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读后感

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2023-10-07 11:22:31

  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1、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暑假期间,我看了最亮的一盏灯这本书,它引发了我对亲情的深思,更加珍惜对于家人的爱。书中通过由“飞翔”、“阳关”、“家园”告诉我们,家是我们心里最亮的一盏灯,当我把书读完,我的内心暖暖的,让我领悟到了亲情对我们的重要性,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我就有一个温馨、幸福和睦的家。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爸爸是电子工程师,当然啦,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爸爸妈妈对我百般的疼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中的温暖。每逢放学回来,妈妈正忙着在厨房为我做着可口的饭菜,爸爸坐在我的一旁,陪我学习,当遇到不会的题,爸爸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每到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就一起到去效游。

  在我的脑海中,爸爸是一个特别幽默的人,总是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当然我还是个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这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从不打骂我。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也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会关心父母了。

  家,确实是每个人的心灯,一盏最亮的灯,它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让人温暖,它就永来的灯光,照亮人生之路,为我们带来坚定的信念和希望的曙光。而我,更加感受到家人的重要性,我会更加爱我的亲人,更加爱这个“家”。


2、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学校推荐的由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细品味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潮澎湃,感受颇深。

  《一盏一盏的灯》共分“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三个部分,六十个故事就像似曾相识的一盏一盏的灯,一闪一闪,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提炼着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值得深思与学习。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六十个故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开在角落的花》和《因为我当年的微笑》。我们用爱,可以点亮一盏盏熄灭的心灯;我们用爱,可以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心灵;我们用爱,可以指引一个个迷路的孩子;我们用爱,可以驱散一缕缕内心的严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最信任的引路人,真正做到“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心灵,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用真情去点燃自信的火花”。《开在角落的花》中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能看到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有美和爱。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的尊重,教师的眼睛,要能看到每个角落,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你的关注,你的爱都应当无所不在。

  对教师而言,面对学生微笑,也许不过是职业本能,也许仅仅是一份善意,然而学生不仅心存感激,而且长久地以之为精神动力。学生对教育的记忆,往往正是这样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细枝末节。《因为我当年的微笑》中的“我”手术后在讲台上职业性的微笑,让毕业了多年的学生依旧心存感激,还特意回母校看望“我”,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责任,教育的价值。作为教师,我们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你亲切的微笑,你信任的目光,你所做的一点一滴,对儿童来说,都是人间给他的温暖和爱,成为他的世界。这些琐细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所传达的慈爱是无私的,永恒的。对儿童来说,我们的每个笑容都在培育他们的真诚和善良。

  一盏灯,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滋养;一盏灯,让我们的智慧豁然开朗;一盏灯,让我们的教育多份反思;一盏灯,让我们在纷繁中不再迷惑……这,就是《一盏一盏灯》的魅力!我愿做一盏普通的灯,点燃自己闪亮的心灵,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

3、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近段时间以来,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阅读了王非老师所编写的《一盏一盏的灯》。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之后,我的心情越来越难以平静。看着一位位同行所讲述的自己从教的故事,我感慨良多。是啊,他们所点燃的一盏一盏的明灯,或明,或暗,但都为他们的学生照亮了前行的路。

  从诸多的小故事中,我得到了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爱。正是用爱点燃的心灯,指引着学生们不断前行。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学者、诗人用他们热情的笔触对“教师”二字进行了诠释: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些,都无疑是对教师这一行业极高的赞誉。但是,我个人认为,用王非老师所说的灯来进行比喻则更为恰当。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学识,引领学生走过人生中的某一段路,每个学段的教师均是如此。我们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而已,至于怎么走,这全靠学生自己。在这一条路上,不可能永远一路坦途,这其中会有荆棘,有坎坷,有暗流,有波涛。学生们途经险阻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心生恐惧,甚至退缩,而我们教师若是能用爱点燃心灯,那将能使引路之光更亮,更温馨,让学生有更足的勇气迈步前行。

  从教多年,我无可避免地也产生了一些职业倦怠。耳边时常听到一些同行在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却很少听到有人抱怨过自己。是啊,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家长变了,学生也变了,其实,我们做教师的何尝不也是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呢?

