教学背景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复习、改进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进一步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正手击高远球是羽毛球击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是学习其他击球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保障,该技术作为是否会打羽毛球的分水岭。

  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顶肘、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难点:鞭打击球,步伐移动到位

  教学背景分析

  技校学生有着好动、求知欲望强烈,动作敏捷,敢于拼搏的特点。

  对于羽毛球运动,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热爱这项体育运动,但是多数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羽毛球运动,脚下步伐的移动比较慢,击球瞬间的爆发力、对球的控制能力及击球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都比较差。

  (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一班共约60人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正手发高远球和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概念和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

  复习、改进正手发高远球技术,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发球的用力顺序;进一步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使80%的学生基本完成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使学生初步了解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对个别技术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主要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带问题进行练习,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教学方法

  个别辅导法

  分层练习法

  统一练习法

  设置疑问法

  讲解示范法

  教学方法

  通过身边的同学起到相互观摩与提醒的`作用

  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划分不同练习内容

  原地掷羽毛球

  击悬挂的羽毛球

  击自己抛起的羽毛球

  设计意图:体验-归纳。体会鞭打发力。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体会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设计意图:练习-纠正。体会动作,掌握击球时机。

  学法指导

  如何学好高远球基本动作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安全教育

  三、队列练习

  一、徒手操

  二、专项准备活动

  1、正、反手颠球

  2、挥拍模仿正手发高远球

  3、挥拍模仿正手击高远球

  4、结合后场后退步伐的正手击球挥拍模仿

  5、垫球游戏

  一、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二、示范讲解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三、学习高远球基本技术

  四、教师集中纠正错误

  五、分层教学

  六、个别指导

  一、放松操

  二、本课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收放器材

  开始部分(5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设计意图:队列练习是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准备部分(25分钟)

  一、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弓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身体各部位充分活动开,准备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受伤。

  1、正、反手颠球

  2、挥拍模仿正手发高远球

  3、挥拍模仿正手击高远球

  4、结合后场后退步伐的正手击球挥拍模仿

  5、游戏:“垫球接力”

  设计意图:复习挥拍模仿与步伐移动,为本课主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专项准备活动

  准备部分(25分钟)

  游戏:“垫球接力”

  设计意图:

  1、结合羽毛球步伐的专项练习,提高步伐的灵活性;

  2、6人一组,培养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一、每人一球,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基本部分(55分钟)

  要求:击球瞬间鞭打发力,身体协调用力,每人10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击球瞬间鞭打发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要求:认真看示范、专心听技术讲解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是学生兴趣的动力,讲解是学生领会动作的根源。可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技术。

  学习高远球技术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原地掷羽毛球练习

  击悬挂的羽毛球练习

  击打自抛的羽毛球练习

  1人发球,1人击高远球练习

  2人对击高远球练习

  (1)原地投掷羽毛球练习(体会鞭打发力)

  (2)击悬空羽毛球练习(体会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3)击打自抛羽毛球练习(体会动作,掌握击球时机。)

  要求:身体蹬转,侧身对球,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2人一组,每人20~30次。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蹬转、侧身对球、判断落点,击球瞬间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4)2人一组,1人发球,1人正手击高远球

  要求:步伐移动到位,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2人一组,练习10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落点,步伐移动到位,击球点在头顶右前上方。

  (5)2人一组,连续正手击高远球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四、教师集中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练习中改正。

  易犯错误

  1、击球时屈肘、手臂伸不直。

  2、步伐移动不到位,击球点判断不准。

  纠正方法

  击悬挂的羽毛球

  步伐移动练习

  五、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人个掌握技术的情况,自主选择练习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组合技术结合实战,让学生知道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战用途。

  (1)无球练习,体会挥拍动作。(基础差)

  (2)1人发球、1人击球。(基础比较差)

  (3)2人一组,正手高远球击直线或斜线。(基础较好)

  (4)4人一组,正手高远球击四方球。(基础好)

  (5)个别指导:教师巡回观察练习情况,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击球不远,不会发力,动作没有领会

  经常漏拍或击球点不到位

  出球的方向掌握不好

  能自如控制好出球方向

  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操:9×8拍的挥拍放松操

  2、本课小结

  3、布置作业:利用互联网搜集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视频

  4、收放器材。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特色:

