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那盏灯日记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老师的那盏灯日记
师专毕业那年,命运跟我开了一个玩笑,几经奔波周折,我被分到了一个偏僻的乡下中学。
一切都是那样的不顺利,我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学生淘气不爱听课,在学校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实际隔着老大一段距离。我年轻气傲,还带着刚出校门的那股子清高,缺少教学经验也不愿意请教别人。我对工作越来越不上心了,我只想着跑调动,早点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期末考试,我任教科目的成绩很差,校长在全校会议上点名批评了我。因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我的调动也没能办成,我的心情糟糕至极。
傍晚时分,我独自站在空荡荡的街头,心也空空的,只觉得天地之大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我不敢回家,怕看父母担心的眼神。我慢慢地在街上走,不知不觉地拐进了一条小巷。小巷口过去不远,住着我的恩师金先生,既然到了这里,不如就去看看老人家吧。
金先生是我一直尊敬信赖的长者,一番寒暄之后,我不由得向他倾吐了我的诸般苦恼。金先生认真地听完,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宽慰我鼓励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说真的`,我什么也帮不了你!”我失望地起身,告辞。
金先生拉住了我:“等一等!”我站住。金先生说:“夜黑了,该上灯了!”他边说边拧亮了他家大门口的一盏廊灯。我笑笑,说:“老师,没关系的,出巷口就是大马路了,看得清!”金先生正色说:“我这灯,不光是为你一人亮着的,它要点上一整晚……”
说话的当儿,一个老太太从我们身旁经过,她笑嘻嘻地和我们打招呼:“金先生真是好人哟!老了老了,要没这灯呀,说不定就一脚踩进旁边的下水沟里了。”这时,又有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她们送给我们一串清脆的铃声,其中一个说:“这灯真不错,我夜自修回来再也不怕黑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金先生刚才未竟的话,我握住金先生的手,动情地说:“老师,你的灯真好!”金先生笑了,凝视着我,他说:“最重要的,是要在心里点上一盏灯!你心里若是黑黑的,你眼前还会有光亮吗?”顿一顿,他又说:“乡下孩子也是人呀,如果谁都不愿意教他们,他们的灯怎么能亮得起来?”
这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下,我思索着金先生的那盏灯、那番话。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需要为别人,其实也是为自己点上一盏光明的灯!
那么,我也该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名点灯的人,点亮莘莘学子们心中希望的灯!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是这一天的传统的来历。
容我先介绍一下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吧!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夜里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的夜晚。月圆有大团圆的含义,所以应该全家人相聚,共同“闹元宵。”在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点花灯、吃元宵。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汉代的永平年间,当时是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风俗起源于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汤圆,也寓意团圆。这就是元宵的习俗和来历,知道了吧!
晚上,我和妈妈坐车前往中山公园,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店家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有些还挂着形态各异的花灯,灯壁上的图案被灯光照得闪闪发光,给人感觉那是一盏价值连城的花灯,那种美感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灯的吧!到了,快下车!我拉着妈妈的手一下车就直奔向公园,到了正门,远远望去,到处是灯光,到处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热闹极了,看来我是不虚此行啊!走进正门,一个大蓬映入眼帘,蓬顶布满了霓虹灯,一进去,到处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样。向右走,两边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它们就像一个个窈窕淑女,可谓是“娇美动人”啊!咦,那是什么呀?我满脑打着问号,走进一看,是动画之城里的动画明星啊,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可爱,把我带进了童年时代看的动画片中!又走了一段路,瞧,那是一条巨龙,看它的龙须多长,从头到尾,一股英气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真棒!欣赏了一段,这时湖边聚满了许多人,我挤进去,是它们,你们猜猜?提示一下,跟我们的201X奥运会有关,猜对了吗?那就是——奥运吉祥物五福娃,它们摆着引人的姿势站在灯上,正向我们招手呢!
