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读后感

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2023-09-18 11:22:29

  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1、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读《中国人德行》

米舒先生: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 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米舒

2、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读后感范文

  这些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其中的一节片段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是有个人名叫荀巨伯。有一天,他得知自己的友人病重在床,便即可千里迢迢赶去探望。当他赶到时,城外的胡兵却已经攻进城池。友人劝荀巨伯:“我命不久矣,您快逃吧!”荀巨伯却答:“我赶来探望你,怎能在危险时刻弃你不顾呢?”这时,胡兵已闯入宅门,见荀巨伯一人舍生护友,问道:“城里的人都走了,你是何等英勇!”得知来龙去脉后,胡人首领仰天长叹:“我们不讲道义的人攻入了讲道义的国家!”随后便带兵撤退了。

  看完故事后我暗想:友情的力量多么伟大啊!荀巨伯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弃友人,独自一人对抗上百敌寇,并且还感化了敌人,救了一座城。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代,没有了战争,但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流露着朋友间的关心和帮助:题目太难做不出,朋友会不厌其烦帮你讲解;遇到挫折,朋友会鼓励你不要气馁;下了场大雨,与朋友公用一把伞;你快乐,有朋友陪着;你悲伤,有朋友安慰你……

  想想身边,回头看看,友情的故事也同样温暖我心。一次,有位同学过生日,父母出差不再身边,无人陪伴,无人祝福,她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是同学们安慰她,陪伴她,让她露出了甜美的微笑。那天,大家也纷纷送上了生日礼物:花色淡雅的作业袋、攒下零花钱买的文具、精心手绘的生日贺卡……礼物虽然并不贵重,但是承载着大家浓浓的友谊,生日歌唱的并不整齐,但在我看来,这是世上最甜美的声音,蕴含着我们深深的祝福。

  作为朋友,虽做不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但只要彼此相互信任、相互珍惜,友谊就像天边的彩虹,那么美好,那么纯洁。

3、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读后感范文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沃维纳格的这样一句话:伟大的才能比伟大的成功更不寻常。沉思片刻后猛然想起《世说新语》任诞篇中曾有这样一则故事,再次捧起书来细细品味,不禁莞尔。

  故事大致讲述了东晋官员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前,很多人托他带去他们自己渴望获得官职的书信。到了石头城,殷羡把书信全部扔到江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致书邮。”

  读完这则短故后曾对“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在其他书中看到沃维纳格说的那句话后才恍然大悟:殷羡不推崇这种“不走正道,贪图小径”的社会风尚,认为虽然获得了官职,也就是所谓的“成功”,还不如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学识才略从而获得自己的成功。所以“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更深层面的含义是:无用之才自不会得到赏识,而德才兼备之人定能得到重用。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贪图一时小利,放弃了光明和正义的大道,误入歧途,走向黑暗。这也许能获得些许利益,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更何况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象征,一种不良的行为准则。与其走这偏门邪道还不如潜心向善,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虽然会比前者付出更多,但这是一次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更能使得到的成功更真实,得到也更为自豪和愉悦,何不一试呢?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对于将来不论是发展的过程还是种。种鸿图霸业抑或遭遇挫折时的心态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为了得到赏识,得到成功,唯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就是学习。学习就需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顽强毅力与勤奋刻苦的钻研态度,正如童第周所说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时,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浮者了吧。

  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而自己却无所作为,更不要为了谋取利益而抛弃光明,那样只会像陷入沼泽地一般越挣扎陷得越深。唯有做搏击长空的雄鹰,金字塔顶上的蜗牛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明天。

4、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读后感范文

  《世说新语》是南宋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雅量、政事等三十六篇,讲述了当时名士的轶闻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篇的第九篇。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名叫荀巨伯的人,听说在远方的友人得了病,便什么都不管去看他,正值匈奴人攻打这座城。匈奴人已经闯进,问荀巨伯:“我们大军已到,城中无人,你是何等的汉子,还敢留在这儿!”,他说:“不忍留下朋友,宁以自己的性命来换朋友的命。”匈奴人听了很是感动,便撤军了。荀巨伯冒死也要保护朋友,这才是君子之交啊!这就是“真”和“诚”的一种体现,能让敌人自惭而退,让我们见到了患难见真情的可贵。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义,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的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重义,这些品德值得我们推崇!

