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的中学生读后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窗边的小豆豆》的中学生读后感
只有孩子才最懂孩子 这是我们的教科书中的一句话,我一开始还不懂什么意思,自从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句话。这本书的作者是黑柳彻子,讲述的是一个她在巴学园快乐成长的故事。
她由于捣乱而被学校开除,最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巴学园里,她认识了校长小林宗作,在这里学习她觉得很快乐。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
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那些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校长先生竟然只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竟然只说了一句“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仅此而已!这是对孩子多大的理解与信任呀!以至于小豆豆从这件事中竟获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
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我第一次那么痛恨侵略战争,第一次体会到和平的宝贵,而这体会,是《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的……
这几天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退学之后到巴学园和校长以及同学们度过了一段有趣又开心的时光。
小豆豆从一年级的顽皮到三年级的聪明、机智、勇敢,都是因为校长的魅力。学校里的自由让她的学习更加努力。我想对她的校长说:“校长,您可真厉害啊!您是怎么想到把教室变成电车?功课还可以自选?运动会的项目那么好玩!”
我发现我在一年级的时候与小豆豆很像,总是会调皮,上课也会不由自主的看窗外。我有幸遇到了像小林校长一样的陈老师,我渐渐地改变了,我变得敢于发言,学习也用功了。
特别是书写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陈老师的鼓励下,这个寒假我从基本的笔画开始练,当自己想练好的时候,我发现我居然也可以做到!看到每次群里陈老师的表扬,我越来越有信心了!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别人叫你做好一件事情是没有效果的,只有自己的内心想做好就会做好。我发现书中的故事和我的故事有点像,小林宗作点燃了小豆豆,陈老师点燃了我。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很好的儿童读物,真实的描写了小豆豆快乐的学校生活,对我很有启发和帮助。
小豆豆在校园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老师很有爱心,她过得非常的好,非常的开心,并且交了许多好朋友,学习成绩也很好。我要向她学习,用心读书,争取语、数、英等科目成绩名列前茅。
小豆豆做事认真,还非常的大方,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我却非常害羞,上课回答问题多不敢大声讲话。这一点我要向她学习,要大大方方的,不要腼腆!
小豆豆的童年很开心,我们也要像小豆豆一样,在1到5年级的时候每天开开心心的,学好知识,练好身体。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开开心心的过完一个美好的童年。不仅是这样,还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呢!所以不要耍小脾气哦!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又回到了一年级的时候,是多么有趣、天真。在校园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自在。小豆豆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时候,给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她很开朗,第一次进校长的办公室就能和校长聊得特别开心,要是换做是我的话,我肯定连门都不敢开。
虽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学校,但是学校的老师对同学们也一样很有爱心。所以我们更要向小豆豆学习,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像小豆豆一样,开开心心地每天过好每一天。
我已经三年级了,再过两年就要读初中了。所以更要珍惜小学生活,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这是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的一点小小的体会。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以后,我非常喜欢书中的小豆豆。
小豆豆是一个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女孩子,因为她是扰乱课堂,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总是把桌子上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这还不算,还有一件事,前一小时,她把桌子开了关,关了开,后来,就站到窗边等宣传艺人,如果有宣传艺人经过,她就会恳求艺人们给她们表演一个节目,老师呢?只能一个人站在讲台上等着。据女老师反映,隔壁班的老师也很受干扰,于是小豆豆就被退学了。
后来,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这里不管什么都很特别,先是午饭:“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然后是教室,是用电车做的,最特别的还是上课的方式:从你喜欢的可开始学,不喜欢的只要在放学之前完成就可以了!
小豆豆他们在巴学园还有过游玩,比如:温泉旅行呀、野炊呀、还有其他之类的。野炊的时候小豆豆被分去切菜,做肉汤。小豆豆把菜切得细细的,很漂亮,她还把黄瓜和茄子弄成了咸菜呢!小豆豆在巴学园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巴学园在小豆豆二年级的假期中被毁了,小豆豆只在巴学园度过了两个年级。
小豆豆在20岁时,妈妈问她:“你知道为何一年级时要换一个学校?”小豆豆说:“不知道!”妈妈说:“因为你被退学了!”小豆豆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妈妈,也很庆幸在巴学园遇到了小林校长!