我还看见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买了荧光棒或者荧光球,到处玩耍呢;有的在长椅上休息,一边赏灯,一边吃东西、玩乐;有的在大型的花灯前拍照,我想是要留个纪念吧!
一路观赏完,我和妈妈到海景好又多买东西。出来时,好又多办了一个猜灯谜活动。我上前看了一张,上面写着:土,打一数学用词。我想了一会儿,是……加减法(十加一等于土);又看了一张,“黄绒毛,包似弓,打一食物。”我略加思索,我想到了,你猜猜?是饺子!找服务员一查对了,可惜没买够68元,没能领到奖品。但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
啊,这真是一个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啊,你有兴趣吗?下一次,也来参加吧!
天黑了好久了,灯亮又熄了好久了。
当突然从梦中醒来,才发现梦是那么的美丽;才发现我们有好久没见过面了;才发现我的心像空气一样的空。
在暗淡的灯光下,拿起笔想要写点什么,想要记下关于你的一点一滴,不管是快乐与忧伤,都将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可是想了半天,也下不了笔,就仍那么呆呆的想着你,回忆着我们那些美好的时刻。
你好吗?记得好多次都曾在梦里向你问起,梦里你每次都是一张清纯可爱的面庞上,挂着或许甜美的笑靥,我知道那是梦中你的回答。
也许现在你已睡去,像一位美丽的天使,由春风引入甜美的梦里。
当空间转移,我发现我们只有一梦的距离。于是我开始跋涉,走了好久好远,可始终进不了你的梦里与你相聚。同时也让我感到思念有时很无力。
在这寂寞的夜色里无力的想着你。窗外凉爽的清风,一缕缕钻入窗来,窜到我头上,帮我梳理那因想你而零乱的青丝。
躺在柔软的床上,无眠的想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美丽,让我着迷。
然,今夜的灯光是忧郁的,如我的心情。
今夜的风是迷离的,如我们曾经的梦境。
可这麽美好的时刻,这麽温柔的瞬间,只有我一人独自思索。
如果说这是缘分的过错,还不如说这是天的捉弄,但是不管前面的道路是否已铺满荆棘,我都愿好好的陪着你。当然,如果你愿意。
不知那天的轻轻一推,你是否还能记起,其实我很在意。但是,我不得不快些忘记,把它当作一场可爱的游戏。因为我不敢想象,你那动人的面庞画上忧伤,将会是怎样的一副摸样。终究我不能说些什么。要怪只能怪命运太含蓄,把现实与理想分的太离奇。
真的好想你,你是我心底的秘密,最让我动心的一次相遇,也是我最渴望能够延续的一次情感的联系。
时间不知是逃得太快,还是像一个小孩一样,总爱在半路玩耍。让我感觉,没有你充实的生活是那么的枯燥,那么的难熬,只有你能生动我的春天让我有生的气息。
在这沉默的空间里 ,翻开那些已有些泛黄的记忆,一遍一遍的读着你的美丽。希望能找到一些迷离,让我真的可以进入你的梦里与你相聚。
元宵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大街上看彩灯,大街上人山人海,街道两旁的柱子上树上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彩灯,光彩夺目,有长鼻子的大象灯,有红红的莲花灯,有活泼的鲤鱼灯,有可爱的兔子灯,有美丽的蝴蝶灯,还有会转动的宫灯,这些彩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妈妈说:这些彩灯真漂亮啊!今年是牛年,我就给你买个牛的彩灯吧!我提着牛灯高兴的回家了.