  还记得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年富力强,劲头十足,那时候,我是以一位大哥哥的身份与学生们相处在一起,很容易就同他们打成一片,学生们也很乐意同我交心。那时我住校,周末的时候,时常跟着一些学生到他们的家里去,深入家访,所有的村落,所有的学生家庭,我都一一走过,对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我了然于胸,那时的学生思想稍微有点变化,我便能立刻察觉,并以一位大哥哥的身份去做好思想工作。那时的我,心中从不会想着放弃某一位学生,哪怕他的学习再差。可是后来,在这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我发觉自己却渐渐地失去了教育的耐心,对几个吊里啷当的学生,我狠狠地批评了几次并告知家长之后,就在潜意识里给那些学生贴上了一种标签——“差生,无可救药”。从此之后,对这类学生选择略过。而这一类学生也真的不负所“望”,变得越来越糟糕,朝着“无可救药”的方向发展。现在想想,对于那一类学生,我又何曾有过当年的那一份耐心?若是对他们多一分关爱,他们又怎会沦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这一点,其实在近年来就得到了验证。现在我任教的班级里面有一名学生赖某非常特殊,由于小时候他受伤的缘故,他的智力大概保留在七八岁的水平,自制能力极差,偷窃、撒谎、旷课、钻女生厕所……身上毛病一大堆。初一年刚入学的时候,他一有违纪行为,我就打电话向其家长投诉,并对该学生严厉训斥,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收效为零,而且还将自己的心情搞得乱七八糟。后来我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学生我何必太过较真呢?只要他能够按时来到学校,能够好好地坐在教室里,又何必再强求他做到什么呢?”一放宽对他的要求,我发觉他身上的毛病似乎少了不少。有一次,班里有几位同学要欺负他,我狠狠地批评了其他几位同学,并在班上强调任何人都不得欺负他。他居然对我心存感激,并经常主动打扫讲台桌的卫生,班里的脏活累活他也抢着干。在班会课上对他进行几次表扬之后,除了学习之外,在其他很多方面他做得越来越好了。我对他也多了几分关爱,并同他几番交谈之后,他的自我约束能力似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初二年以后,虽然他身上还有不少的毛病,但是我惊喜地发现,很多老师以及班上所有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很讨厌他的,甚至有时还会觉得他很可爱。我很庆幸,一年多以前我对他没有选择放弃,那些许的耐心,那些许的关爱,正在使他一点一点地转变。

  是啊,如果在对待所有学生的时候,我们都能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关爱,那结果或将大不一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愿我们都能用爱来点燃心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4、一盏一盏的灯观读后感600字

  假期我读了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六十多位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演绎了一篇一篇精美的篇章,演绎了一位位老师的风采。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所担任的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他们的引路人和精神的支柱。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黄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是否拖堂?不拖堂我们平时认为应是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黄老师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她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是否获奖已变的不再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成为我们的应该去面对的事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老师了,相信这个孩子这门学科成绩不可能会差,甚至是这个学科的佼佼者。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我们自己的心中充满光明。

5、一盏一盏的灯观读后感600字

  暑假里,细细地品读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感受颇深。品读这本书中的60个教育故事,从序言到后记,让我一次次哽咽,一次次感动。

  在所有对教师的比喻中,也许“灯”是最好的一个。我同意吴非老师的观点。生命需要照亮,这种照亮首先来自自我,来自理想,来自人性的本质力量。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这种照亮更具有真实而永恒的意义。她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学生,远比所有眼前可以争取到的功利都来得长远与珍贵。这“一盏一盏的灯”,能点亮我们的记忆,点燃教育的灯芯,更能照亮学生未来的路。

  《开在角落里的花》,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窗帘钩成了精》,一个心灵手巧的小精灵;《老师,你很天真》,一位心灵纯净的好老师;《因为我当年的微笑》,老师的笑有永恒的力量;《不一样的“阿慢”》,教育就是慢慢的艺术,慢慢的等待……我最爱的是《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我想听你把话说完》的作者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师一样,呵护我们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或许会简单很多。

  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教师要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

  但愿我就是这样的一盏灯,一盏能让孩子们走得更远、更踏实的明灯!