如果我也可以在“巴学园”上课的话,那该多好啊!或者所有的校长都像小林先生的话,那也不错;如果小豆豆不那么调皮的话,也就不会被退学了;如果我是“巴学园”的校长的话,我一定会把“巴学园”建的更大,让更多的小朋友来上学!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这本书讲了黑柳彻子小时候的一段真实的经历。而且,还描述了令人向往的巴学园,一位和蔼可亲的校长和宽厚仁慈的母亲。当然还不能忘了淘气可爱的主人公——小豆豆。
读一年极的时候,小豆豆因为淘气,使老师忍无可忍,最后只好退了学。经过几番寻找,小豆豆的妈妈终于找到了一所适合她的学校——巴学园。因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小林宗作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所以他用电车做教室,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课程,借着去散步的理由把支持交给孩子们。小林宗作不会因孩子不懂事而责骂他们,而是会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文中的小豆豆就是在他的鼓励下、支持下,一天一天长大,变成了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一个天真可爱孩子。
可好事总不长,在第二次世界战争中,数颗炸弹飞向了巴学园,把巴学园炸毁了。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小豆豆成熟多了。在离开巴学园后,她认真学习,长大成人。这些功劳因该全归功于她的母亲和校长,是他们使小豆豆快乐,保持着天真的童心。
这本书的有些地方简直可以让我们不停地发笑,但更多的地方是感动。因为这里写出了人间最真实、纯洁的东西。黑柳彻子能写出这么深入人心的作品是因为她小时候有一段令人回味的童年。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如果现在还有像“巴学园”一样的学校,那就不会有厌烦学习的孩子了,他们一定会拼命的读书,永远都保持着一颗童真的心,就像彻子一样。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个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巴学园里小豆豆有了一段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
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在老师的眼里“小豆豆”是个顽皮、很难管教的孩子,在课堂上她多次吵嚷着跑到窗边去看自己的偶像“宣传艺人”,她还许多次掀起课桌的盖子……,由于她不守课堂纪律而被老师“罚站”走廊,最后被退学。妈妈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却始终没有告诉小豆豆被学校退学的事。妈妈也没有在回家之后责备小豆豆,因为聪明的妈妈觉得,即使说了,小豆豆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而且还会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幸运的是小豆豆有一位伟大的校长。小 林先生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创办了“巴学园”,在这只有50几个人的学校里,他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午饭也很特别,是“山里的东西”和“海里的东西”。这个学校的小林校长很幽默,经常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他的教学方式很独特,是把一天的课程全部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学,不管前后顺序,只要一天之内把这些全部做完就可以了。下午,只要把作业做完,林校长就会带他们去散步。有时在散步时还会教他们一些知识,例如怎样种花,怎样识别各种菜籽……
从小豆豆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父母给予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校长和老师给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教育会给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天,我的弟弟到我家来玩,我俩就在书房里玩搭积木。我先把两个长方形的积木放在四个圆积木上当汽车底部的车轮:再把三块长方形的积木架在车轮上,那么就有了车门和车厢;最后把三块正方形的积木再架上,作为一个方向盘和两把椅子,这样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完成了,多简单啊!可是,小弟弟他怎么也放不整齐,不一会儿就全塌了。我就教他要先把积木放成互相平行的样子,而他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我不耐烦地大声喊:“你到底会不会啊,我不教你了,你也不用玩这些积木了!”一气之下,我就把积木扔在那边,管自己看书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才知道教别人,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了耐心可以让他人多思考,多争取些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慢慢地懂了。就像我们的老师那样诲人不倦地教我们学习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正邹眉头,曹老师看到我的表情,走过来弯下腰说:“上课我已经讲过了,你是不是还不会做呀?那我再给你讲一遍,我们要先算它们相差多少克。再算出一杯水的重量,用水的重量减去杯子的重量最后相乘了不就行了吗?”我似懂非懂的开始写了。过了一会儿,曹老师又走过来看了看,笑眯眯地说:“你的算式又错了”。曹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坐在我旁边又教了我一遍,这时我终于听懂了,曹老师真是孜孜不倦呀!
书中的小林校长也是这样耐心地教导小豆豆的,在小林校长的耐心教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小林校长还很尊重孩子,从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而是耐心地倾听着。当小 豆 豆 犯 错 误 时,校长也没有批评她,只是善意地告诫她这样是不对的,小豆豆听后也就决心改正错误了。瞧,多有才能的校长啊!