今天,我吃完早饭就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咱们今天去看花灯吧。”爷爷同意了,奶奶也同意了。然后我就和爷爷奶奶去看了花灯。
到了那里,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有两只可爱的小羊站在一个大花球边上,手里拉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羊年大吉”这四个金色的字。在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美丽的花朵,新年的祝福还有……有几个我对它们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个就是“五谷丰登”,这个花灯上面有玉米、大米等粮食,还有人,我想人们扎这个花灯就是想要在新的一年里,不愁吃喝,过好着新的一年吧。还有一个它上面没有名字,就是这个花灯上有四个小人,有两个是小孩子在骑着自行车,有两个大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然后这一家人在房子前面玩耍,我觉得这个花灯的名字应该叫“合家欢乐”,是要祝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每一户人家都能够快快乐乐的过玩这一年。
现在爷爷就要给我和奶奶照几张相,可是相机一直打不开,我说:“应该是没电了吧。”爷爷说:“那怎么办啊。”奶奶说:“那回家充电吧,不照了,光看看就行了。”
就这样,我们回家了。这次看花灯我玩的非常开心。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我和爸爸总得有点活动。这不,今年我和老爸去了周村,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文化风俗。
我们去看的是元宵节的灯展:那里远望灯火通明,近看欢天喜地。有一条庞大的巨蛇,象征着蛇年吉祥;有一朵莲花,表现了人们心中的境界高尚。有还有一条大龙,我就不解了,龙年过去了,但这个龙有一个特点:头能动,并且头上的嘴巴在头晃来晃去时还一张一合,可怎么说这也不太合适。
总而言之,灯挺好看的,整体颜色红红火火,再加上平时街上老年人跳扭秧歌放的曲子,简直是“天衣无缝”的完美啊!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花灯区,这里面东西可就多喽!里面有人物啦:有老百姓和和睦睦生活的样子,比如一位老奶奶在给自己的孙子舀稀饭,是活的,但就会这一个动作,虽然动作稍微有点死板,像僵尸,但却带给我无限的温暖;还有一家四口人在喜气洋洋院子里欢快的推着磨,虽然很卑微,但带来了无限的光明;最牛的还得属白蛇传里的小青,站在渔船上,瞭望远方。
这些东西看着粗糙,手有点畸形啊,动作很死板啊什么的,但粗糙的背后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努力。
最后,我们回到家中,看着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晚会,吃着甜甜的元宵,心里美滋滋的,收获太大了。
在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并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世龙腾,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子登科,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载良缘,万事如意!
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学期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挂灯笼,闹元宵的日子。晚上全家有到街上去看花灯,看红火。
“真美啊”一到街上我不禁赞叹道,可不是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大街小巷,有红红的五角星灯,各式各样的宫灯,大大小小的花篮灯,活泼可爱的小狗灯,红花绿叶的荷花灯,瘦高个的玉米灯……还有一家商店别出心栽,在店旁边的桔树上挂满了剪纸的桃花,梨花和梅花,周围挂上了一串串的小彩灯,远远望去,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可真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啊!
你听“那边传来了呼呼锵,呼呼锵……”鼓声不断,我们赶过去一瞧,有要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狮子滚绣球。街上熙熙攘攘,接踵摩肩,人山人海。这不,我拉着姐姐的手,也夹在急匆匆的人群里,喜滋滋地朝前挤着,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现在大姑娘小媳妇来踩高跷自然不足为奇,可中间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呢,你说奇怪不!她们头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一个“老太婆”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烟斗,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瞧!那边的“大狮子”摇头摆尾,追着红绣球,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上了桌子,时而又四周翻滚,摇头摆尾,晃动着身子跑,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啊。正月十五,你真是“过十五,闹红火,红红火火又一年”啊!