6、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刚开始我认为《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是路旁的路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根本不是什么路旁的路灯,而是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

  教师像什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

  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

  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2

  假期里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六十多位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演绎了一篇一篇精美的篇章,演绎了一位位老师的风采。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所担任的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他们的引路人和精神的支柱。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黄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是否拖堂?不拖堂我们平时认为应是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黄老师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她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是否获奖已变的不再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成为我们的应该去面对的事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老师了,相信这个孩子这个学科不可能会差,甚至是这个学科的佼佼者。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我们自己的中充满光明。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3

  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将老师的作用比喻成“灯”。里面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灯光亮一些,学生就走的远一些,灯光暗淡,学生就会徘徊。”所以,老师是学生的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书里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们传递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开在角落里的花》,《窗帘钩成了精》……这些有爱心,耐心的'老师,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成为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我也回想起在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有几个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余光依然时时影响着我,我的幼儿园的老师,我的小学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语老师,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学的一位老师,想想他们之所以给我留下这样深的印象,绝不是他们严厉严肃,甚至批评或者殴打,而是他们对我的爱,他们对我的宽容,给我的温暖,虽然我也有错的时候,可是他们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让我一直怀念着他们。还有他们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温暖,呵护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中用真诚和真心浇灌心灵的花朵。让自己也能成为一盏灯,也能引领学生走一段路程。

  书中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魅力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抄录至此,值得思考。

7、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假期里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

  上一周,去常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向常老师报告完作业情况后,又报名参加了“学生论坛”和“师生赛读”这两项活动,报完名后,我无意间看到了,在常老师办公桌上那一座“书山”,好想拿一本书看一看呀!我心想。到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老师,我可以从您这借一本书看一看吗?我保证不损坏!”老师考虑了一会儿,说:“凡报名学生论坛的同学都可以借书,你报名了,那就借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的说:“谢谢老师!”。说完,我就兴致勃勃的从常老师办公桌的“书山”里选书了,选完书,向老师道别后,我便风风火火的跑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这时的我就像一头饿狼,扑在鲜肉上撕咬一般。

  在安静的环境下,我慢慢走进了书的海洋,《一盏一盏的灯》的主编是吴非,吴非写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是先照亮自己。其中我最喜欢第一辑美丽的爱与微笑里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小志的石榴”。小志的石榴中讲了一位老师有一位学生叫:小志,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小志给了老师一个掰开很久、撕开的皮都打着卷,都绣黑了。老师委婉的拒绝了他。中午吃饭时,小志又跑过去,把石榴递给老师,第二次老师看到那石榴比上次更黑了又委婉的拒绝了小志,下课了,老师刚要走时,小志又追了过去,又把那半个石榴递给了老师,老师刚要说什么,全班同学都纷纷说:“老师你要吧!”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您就拿着吧!小志早上就带来了,一直在手里握着,上课还握着那!”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个石榴,他连让碰都不让碰,哪个老师都不给,就给你的……老师愣住了,眼前的小志手里的石榴,哪里是石榴,分明就是他捧给自己的一颗鲜嫩纤弱的心!老师有些后悔,于是老师接过石榴,轻轻剥开,和小志一起吃完了这个石榴。

  刚开始我认为《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是路旁的路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根本不是什么路旁的路灯,而是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亮起一盏一盏的灯!在许多时候老师对我们是严厉了一些,但我们应该学会体谅老师,在老师走入我们心灵的大门时为老师敞开一条捷径!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2

  开学以后,幼儿园领导为了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出了每天读书40分钟的活动;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但是下班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简单的在网上欣赏了《一盏一盏的灯》之后,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一件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衬托出我们教师的平凡和伟大、辛苦而幸福、简单而高尚,很好的表现了我们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和伟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用非常真实的事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每一节生动的课、每一个优秀案例、每一段感人的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肯定会是最棒的!