如果人人都像小林校长一样教导别人,我相信人人都会有一番大的成就,并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只有孩子才最懂孩子 这是我们的教科书中的一句话,我一开始还不懂什么意思,自从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句话。这本书的作者是黑柳彻子,讲述的是一个她在巴学园快乐成长的故事。
她由于捣乱而被学校开除,最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巴学园里,她认识了校长小林宗作,在这里学习她觉得很快乐。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
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那些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校长先生竟然只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竟然只说了一句“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仅此而已!这是对孩子多大的理解与信任呀!以至于小豆豆从这件事中竟获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
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我第一次那么痛恨侵略战争,第一次体会到和平的宝贵,而这体会,是《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的……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太美了,我放不下。我一下子就看完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小女孩和一所学校的真实故事。在这里,我先介绍一本好书的内容:小豆豆因为调皮捣蛋被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总统的关怀和引导下,普通人眼中的陌生小豆豆慢慢变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孩子。当小豆豆来到他的教室时,他很惊讶。本来教室是用旧电车改造的,座位可以随意占,和原来的学校有很大区别。她觉得很有趣。小豆豆在巴学园遇到了打小儿麻痹症针的泰明,走路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和泰明一起来到了自己的树上。她想让泰明爬上来,就去找校工叔叔拿长梯子。小豆豆迅速爬上了树。在泰明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帮助下,泰明终于爬上了树,和小豆豆一起看世界。我很佩服小豆豆不嘲笑别人,尊重别人的性格。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吃饭的时候更有意思。校长在礼堂里大声喊道:“同学们,你们今天把山海的味道带到学校了吗?”小豆豆觉得很奇怪。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是什么?原来山的味道长在陆地上,海的味道长在海里。今天小豆豆打开饭盒一看,原来是妈妈帮她准备的山海味的菜。她很开心。
小豆豆的生活无忧无虑。如果我有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学,这样特殊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我会多么幸福啊!我在等待实现我美丽的梦想。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一位女作家写的。文中的‘巴学园 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小豆豆是个在一般人眼中的“坏学生”后来因为调皮所以退学了,然后转到了‘巴学园 。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校长。在小林宗作校长的引导下,小豆豆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我的眼中,小豆豆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她的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东西只要感觉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上去,结果闹出不少笑话。
快乐的事情有很多,‘巴学园 的孩子们上课是很自由的。只要上午把一天所需要学习的课本知识学完,下午老师就可以陪孩子们一起散步、玩耍。在散步的同时,老师在旁边讲解。比如看到花朵,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雄蕊和雌蕊,花朵又是怎样授粉的。遇到寺庙之类的,就会告诉孩子们历史传说等等。所以,就算是散步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孩子们在快乐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小豆豆在‘巴学园 里,有快乐也有悲伤。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是小豆豆的朋友,小林宗作校长为了泰明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成长,一样的自信,还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运动会。可是,春假结束后,校长默默地告诉大家“泰明死了!”小豆豆和同学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泰明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小豆豆的起蒙老师,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会受到许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一些损害。所以,我们需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 ,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巴学园 里 还 发生了很多有趣、刺激的故事,还有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哎,先叹一口气,我非常惋惜巴学园为什么这么早就消失了呢?我先介绍一下窗边小豆豆里面的人物,主人公就是小豆豆,小林校长,小豆豆的牧羊犬洛基;其他还有小豆豆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像山本泰明、朔子、美代、正男、高桥君、丸山老师等二十多个人物。