5、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读后感范文

  道义,是一个深不可测而又显而易见的东西,荀巨伯的故事道义上深不可测,却又显而易见。他从远方来探望病了的有人,胡人来了也不走,这显而易见。胡人知道了他的事情,认为他太道义,自己太不道义,于是胡人退走了,这深不可测。道义令人费解,令人琢磨,却有时让人想知道答案。

  义,不仅有道义,还有义气。义气在兄弟、友人中常可以看出。兄弟之间的义气更纯厚、更真实。例如相依为命的两兄弟用仅有的金钱互相帮助。有人中义气较散漫、较虚伪,有时比兄弟的义气更纯厚。虚伪的是你交到了一个坏朋友,只会和你称兄道弟,一起吃喝玩乐。反之,纯厚的义气就是你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和你互相帮助,危难之时可以互相助一臂之力。

  还有意义,意义虽然和义气不一样。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取决于你为什么去做,如果你不想去做,这事在别人看来再有意义也没用,因为你感受不到。反之,你想做就有意义,意义只是一个俗称,意义的意义很多很多,去找到他们,并且是找不完的。

  义,只是一个有趣的东西,和π一样,是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字,真的,义深不可测。

6、追踪小绿人读后感500字追踪小绿人读后感

  一天,落日像喝多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倒在鹅山的那边,把天映得一半儿通红一半儿金黄。我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看着《追踪小绿人》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写了在绿园里,小叶子和小晓的神秘童年,其中我最喜欢第十章了,这里讲了:那双好奇的眼睛,小叶子知道是爷爷的眼睛。小叶子无法再向他保密了,就把发现小绿人的经过告诉给了爷爷。爷爷很惊喜,他让小叶子立刻教他唱《绿园之歌》,他要唱得更好。第二天,天刚亮,爷爷就把小叶子叫醒了。他要和小叶子商量怎样告诉给别人一个大喜讯。于是小叶子把喜讯告诉了宫爷爷,他也很惊讶,并说“看来那不是梦,是真的!”小叶子又讲述小绿人们唱《绿园之歌》的情景,于是宫爷爷提醒说“我们可以和小绿人们举行联欢会”。宫爷爷把联系小绿人的任务交给了小叶子。于是,晚上小叶子和爷爷来到绿园。小叶子叫爷爷唱《绿园之歌》引来小绿人们,爷爷用沙哑的声音唱了起来。这时,一个个小绿人从枝间显现出来。小叶子走上前把爷爷介绍给他们。随后,他们和小绿人商量晚会的有关事宜,商定月光晚会于次日晚八时举行。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不仅要爱护那些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还要保护环境。小绿人很可爱,它们也许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给它们一个舒适美丽的家,所以请大家携手爱护每一花每一草。

7、追踪小绿人读后感500字追踪小绿人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追踪小绿人》这本书。这个像谜一样的童话故事出于当代作家金波爷爷的笔下。

  书中围绕着可爱的“小绿人”展开了生动而有悬念的神秘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四合院——绿园。小叶子和他的朋友小晓在绿园快乐地生活。小晓是个神秘的小姑娘。她会和花儿讲话;她会躲到山楂树里来到小叶子家;她会带着小叶子走过从没见过的七座桥;酸酸的苹果被她咬过后都会变甜……我真羡慕小叶子,如果我也有这么一个朋友该多好呀!正是这个神秘的小晓谱写了一首动听的歌,引来了小绿人.

  小绿人在绿园里和小晓小叶子一起举办了月光联欢会.整个绿园里响起了悦耳的音乐,大树小树在扭动它们柔软的腰肢,小花在吹喇叭,叶子在敲鼓,萤火虫在夜空中组成了灯火的图案.

  小绿人给他们带去了无比的欢乐.然而,小叔却把小绿人用在了餐馆的经营上.小绿人做起了服务员.餐馆里烟雾缭绕,环境嘈杂,还有人拿小绿人取乐寻开心.小绿人忍受不了,在小晓和小叶子变魔术时,跳进了花束消失了.

  看到这里,我真为小绿人抱不平:小绿人也是人类中的一员啊!他们除了个子小以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地球也是他们的家呀!

  小绿人消失了,他们抓住蒲公英慢慢地飞上蓝天.神奇的小晓也随着小绿人消失了.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世界上真的有小绿人吗?我能在美丽的七座桥见到可爱的精灵小晓吗?你梦幻般的来了,又梦幻般的去了.你永远是个谜吗?<>给了我一个神秘的童年.