正月十五真热闹,人们猜灯谜、吃元宵、观花灯、放花炮,真是“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来到马路上,眼前的景色简直把我惊呆了。“火树银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写照,白天光秃秃的大树、草地,像变魔术似的鲜活起来。地上小草充满生机,树干的颜色鲜艳极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五彩的,树枝上争奇斗艳,有竞相开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还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们一闪一闪,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这节日的快乐。
我们随着看花灯的人流来到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盘在大门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灿灿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头、粗粗的蛇身、长长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红红的、巨大的蛇信子上,还挂着一个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预祝人们在新的一年福寿康宁。
再往里走,灯光越来越亮,花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有的像高大的圣诞树,有的像威武的狮子,有的像飞天巨龙,还有的是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在中心广场,周围挂着一圈红红的灯笼,每个上面都有一条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灯,上下都镶有金色的祥云图案,中间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红红的灯笼衬托着金色的祥云和“福”字,金光闪闪的祥云和“福”字点缀在灯笼上,一派吉祥和喜庆。我好奇的问: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呢?妈妈边走边说:“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我听了后说:哦,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们走着、笑着、观赏着,在这灯的海洋,灯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一年一度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形状,从“宝塔”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看花灯,夜幕降临后,中原路上三三两两的路人不断,我刚走到中原桥上就看见马夹河上一盏盏鲤鱼灯立在水中,就像要跃出水面飞上天一样,美极了。走进 新蕾公园里面,到处都是花灯,瞧!门口是拱形的花灯,像小卫士一样守在门口,招呼迎接着八方来客,再往里走就看到大熊猫花灯,它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忍不住上前与它合影,还有那小树一样的 花灯是今年新造型。瞧!路两旁的大鼓花灯,大大的鼓面,胖胖的鼓身,让人想上前敲一敲。妈妈更是给我讲了花灯的来历,我很开心。我在新蕾公园游览了一圈,为制作者巧妙的心思感到高兴,也为 能看到这些可爱的花灯而高兴。
人大略都是欺生的。我毕业分到那个乡村中学任教时,就时刻感觉到四下里阴冷的眼风。但年轻,对什么都不在乎,傲气得很。
学校里的宿舍很紧张。跟我同来的两位老师,因为她们的父亲本是学校的老师,自有落脚之处。而我,先是挤在一位同事的办公室。但同事后来恋爱了,男友时时来,我待在那里很尴尬。终于熬过那一个冰冷的冬,到了第二年的四月,学校收拾了食堂的柴屋,隔了半间做我的办公室。小屋小得可怜,只够放一张办公桌外加一张床,而且还没有窗户。跟头头反映,但不予理会。毕竟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处,还是欢天喜地地搬进来。住进来之后,感觉到哪里不对劲。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于夜深人静之时写下《小屋无窗》,投稿当时的市报。时任副刊编辑的盛季兰老师将文字细细改过,删去那些不平之音。
有一回,去见盛季兰老师。她说:“改了你文字多处,是为你好。”寻常的话,却如书页里的馨香,从此伴随我静心读书,写字。自学考完本科,也写了很多日记、文稿。学历的提升是需要,胡乱的涂鸦并非为了成名成家,但我深为自己的坚持而欣慰。
那时,正是坐在老师堆满书报的办公室,陈旧的楼里也尽是油墨的气息。其时,报社那矮小的三层楼,落在四围的楼群间,透过窗户望过去,也是逼仄的天空。想老师日日伏案,有窗也未必可依,那么无窗又奈若何?