  做为幼儿教师,必须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点亮这盏光荣而又神圣的灯。我们的灯亮了,孩子们才能走的远;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培育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愿为孩子点亮那盏最美最亮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3

  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将老师的作用比喻成“灯”。里面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灯光亮一些,学生就走的远一些,灯光暗淡,学生就会徘徊。”所以,老师是学生的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书里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们传递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开在角落里的花》,《窗帘钩成了精》……这些有爱心,耐心的老师,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成为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我也回想起在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有几个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余光依然时时影响着我,我的幼儿园的老师,我的小学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语老师,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学的一位老师,想想他们之所以给我留下这样深的印象,绝不是他们严厉严肃,甚至批评或者殴打,而是他们对我的爱,他们对我的宽容,给我的温暖,虽然我也有错的时候,可是他们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让我一直怀念着他们。还有他们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温暖,呵护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中用真诚和真心浇灌心灵的花朵。让自己也能成为一盏灯,也能引领学生走一段路程。

  书中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魅力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抄录至此,值得思考。

8、点燃一盏心灯读后感550字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在想;“那是怎样的一盏心灯呢”带着一种疑问走进了它的世界,同时也点燃了我心中的一盏灯,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感人片段,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温暖着我,其中一篇“我是最重要的”让我感慨万千,让人内心难以平静。

  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男孩误认为爸爸不爱自己,计划明天要自杀,当晚爸爸把一个缎带别针送给了男孩,上面写着“我是最重要的”,证明爸爸最爱的人就是自己,男孩感动的泪流满面,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如果男孩真的'死了将会给父母留下永远的悲痛,我认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坚强去面对,去挑战困难,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其实每个人都很重要,犹如天空中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云彩,成长路上没有两段完全相同的经历一样,无论美与丑,无论高大与渺小,我们应该感觉到“我是最重要的”我想对男孩说:“在家庭中,我很重要,可以在父母疲倦是送上一杯热茶,带来温暖。在班级中,我很重要,我可以在开班会时,提出建议,把班级建设的更好;也可以在学校搞活动时,出一份力,为班争光。在同学中,我很重要,我可以在同学受伤时,送上问候,带去温暖,难道,我不重要吗? 请不要为暂时的失落感到沮丧,请不要为自己的不够优秀感到难过,请相信自己就是天空中美丽彩虹上的一道色彩,即使你只有一种颜色,你也很重要,彩虹因为有你变得更加美丽,所以,要相信自己,让我们大声喊出“我是最重要的!”

9、《一盏一盏的灯》的读后感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是春蚕!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

  一盏灯,首先照亮的是自己。如此,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善于学习,比学生更清楚学习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他的"教"才能体现出价值来。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教师,必定能让他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得更广。

  只有身上有了光,宽容地把光撒到学生身上。对于儿童来说,我们的每个笑容都在培育他们的真诚和善良。一句温暖的'话,一个信任的目光,甚至于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开心上一整天,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人间给他的爱和温暖。而想要做到这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只是有时候的我们吝啬了。虽然平时的工作繁琐,可这是一种伟大的繁琐。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上去也许是那么不起眼,可这里面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和教育的价值。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善于将这些琐碎的细节不断累积起来的人。

  同样作为教师,自己离优秀还有好大的距离。有时候面对学生的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只是沉下脸来面对他们。书上有这么一句话,课堂上允许我们的学生犯错误。是啊,他们毕竟还只是一群孩子,孩子总会犯错误,一味地责备他们只会换来不满和挫败,和颜悦色地和他们沟通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成长不是一件着急的事,得慢慢来。书上提到,当下的教育太需要一种静待花开的从容,优雅的心态,当我们迫不及待地追求完美、迷恋优秀时,很多儿童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心智成熟地早一些,也常常是提前耗尽心力,昙花一现。看到这样一句话,沉思许久,自己不也是这样?常常为了班上的成绩而"揠苗助长",没有一种静待花开的耐心。是啊,那些后进生犹如一株冬日里的梅,只有等到寒冬的到来,他们才会绽放傲雪的风姿,我还得耐心培育,用心耕作,静候花开。