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小林校长。因为从早上八点一直到午饭时间,整整四个小时,小林校长一直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地听一个孩子讲话,从没有打过一个哈欠,从没有做过任何不耐烦和不想听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直很专注地在听小豆豆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听得那么认真,那么专注,就像在听老师讲课一样。他还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常在下午和孩子们一起散散步、谈谈心、一起做一些小游戏和小活动,让大家放松放松。并愿意亲近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更愿意亲近小林校长。他们共同学习,也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很大乐趣。
读到这里时,我仿佛感觉自己也上了巴学园。巴学园,美丽的校园,快乐的校园,温馨的校园,处处充满阳光的校园。
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感觉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书里的内容丰富。我喜欢书里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散步这几个故事。
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讲的是校长先生要求的盒饭的菜肴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山的味道比如说蔬菜、肉不在山上得到,动物都是生长在陆地,归山的味道。小豆豆妈妈非常敬佩校长先生。后来小豆豆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小豆豆认为鱼松是山上的,而校长先生却说是海里的。小豆豆说想看看鱼松,校长答应了,小豆豆非常高兴。
散步讲的是下午大家都想散步,小豆豆喜欢散步,她急忙穿上了鞋子,大家大约走了十分钟,女教师停下了脚步,提问了几个有趣的问题,并给学生们讲解。又走了十分钟,小豆豆和朔子去看流星的井。“散布的时间是自由的,散布还可以学习知识。”在走回去的路上,小豆豆向大家大声提议。
除了这几个故事之外,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总之,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之后,我也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象“巴学园”一样。
“世纪最有价值的图书”、“销量第一的图书”······起初想看这本书就是冲着这些头衔去的,错的年代对的人。后来手机上的资讯又时不时地提到这本书,让我脑子里一连串的问号像线头一样不断交错缠绕着。
到底是什么样的书,可以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有这么高的销量、这么广泛的读者群?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可以这般漂洋过海、风靡全球?我就像一只好奇的猫,在图书馆里发了疯似地找寻这本书。第一次的一无所获让我有点失望,甚至还在心里抱怨图书馆。第二天,不死心的我再次纠结在日本藏书区的书架前,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我找到了。
那年,我也是小豆豆
初看这本书的封面,觉得是儿童读物,随手翻翻,小篇幅、插图、不算紧凑的排版,还真是我的菜。看了前面几篇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在看文字版的《樱桃小丸子》和《蜡笔小新》,充满童真的一个个小故事把我带入到场景里,虽然写的是作者黑柳彻子的童年生活,可就像书的封面上写的那样——“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我开始追忆我曾经的小时候。
我看书总有个习惯,就是把这些静默的文字在脑子里加工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而这本书让我的幻想得到了最大空间的发挥,那些画面里既有我想象中作者的童年生活,也有只属于我的童年生活。
我和小豆豆一样,对身边的新鲜事充满了好奇。豆豆一下子说长大会要当间谍,一下子又说当售票员,一下子要当宣传艺人,一下子又是芭蕾舞演员,她的理想会跟着身边的世事变迁不断变换着,这不禁让我苦笑一番,哪个小孩子不是这样呢?这二十年来,有多少理想的职业在我嘴边更换着,外交家、作家、教师、警察、谈判专家、法医、心理学家······我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几个,可现如今,这些愿望都被时光冲刷得无隐无踪了,现在的我没有理想可言,只有迷茫。我就这样从一个寻梦者变成殉梦者。
喜欢钻别人篱笆墙的豆豆很顽皮,但在我看来这都叫童趣,而且就该属于孩子的。当我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时,我还和班上一些勇敢的男生女生去爬悬崖,还差一点因为踩空而掉下去,但现在想想却是那么美好。
巴学园组织的郊游又勾起了我春游、秋游的回忆,几乎每一次出游,我都会去超市买各种好吃的,黑白配、果冻、立体脆、彩虹糖、小蛋糕等零食都是我背包里不可或缺的东西。几乎每次出游都是登山,大家手拉手,排着长长的队伍,唱着歌一路向前,听老师讲寺庙和亭子的故事,摘路旁的树叶和野花,坐在山顶的岩石上俯瞰山下的房子、工厂和小河,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的位置,累了就躺下来仰望天空或是和老师玩猜字谜的游戏,那时候,除了笑声还是笑声。记得有一次出游是去溪边,难得干净的溪水让我们这群小朋友想都不想就冲了上去。我和男生们一起摆石子,弄出一条道给女生们和老师走,后来又加入女生的队伍和男生打水仗。到了午饭时间,就摆好餐布分享各自带来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只可惜,都只定格在了无拘无束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事多了,愁深了,已然不是那个放空一切的黄毛丫头了。
