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学生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明确了实验室规则,其次学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基本操作外,还要对实验室有大致的了解,如药品的摆放等。这些应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介绍。
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因为大家常常要使用一些危险的药品,这些潜在的危险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室的.重要安全守则。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可以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一定、禁止。
一定:一定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程序;必要时一定要戴上防护眼镜;一定要穿着合理(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洗手;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对待所有的药品一定要小心、仔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环境清洁;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遇到疑问一定要问指导老师。
禁止:实验室里禁止吃东西或喝水;实验室里禁止抽烟;禁止吸入、品尝药品;禁止妨碍或分散别人注意力;禁止在实验室里奔跑或大声喧哗;禁止独自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禁止做一些未经批准的实验。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二氧化碳来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思路,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同时告诉学生反应的条件,让学生们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了加强全体学生的掌握,我还组装了各种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他们的优缺点,多媒体还展示一些错误和正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加深同学们对装置图的认识,最成功也是最让学生们感兴趣的是,在理论讲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步骤、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后,我请了两位学生完成演示实验,使同学们更集中注意力,大家都有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心理,都想找出同学做实验的“毛病”,其效果比我老师亲自做实验强多了,并且课堂上还留有一些时间给同学们做随堂和知识迁移练习,教学手段多样,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加强之处:
留给学生做笔记的时间应多一些,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就地取材,利用一些生活废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体会:
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沉时介,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本课反思:
下次要抢到实验室,提前下手。呵呵!使的蜡烛的探究实验只能放在后面来做。
走进实验室花费3个课时
第一节:
讲药品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不要忘记先给学生说清进入实验室后应该保持安静等注意事项。本节课上完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课件,并且本节课最好用课件上,因为知识点太多,需要写的也多。
讲得快可以讲到量筒的使用。
第二节课:
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用课件呈现出填空题。
2、量筒的使用。
3、两个实验(盐酸与碳酸钠、锌与盐酸),最好让学生做一个。然后先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然后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情况。
4、酒精灯的使用。(火焰的实验还没做,就下课了,可能给学生没废话太多了)。
第三节课:
1、探究酒精灯的'火焰实验。
2、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讨论:用外焰加热、加热前先预热、加热后不能骤冷。进入讨论问题(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外壁有水不能加热等)
3、实验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不用定量取,节省时间)只观察现象就可以了。
4、一些常见仪器的简单介绍。
5、仪器的洗涤:指明洗干净的标志就可以了:玻璃内壁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基本形成制取常见气体的思路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已有知识,探究体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中药品、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验满验证方法等的选择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发展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过程
难点:药品的选择
三、教学设计
㈠课前准备工作
学生:搜集有关物质——洗净的蛋壳、贝壳、草木灰、墙壁上的石灰块等;
自由寻找搭档,以能配合默契为原则,每两人或三人一组,共26组。
教师:设计教学思路;整理本节所需的仪器、药品(包括实验室制备氧气及设置障碍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㈡教学过程
熟悉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告知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选择仪器药品时如认为缺少什么,可自行到橱柜上选择;分成四大组,在每一个实验时每组各安排两位学生轮流充当学生教师,巡视本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做好登记工作,并于每一个实验后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做总结。
1、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如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的氧气不纯。
2、装有药品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防止药品表面吸附的湿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4、在对药品加热时,为什么有的时候试管内出现火星并发生爆炸?
答:可能药品中混有可燃性的炭粉、纸屑等。
5、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不宜过长,只需稍稍露出胶塞即可?
答:伸入过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6、实验过程中试管为什么会炸裂,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有:①对药品加热前未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口向上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就加热;④试管质量较差;⑤铁夹夹试管过紧;(以上五个原因也是用试管给其他固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的主要原因);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导致水槽中的冷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⑦实验结束洗涤试管时,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有:实验刚结束,未等试管冷却就用冷水洗涤;洗涤时用力过猛。
7、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
答: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里的水就会被倒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8、为什么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答:对于气体的收集应采用什么方法,与它的物理性质(即溶解性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有关。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9、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
答:因为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当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气泡放出时方可收集。
10、收集完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为什么要正放在实验台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以减少气体的逸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学生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明确了实验室规则,其次学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基本操作外,还要对实验室有大致的了解,如药品的摆放等。这些应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介绍。
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因为大家常常要使用一些危险的药品,这些潜在的危险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室的.重要安全守则。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可以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一定、禁止。
一定:一定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程序;必要时一定要戴上防护眼镜;一定要穿着合理(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洗手;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对待所有的药品一定要小心、仔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环境清洁;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遇到疑问一定要问指导老师。
禁止:实验室里禁止吃东西或喝水;实验室里禁止抽烟;禁止吸入、品尝药品;禁止妨碍或分散别人注意力;禁止在实验室里奔跑或大声喧哗;禁止独自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禁止做一些未经批准的实验。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