  一本薄薄的书本,细细品味,却给了我厚重的感觉。此时的《一盏一盏的灯》不就像一盏灯,用它那身上的灯光照耀着我前行。而我,不也像一盏灯,照耀着孩子们,希望他们踏实地走在人生道路上。这是最美的灯光。

10、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450字

  暑假期间,我看了最亮的一盏灯这本书,它引发了我对亲情的深思,更加珍惜对于家人的爱。书中通过由“飞翔”、“阳关”、“家园”告诉我们,家是我们心里最亮的一盏灯,当我把书读完,我的内心暖暖的,让我领悟到了亲情对我们的重要性,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我就有一个温馨、幸福和睦的家。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爸爸是电子工程师,当然啦,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爸爸妈妈对我百般的疼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中的温暖。每逢放学回来,妈妈正忙着在厨房为我做着可口的饭菜,爸爸坐在我的一旁,陪我学习,当遇到不会的题,爸爸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每到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就一起到去效游。

  在我的脑海中,爸爸是一个特别幽默的人,总是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当然我还是个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这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从不打骂我。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也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会关心父母了。

  家,确实是每个人的心灯,一盏最亮的灯,它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让人温暖,它就永来的灯光,照亮人生之路,为我们带来坚定的信念和希望的曙光。而我,更加感受到家人的重要性,我会更加爱我的亲人,更加爱这个“家”。


11、最亮的一盏灯小学生读后感

  篇一:《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暑假看了好几本书,其中最喜欢的是《最亮的一盏灯》在阳光里,写的是一个叫吉生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在他一岁的时候去世了,他5岁时他妈妈到城里去打工,就把他扔给了他的奶奶。

  (吉生和奶奶一起生活很艰苦,但他从不因此而怨恨妈妈,他照顾好奶奶,并坚持读书。)吉生还从同学家抱来一只新出生的小狗,训练它学会给奶奶拿东西,保护奶奶防止跌撞。他还把他种的一些瓜果蔬菜卖掉。

  吉生真是个懂事又善良的人,我一定向他学习。

  篇二:《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我读完《最亮的一盏灯》后,我知道了8个道理:

  1。飞得远远的,再远还是要回家。

  2。哪怕面对灰飞烟灭,我心也必须告诉自己想要什么。

  3。彻夜通明的家,流浪者心底最亮的一盏灯。

  4。阳光属于万物。万物需要阳光。

  5。赤橙黄绿青蓝紫,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

  6。家,让每个家庭成员无比放松的地方。

  7。愿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自己的家。

  8。每个人都拥有—— 一座心的家园。

  我还知道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和十五小部分。我知道第一大部分的写作顺序是还没做飞机前﹑已经坐飞机﹑已经下飞机。

  这本书太好看了。

  篇三:《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人这一生,不论走多远,心总是在家里的。家,是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的牵挂。

  有些富豪,把家打扮得十分漂亮,在别人看来只有无限的冷清。因为家不是摆设,而是心里最亮的一盏灯。不论贫与富、美与丑,它只是一个可以让家人们轻松自在的地方。

  我每天放学后,总是不耽误一点时间。因为我知道,那个家里,有一句简单的关心,几道美味却很普通的菜。这些总是让我对家更加喜爱。普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就是一条大路,而这条路的终点便是家。有亲人,便有家。爱自己的家人吧,让家更温暖

  家,是人生最亮的一盏灯,它照亮回家的路、照亮人们的心、照亮人生···

  真希望天底下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家园,孝顺父母,让家更温暖!

  篇四:《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故事中,何小楠的家是一套水景房。从这排房子看出去,有草地、河水和桥。

  何小楠的爸爸非常喜欢朝南卧室的窗台。爸爸坐在窗台上,能看见小河,也能看见列车在夜幕下飞驰。爸爸说:“永远不再搬家!在这儿我至少可以多活十年!”