小豆豆认为辫子是成熟的标志,而小时候的我则认为那是漂亮的标志。妈妈一直让我留男生头,曾经还让不少人觉得我就是个男生,可慢慢长大的我也想像那些穿裙子的女孩子一样扎着辫子,所以我以“自己早起梳头”为交换条件得到了留长发的权利。我还会给自己设计不同的扎法,买不一样的发带,现在想想还真够臭美的。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料到,喜欢梳辫子的我现在就跟个假小子一样。豆豆的辫子被大荣君抓了,她哭了,我很能明白这种感受,这种被捉弄的经历在我身上何止一次上演啊,当时会因为痛而生气,并加以反击,而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挺好玩的。
“巴学园,破学校!走进去,还是破学校!”当小豆豆听到外校的孩子这样说巴学园时,她孤身一人冲出去维护自己的学校。这种事我也做过,在外校排练课本剧时,我们听到该校的学生说我们学校的坏话,我们几个伙伴就趁着排练休息间隙去和他们练了练嘴皮子,大获全胜后喜滋滋地回来排练。应了那句话,母校只有自己能骂,别人骂就是不行,这或许就是对母校的热爱和浓厚的归属感吧。说起表演,豆豆还真可爱,让她演一个被打的人,但她却率真地还手了,让整个剧无法排练下去。我虽说没她这么大胆,但我也有幼稚的时刻。演课本剧《半夜鸡叫》时,我扮演周扒皮的老婆,而演周扒皮的恰巧是我们班的一个男生。那时候别说年纪小,这绯闻传得可快了,以至于我们两个总是刻意地保持着距离,一下台两人牵着的手就马上抽离开了,还做出彼此嫌弃的样子,逗得围观的人包括校长都哈哈大笑。
······
这些童年的回忆,我以为只会在同学会时或是翻开相册时被启封,没想到却在看书的分分秒秒中放映了,让我不禁想穿越,不奢求回古代,只希望时光倒退到十年前,那个还扎着两个小辫子、爱冒险、有梦想的我。
对的人鈥斺敗洞氨叩男《苟埂返亩梁蟾" TITLE="错的年代对的人鈥斺敗洞氨叩男《苟埂返亩梁蟾" />
电车的那头 是我期盼的教育
书中的巴学园和我们就读的学校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我多少次希望自己能和豆豆一样在电车的教室里读书,每天从家里带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我好想有一个像小林宗作一样的老师,好想接受这种另类的教学模式······我想我是彻底沉沦了。
巴学园上课,是让学生自选科目,喜欢哪科,就从哪一科开始上,自己钻研,这才叫因材施教。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似“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很管用: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相比起来,我们的课堂永远是满堂灌,没有目的性地听老师讲,由不得喜欢或是不喜欢。“被学习”让我们不得不承受这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巴学园的老师每天会带学生们去散步,让学生到野外去,再传授知识。脱离了满是文字与数字的书本,走近大自然,回归最原始的教育,这种别样的教育方法没有压力,有疑问便可提出,没有了桌椅的束缚,教室的羁绊,什么想法、什么勇气都有了,而不像现在的课堂,一提问题就鸦雀无声。
巴学园称带来的盒饭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多么美的名字,蕴藏的是校长对学生们浓浓的关爱。没有奢侈的攀比,只要这两种味道齐了就足以让人骄傲,就算缺少其中一个味道,校长也会帮忙补齐。
中国的应试教育让我真的有些窒息,死读书,一本又一本。可究竟消化了多少?得到了哪些知识?能应用多少?我用惭愧的低头来回答,我用沉默来反抗。
对的人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人,可爱善良的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妈妈,慈爱伟大的校长小林宗作。
豆豆的调皮可爱在我看来是最真实的童真,不做作,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也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现。善良的她帮助身体有缺陷的泰明;爱冒险的她喜欢往堆得高高的东西上跳;贪玩的她喜欢钻别人家的篱笆墙;有爱心的她被洛基咬伤了还竭力保护它,不让它受责罚;勇敢的她只身一人冲出校门找说巴学园坏话的小朋友“算账”;懂事的她为了不让校长为难,把漂亮的蝴蝶结取下(校长女儿美代一直吵着也要这样的蝴蝶结);感恩的她向校长承诺长大后要当巴学园的老师······巴学园改变了小豆豆,小豆豆也让巴学园更加充满笑声。
小豆豆的妈妈和大部分家长不一样,她真正懂得如何教孩子。理解、倾听、尊重,她给了小豆豆自由,对她的要求基本上也是有求必应,即使已知事物不完美的结果,她都不愿打消小豆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放手让小豆豆去尝试。当小豆豆不厌其烦地更改着她的理想时,妈妈用“倾听”来尊重孩子的理想,不管多么不切实际,多么荒唐,多么天真。对小豆豆,她是理智的溺爱;对于巴学园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她的态度是信任和支持;对校长先生,她是尊敬和钦佩。如果换成是中国的父母,或许会像带着孩子离开巴学园的家长们那样,质疑和排斥这所学校的教育方式。真的要向小豆豆的妈妈致敬,她是真的懂孩子、爱孩子,是个伟大的母亲。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是迄今为止我最敬佩的老师,他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对我们这些身陷应试教育的学生们的救赎。对他而言,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孩子,并不是说明他对“好孩子”定义太宽,他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孩子,肯定他们身上容易被忽视的优点。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 ,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豆豆在别人的眼里是被退学的“问题学生”,但小林先生一直挂在嘴边的“你是一个好孩子”却能让这个“问题学生”的自卑感化为乌有,他是伯乐,一位了不起的伯乐。如果小豆豆没有遇到他,她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被一个又一个学校拒之门外,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