  1、专项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紧密结合本节课的主教材。

  2、游戏设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游戏的设计中:首先,结合羽毛球步伐的专项练习,提高步伐的灵活性;第二,将全班分成六组进行游戏,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3、自制教具运用:利用自制教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材的重点教学。

  4、学法指导: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在的设计上,提供给学生4个学法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只有主动去选择,才能带来主动的学习,只有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教育。

  二、不足之处: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分层教学应更加细化

  2、教学过程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

  谢谢指导

2、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说课目录

  教学流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提高身体、心理素质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掌握运动专长及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中的第七章第五节。本教材是由本院体育教研室老师共同编写。由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次印刷出版。里面的内容都是根据我院实际体育设施结合我院学生运动特点总结出来的。对于我们学院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高的实用性。

  教学背景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复习、改进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进一步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正手击高远球是羽毛球击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是学习其他击球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保障,范文写作该技术作为是否会打羽毛球的分水岭。

  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顶肘、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难点:鞭打击球,步伐移动到位

  教学背景分析

  技校学生有着好动、求知欲望强烈,动作敏捷,敢于拼搏的特点。

  对于羽毛球运动,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热爱这项体育运动,但是多数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羽毛球运动,脚下步伐的移动比较慢,击球瞬间的爆发力、对球的控制能力及击球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都比较差。

  (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一班共约60人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正手发高远球和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概念和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

  复习、改进正手发高远球技术,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发球的用力顺序;进一步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使80%的学生基本完成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使学生初步了解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对个别技术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主要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带问题进行练习,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教学方法

  个别辅导法

  分层练习法

  统一练习法

  设置疑问法

  讲解示范法

  教学方法

  通过身边的同学起到相互观摩与提醒的作用

  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划分不同练习内容

  原地掷羽毛球

  击悬挂的羽毛球

  击自己抛起的羽毛球

  设计意图:体验-归纳。体会鞭打发力。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体会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设计意图:练习纠正。体会动作,掌握击球时机。

  学法指导

  如何学好高远球基本动作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安全教育

  三、队列练习

  一、徒手操

  二、专项准备活动 1、正、反手颠球2、挥拍模仿正手发高远球

  3、挥拍模仿正手击高远球

  4、结合后场后退步伐的`正手击球挥拍模仿

  5、垫球游戏

  一、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二、示范讲解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三、学习高远球基本技术

  四、教师集中纠正错误

  五、分层教学

  六、个别指导

  一、放松操

  二、本课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收放器材

  开始部分(5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二、安全教育

  三、队列练习

  设计意图:队列练习是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准备部分(25分钟)

  一、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思想汇报专题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弓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身体各部位充分活动开,准备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受伤。

  1、正、反手颠球

  2、挥拍模仿正手发高远球

  3、挥拍模仿正手击高远球

  4、结合后场后退步伐的正手击球挥拍模仿

  5、游戏:“垫球接力”

  设计意图:复习挥拍模仿与步伐移动,为本课主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专项准备活动

  准备部分(25分钟)

  游戏:“垫球接力”

  设计意图:

  1、结合羽毛球步伐的专项练习,提高步伐的灵活性;

  2、6人一组,培养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一、每人一球,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基本部分(55分钟)

  要求:击球瞬间鞭打发力,身体协调用力,每人10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击球瞬间鞭打发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要求:认真看示范、专心听技术讲解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是学生兴趣的动力,讲解是学生领会动作的根源。可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技术。

  学习高远球技术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原地掷羽毛球练习

  击悬挂的羽毛球练习

  击打自抛的羽毛球练习

  1人发球,1人击高远球练习

  2人对击高远球练习

  (1)原地投掷羽毛球练习(体会鞭打发力)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2)击悬空羽毛球练习(体会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3)击打自抛羽毛球练习(体会动作,掌握击球时机。)

  要求:身体蹬转,侧身对球,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2人一组,每人20~30次。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蹬转、侧身对球、判断落点,击球瞬间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

  (4)2人一组,1人发球,1人正手击高远球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要求:步伐移动到位,手臂伸直,最高点击球,2人一组,练习10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落点,步伐移动到位,击球点在头顶右前上方。