8、追踪小绿人读后感500字追踪小绿人读后感

  小绿人这个主题是我意想不到的。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我”刚一出生宫爷爷在来贺喜的路上捡到了小丫头——“小晓”后一年,宫爷爷经常带小晓来家里玩。我发现小晓就是小绿人,我也发现了小绿人。我把这件喜事告诉了家人们,他们又喜又惊。

  我看到“我”和小晓 是如此的爱护环境,又不随意乱丢垃圾。但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随地乱丢垃圾,比如:在河里、大树树枝上、地上、下水道口、花花草草上……

  有一次,我弟弟去倒垃圾,我意味深长的嘱咐他:“你,给我听好了:一、要注意安全,二、要安全地把‘垃圾们 送回各自的‘家 ,三、要让每一位垃圾都不可以掉下,四、我在楼上看着你!你敢做出超出范围的事,你给我等着瞧!”“好的,保证完成任务!”他敬了一个礼,但转身一下楼就快速回来了。我目睹了他倒垃圾的方法:他拎着垃圾就跑,毫不关心后面的掉落的垃圾。到了垃圾桶旁,又停了下来,我眼看他把垃圾放下。“嗖”的一声踢倒垃圾桶旁,垃圾袋破了,垃圾掉了一地。散发出的恶臭,我估计最高楼都拿能闻到了。路旁行过的路人都捂着鼻子走过了。弟弟还嘻嘻哈哈地对我笑着。

  唉,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小晓和“我”一样爱护环境,那该多好哇!

9、追踪小绿人读后感500字追踪小绿人读后感

  有一本书,围绕着一篇杂志上的偶然内容来写。有一本书,围绕着一篇似童话的故事来写。有一本书,围绕着绿色来写。这本书,就是《追踪小绿人》。一本好书,如果你硬要去追问它的前因后果,那就好比一张风干的叶片,你只看到它的经脉走向,却无法领略曾经涌动的生命,那种生机勃勃的朝气。只有你用心读了,随着文字一直走,你总会领略到里面的真谛,主角的感受,只有一路读,一路走,才有一些大收获。

  书的开始,就是介绍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一个是稀奇古怪又机灵的小丫头小晓,一个是对着小晓做出的事情发呆疑问的小叶子。还有书题中提到的小绿人喜欢的地方:绿园。小晓是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捉迷藏总让人找不到她,生世也特别奇怪。刚被宫爷爷带回家时身上只裹了一张芭蕉叶,没冻死,还和小白鼠般大小,但是吃了奶后竟然没出满月就和小叶子一样大了。先把小丫头的稀奇古怪写出来,让我们真是越读越想读。后来,介绍到了从杂志上看到的小绿人,被小叶子发现了,而且就在绿园里,接着,就发生了一串串接二连三的事。先是小叔闹起的,要小绿人去饭店当服务员,大家高高兴兴地去了,可却害了小绿人们。之后,小绿人消失了一小段时间。接着,小晓又带着小叶子走过了七座彩色桥,小绿人就和小晓一起走了。

  倾听花朵,倾听泉水,倾听蚯蚓,倾听冬雪,倾听生命的歌唱。世界的美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尊重,其实,这正是在呵护我们自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我合上这本书,心里涌动着不一样的欢乐。

10、追踪小绿人读后感500字追踪小绿人读后感

  海悲伤的唱着歌,浪花无精打采的拍打着岸上的礁石,大树脸色枯黄,那些树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我在寒假中阅读了《追踪小绿人》这本书,故事情节非常感人,用童话的方式倾诉人们,让世界重回美好,内容栩栩如生,让我读了以后意识到世界的重要,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爷爷近年倾情奉献的长篇童话新作,是”小绿人”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作品围绕"小绿人”这个可爱的通话形象展开,从小叶子和小晓这一对好朋友希望遇到神秘的小绿人,到他们意外地在郊外走过七彩桥,发现小绿人,最后邀请小绿人来到人间的奇遇,将生动而悬念迭起的故事叙述的非常到位,将我们带入美如梦幻般的“小绿人家园”,让我们游览于如斯美景,体味最迷人、最纯真的友谊。

  当我读到最后一行字时,眼泪夺眶而出,甚至有那么一瞬间觉得人类是无用的,你瞧,人类为了自己一时的贪婪,而破坏生物链,一棵棵大树纵然倒下,导致多少鸟儿无路可走,无家可归?还有多少家工厂正在排污水,排烟雾......地球妈妈脸上的一道道伤疤,又有谁来弥补?当然,人类的放肆会遭到大自然的谴责-------病毒滋生、全球变暖,海啸、沙尘暴以及干旱与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强留控诉!到那时候,地球将会变成无声无色、毫无生趣的世界,如果我们失去了大自然的保护,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快来阅读这本书吧,一起用行动证明:我们要让世界重回美好!

11、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读《中国人德行》

米舒先生: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 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