  何小楠的`妈妈钟爱家中的厨房。妈妈甚至把厨房里的小“吧台”当成自己的工作桌。

  何小楠不太喜欢自己的小屋,她写作业时总想挤到爸爸妈妈身边。后来,她也不知不觉地爱上自己的小屋。

  何小楠把家比作港湾,爸爸妈妈也意见相同。家就像港湾,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家人都在一起,和和美美地生活。

  篇五:《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当我拿起这本书,细细品味完所有的字与画。那份余温还在我手指尖回荡,合上书,脑中萦绕的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家。

  几个部分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夜晚在树下乘凉,偶一抬头,便看见我们家的房屋亮起了灯,如果我是一个从远方回来的游子,此时此刻,便感叹:“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就这么不起眼的一句话,已经给自己的心亮了一盏灯。不错,“彻夜通明的家 ,流浪着心底最亮的一盏灯”。

  记得有一次,我孤身一人前往一个辅导班去试听,我一开始还找不找路,最后找到了。我听了整整3个小时,当我回到家时,奶奶并不在,饭菜还一点没动,爷爷见我回来,着急的说:“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奶奶以为你迷路了,就去找你。还说你回来才能吃饭···”我顿时羞愧,我何时关心过奶奶呢?而现在只觉得有家真好,家人的关心和照顾温暖了我的心。

12、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做一盏明灯,照亮每位孩子的心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联想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给学生的检测或作业打一个笑脸,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对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很期待的事情,甚至让某些学生因此而变得自信了。13班的一个男生,按照班内的小组编号应是最末号,我也按照学校的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了检测的分层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一个合理的分数线达到过关的标准。他是6号,定的标准就低一些,所以他每一次都会过关,得到一个笑脸,结果是对我教的学科越来越有兴趣,有一次,他考的分数超过了小组长的分数,我给了他3个笑脸,他激动的到处宣扬,被班主任老师刚好发现了,问他原因,还不是很相信他能得到这个分数,就提问了试卷中的几个问题,结果他都会,由此班主任相信了这个学生的进步,事后班主任老师给我说了这个事情,对我说这个笑脸真的很管用啊。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就是得到了一个哭脸,心中总是不舒服的。其实,我采取这样的措施目的是一种激励,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压力。真没有想到一个笑脸的评价会让那么多学生期待和由此而进步。

  在序言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很明显,吴菲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精神标杆,是一盏指引他们前进的灯。

13、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一盏一盏的灯》共分“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 三个部分。书中收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阅读着这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感觉它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身边。许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书中道出,碰撞中得以升华。是啊!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走得远一点。

  一盏灯,首先照亮的是自己。想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正能量,自己应该更得更好,更亮。一个知识渊博、上课生动有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喜欢,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如此,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善于学习,比学生更清楚学习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他的"教"才能体现出价值来。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教师,必定能让他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得更广。

  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如一个商人所说,如果你不善于去捕捉商机,去抓住机遇,你将被无情的商海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在夹缝中提升自己,终有一天将会被教育所抛弃,沦为平庸。这些话,我用来告诫自己。平时应多向优秀教师学习,或看教学视频,或欣赏现场课堂,或品味优秀书籍,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语,借鉴他们的一招一式,锤炼自己,希望让自己远离平庸,让自己与梦靠近一些,再近一些。

  有身上有了光,宽容地把光撒到学生身上。对于儿童来说,我们的每个笑容都在培育他们的真诚和善良。一句温暖的话,一个信任的目光,甚至于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开心上一整天,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人间给他的爱和温暖。而想要做到这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只是有时候的我们吝啬了。小学的工作显得繁琐许多,可这是一种伟大的繁琐。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上去也许是那么不起眼,可这里面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和教育的价值。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善于将这些琐碎的细节不断累积起来的人。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老师了,相信这个孩子这个学科不可能会差,甚至是这个学科的佼佼者。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我们自己的中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