  (5)2人一组,连续正手击高远球

  三、学习高远球技术

  四、教师集中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练习中改正。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1、击球时屈肘、手臂伸不直。

  2、步伐移动不到位,击球点判断不准。

  纠正方法

  击悬挂的羽毛球

  步伐移动练习

  五、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人个掌握技术的情况,自主选择练习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组合技术结合实战,让学生知道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战用途。

  (1)无球练习,体会挥拍动作。(基础差)

  (2)1人发球、1人击球。(基础比较差)

  (3)2人一组,正手高远球击直线或斜线。(基础较好)

  (4)4人一组,正手高远球击四方球。(基础好)

  (5)个别指导:教师巡回观察练习情况,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击球不远,不会发力,动作没有领会

  经常漏拍或击球点不到位

  出球的方向掌握不 好

  能自如控制好出球方向

  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操:9×8拍的挥拍放松操

  2、本课小结

  3、布置作业:利用互联网搜集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视频

  4、收放器材。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特色:

  1、专项准备活动: 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紧密结合本节课的主教材。

  2、游戏设计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游戏的设计中:首先,结合羽毛球步伐的专项练习,提高步伐的灵活性;第二,将全班分成六组进行游戏,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3、自制教具运用:利用自制教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材的重点教学。

  4、学法指导 :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在的设计上,提供给学生4个学法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只有主动去选择,才能带来主动的学习,只有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教育。

  二、不足之处: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分层教学应更加细化

  2、教学过程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

3、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等奖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秋天是萝卜丰收的季节,在农村萝卜随处可见,取材方便。它是我园“农村综合主题教育”这一园本课程中的一个乡土资源。萝卜的品种丰富,有长长的白萝卜,有桔黄色的胡萝卜,有圆的红色的卞萝卜,还有绿绿的水萝卜等。平时,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了萝卜,但对萝卜的种类不太注意;对其营养也不甚了解;好多孩子不太喜欢吃萝卜,针对这些问题,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看看、摸摸、比比中感受萝卜的特征;分一分萝卜,表达分类的过程;演一演,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尝一尝,感知萝卜的味道和用途。通过小兔请大家看萝卜、分萝卜、吃萝卜等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述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3、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信号音乐;小兔绒玩具一只;实物萝卜、空篮子、萝卜食品每桌一份;教师小结用的萝卜一份;课件“萝卜的生长过程”;萝卜食品每桌一套,萝卜小制作2—3件。

  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对《粉刷匠》旋律有所熟悉。

  空间准备: 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操作台呈半圆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四、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操作分类→游戏体验→品尝交流→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情境: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师利用小兔绒玩具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

  (二)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呢?

  3、拓展幼儿对品种的认识。

  4、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并用语言表达分的过程。

  3、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到小兔家。

  (四)游戏体验(情节:幼儿扮演萝卜生长)

  1、商量讨论: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呢?

  2、结合课件:“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萝卜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

  3、利用《粉刷匠》旋律,欣赏编好的《萝卜歌》,再通过唱一唱、演一演体验萝卜生长的乐趣,用身体的形态、动作创造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

  (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吃萝卜食品)

  1、联系实际商量讲讲萝卜的用途(吃法及营养)。

  2、幼儿品尝萝卜食品: 边吃边讲萝卜的味道及加工法等。

  (六)活动延伸(情境:看萝卜制成的玩具)用萝卜制成的玩具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幼儿动手尝试制作的愿望。

4、高二体育第二学期教案一等奖:《羽毛球》

  一、 教学内容:羽毛球竞赛规则简介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规则,帮助学生学会观赏羽毛球比赛,进而激发他们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

  2、 强调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组织纪律性。

  三、 课的部分:

  [准备部分]:

  1、 上课依常规要求进行(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秩序)

  2、 慢跑600m

  3、 徒手操6节

  [基本部分]:

  一、羽毛球运动规则简介:

  1、挑选场地或发球权

  2、局数和分数

  3、发球权、得分和交换发球权

  4、交换场地

  5、发球和接发球

  6、单打的发球和接发球的方位及顺序

  7、违例

  1、发球时的几种违例

  2、接发球时的几种违例

  3、击球时的几种违例

  二、分组教学比赛

  要求:6—8人一组,自定规则和裁判

  教学方法:

  1、分组比赛6—8人一组

  2、教学比赛过程中,教师旁观、了解学生实际水平,以便于今后教学能有的放矢。

  三、课课练:移动步法练习

  [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宣布下次课内容地点

  3、器材收拾

  4、下课

5、语言教案一等奖:谈话:我爱的菜

  语言:谈话:我爱的菜

  语言:谈话《我爱的菜》

  一、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农家小菜的`菜名及所用材料,并能大胆地表达。

  2、体验分享的快乐,懂得尊重成人的劳动成果。

  二、准备:

  请幼儿每人带一盘喜欢吃的小菜。

  三、过程:

  1、请幼儿讲讲自己带来了什么菜,妈妈(奶奶)是怎么做的。

  2、幼儿一起品尝。

  四、活动实录:

  琪:我带来的是蘑菇、百叶、胡萝卜还有肉,我不知道叫什么菜,妈妈没有告诉我。

  飞:我带来的是韭菜炒蛋。妈妈先把韭菜放在锅里炒一下,然后在把蛋放进去在炒几下,然后,就盛在这只碗里。

  鑫:我最爱吃爸爸妈妈做的这个兰花茄子,妈妈把茄子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排成一朵花,在爸爸放上一层辣酱。

  亮:在家长的配合下,每个幼儿带来了不同的菜肴,幼儿们被深深吸引。小朋友们多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来的菜,而且能认真听别人讲述,但幼儿只能讲述简单的菜名,一些制作过程讲不出来。

6、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球

  打篮球

  体育活动设计

  班级:中一班

  人数:37日期:2015年12月31日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用身体控制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2、增强幼儿对球的兴趣。

  3、帮助幼儿协调一致的进行运球、投球。

  活动准备

  比幼儿的.数量多一的球。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

  请小朋友们先跟老师做做运动吧。

  2、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带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啊?(是球)对,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我们最喜欢玩的球,小朋友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球的呀?(拍球)好,但我们今天不但要拍球,还要学带球、投球,好不好?

  3、打球

  (1)老师边讲解拍球技巧边示范。

  (2)小朋友们围着大圈练习原地拍球。

  (3)小朋友沿着圈带球走。

  (4)老师边讲解投球动作边示范。

  (5)小朋友练习投篮。

  4、结束

  (小朋友们都玩累了吧,玩的开不开心呀?好,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给所有的老师说一声再见,然后请小朋友们回去休息)

7、小班语言: 小兔救乒乓球13

  托班语言教案:小手小脚

  活动目标:

  1、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理解“搓、捏、挠、敲”的意思。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

  3、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小手的本领

  刚才我们用什么做游戏了? 你觉得小手能干吗?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吃饭、玩游戏、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

  下面,我们再用小手玩个游戏。请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说“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就要拍拍手,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挠一挠。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3. 引出游戏“找小手”:可爱的小手全都不见了!现在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

  4. 教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5. 游戏反复进行。

8、小班语言: 小兔救乒乓球15

  活动目标/关键经验:

  1、感受儿歌语言的优美、生动和有趣。

  2、会有韵律的跟读,朗读。

  3、有倾听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材料与环境创设:

  物质准备:

  大围裙、玩具蛋、鸡鸭等手偶经验准备:活动前师生一起欣赏故事“蛋宝宝”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鸡鸭等动物是蛋生的。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见过吗?这是一条很特别的围裙,咦?;本文有什么在动?摸出一个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呢?(马上要裂开)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回忆已有经验大胆猜想。

  2、引入儿歌:蛋宝宝,引导幼儿边听,边跟读。

  用儿歌的语言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蛋的形状,猜猜看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有韵律的说儿歌一遍。

  神秘的摸出第二只蛋,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蛋的形状,边有韵律充满激情的说儿歌第二遍。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请幼儿在神奇的围裙里找找,还有什么宝贝?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3以儿歌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猜想,并能主动的跟读和朗诵。

  4、大胆说出一句祝福的话。

  这些小动物第一天出生,那今天是它们的什么日子?(生日)我们小朋友对它们说什么呢?

  5、为小动物过生日,唱生日歌,萌发幼儿关爱的情感。

  活动延伸:

  将故事的图片及活动的材料投放到语言区中引导幼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