清风明月中,虫鸣相和;
长夜孤灯里,书香为伴;
天地澄明,心胸疏朗。
时时念及念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他在我的作文后面批语:“一个能在书香中寻觅书香的人,应是能求得心灵的宁静与安然的。”果如老师所言,此后的.岁月里,不论有灰暗,还是有逆流,那一脉书香,总为我点一盏明亮而温暖的灯。
除了那一篇《小屋无窗》,我似乎没在别的篇什里,多出人世际遇的怨愤。人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记忆、沉淀。此刻的冬夜,我靠在床头,握一枝铅笔在随手拾来的纸上划拉这些句子,电视里又出现了那则公益广告:
女孩上完夜自修,独自骑车拐进幽暗的小巷。为驱赶夜晚独行的恐惧,她一边骑车,一边唱歌。巷中,大爷亮着一盏昏黄的灯,收拾着他的小摊。女孩行到大爷的身边,对他说:“大爷,这么晚了,您还不回家啊。”大爷说:“就回,就回了。”女孩继续向前骑车,大爷将灯斜过去,照亮女孩远去的背影,女孩感激地回头给了大爷一个微笑,心里说:“谢谢,大爷。”女孩进了门,画外音里,大爷说:“都回来啰,都回来啰。”
我们都有可能是那个独行的女孩,我们又何妨不做一回那个大爷,点一盏暖暖的灯,在夜里,在巷子里。水因有月方知静,心为无恨始觉宽。
师专毕业那年,命运跟我开了一个玩笑,几经奔波周折,我被分到了一个偏僻的乡下中学。
一切都是那样的不顺利,我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学生淘气不爱听课,在学校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实际隔着老大一段距离。我年轻气傲,还带着刚出校门的那股子清高,缺少教学经验也不愿意请教别人。我对工作越来越不上心了,我只想着跑调动,早点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期末考试,我任教科目的成绩很差,校长在全校会议上点名批评了我。因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我的调动也没能办成,我的心情糟糕至极。
傍晚时分,我独自站在空荡荡的街头,心也空空的,只觉得天地之大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我不敢回家,怕看父母担心的眼神。我慢慢地在街上走,不知不觉地拐进了一条小巷。小巷口过去不远,住着我的恩师金先生,既然到了这里,不如就去看看老人家吧。
金先生是我一直尊敬信赖的长者,一番寒暄之后,我不由得向他倾吐了我的诸般苦恼。金先生认真地听完,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宽慰我鼓励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说真的`,我什么也帮不了你!”我失望地起身,告辞。
金先生拉住了我:“等一等!”我站住。金先生说:“夜黑了,该上灯了!”他边说边拧亮了他家大门口的一盏廊灯。我笑笑,说:“老师,没关系的,出巷口就是大马路了,看得清!”金先生正色说:“我这灯,不光是为你一人亮着的,它要点上一整晚……”
说话的当儿,一个老太太从我们身旁经过,她笑嘻嘻地和我们打招呼:“金先生真是好人哟!老了老了,要没这灯呀,说不定就一脚踩进旁边的下水沟里了。”这时,又有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她们送给我们一串清脆的铃声,其中一个说:“这灯真不错,我夜自修回来再也不怕黑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金先生刚才未竟的话,我握住金先生的手,动情地说:“老师,你的灯真好!”金先生笑了,凝视着我,他说:“最重要的,是要在心里点上一盏灯!你心里若是黑黑的,你眼前还会有光亮吗?”顿一顿,他又说:“乡下孩子也是人呀,如果谁都不愿意教他们,他们的灯怎么能亮得起来?”
这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下,我思索着金先生的那盏灯、那番话。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需要为别人,其实也是为自己点上一盏光明的灯!
那么,我也该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名点灯的人,点亮莘莘学子们心中希望的灯!
元宵佳节这天,妈妈带我到甘泉公园观灯。一路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到了广场,我的眼前全都是灯,人们好像在灯的海洋里涌动,灯又在人的海洋里闪亮,我左瞅瞅右瞧瞧,真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
买完门票以后,我们就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走进了公园。公园早已成了人的海洋。有手挽着手的情侣,有手牵着手的母子,有胳膊挽着胳膊的朋友,还有被一家人簇拥着、做着轮椅的老人……这儿已成为灯的世界,树上挂着灯,地上摆着灯,水中漂着灯,空中飞着灯,有“中国龙”、“荷花灯”、“精卫填海”……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再往里走,第一眼看到的是三只可爱的小老虎在玩耍,好像调皮的小孩子。这里,每盏灯有每盏的'架势,每盏灯有每盏灯的气魄,每个灯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条中国龙,它长10米、宽2米、高6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定睛一看,嗬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原来是一盆盆金色的菊花装扮成的,嘴里还衔着一个银白色的钢珠,眼睛突兀、光彩照人,真是壮观美丽。对着这一条威武庄严的巨龙,我惊叹不已。
来这儿观赏的人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说“看,多么漂亮的龙。”是呀,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我希望元宵灯展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
今天的元宵节过得可真开心啊!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