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作修辞方法复习的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雷电颂》作修辞方法复习的教学反思
一、灵活的课堂预设促成了有效的生成
课堂教学离不开预设,预设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讲划的进行,教师便于驾驭课堂教学,这节课为了实现让学生了解修辞方法并品析出修辞方法表达效果的教学目标。我作了以下的预设: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以这个问题带出《课程标准》要求明确的十种修辞方法,让学生对修辞方法有个“面”的认识。
2、在这十种修辞中,我选了五种修辞作为复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五种修辞的定义和要点。
3、在了解这五种修辞的定义和要点的基础上,举了五个句例,让学生结合定义和要点去辨析属于何种修辞,并指出其表达的作用,这一环节由于预设得细化,所以给了学生良好的发挥余地,整个教学五一节进展得十分有效。
4、以课文《雷电颂》为例,加深对学五种修辞的认识和运用,虽然在本文中讲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比较困难,但因为前一环节的铺垫使这一环节的开展显得比较顺利,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难点,我将这一环节分成了三步走:
⑴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⑵让学生回顾课文的表现的内容与情感。
⑶结合修辞手法物思想内容,谈表达效果。
这三步化难为易,促成了课堂的.有效生成,师生归纳出了修辞表达的共性特点以及该如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语言表达出修辞的表达效果。实现了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二、这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落实了方法的指导
学生毕竟是学生,有时他们会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于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肤浅的,所以当学生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与肤浅的认识时,我及时给予了有效的引导:
比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学生只知道运用了反复的修辞,不知道有拟人的修辞,主要在于学生对“咆哮”一词不理解,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咆哮”含有暴怒喊叫的意思的理解,生成了拟人修辞,那么在这一句中运用拟人反复有什么作用,学生认识较为模糊,我给予有效的引导,风象征什么?──象征变革理实的伟大力量,所以这里表达了屈原对风的急切渴望,就是对变革现实力量的渴望,这里又运用的反复,就更加强调对风的急切渴望,同样对其他两个句子也作了有效的引导,以及通过有效的朗读,尊重学生个性体验,较好地生成了学生对修辞句子的赏析和理解。
三、这堂课遗憾的地方
生成教学的内容具有随和性和灵活性,对于教师的潜能是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准备得匆促,有些预设没有很大的生成,比如对文中及课外延伸材料的修辞例句的引导赏析时不够深刻,原来预设用删除法、潜换法把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改为没有修辞的句子进行比较,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运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以前在教《雷电颂》时,只是把《雷电颂》当作一篇普普通通课文,按照教参照本宣科似的讲析一通。课文上过后,发现学生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次在上《雷电颂》前,我对这一情况作了仔细地分析,从中发现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备课时,教师只是备了教材,但对学生这一头考虑甚少:学生对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有关知识、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剧中人物的独白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等方面,其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的欠缺。对这些方面,在备课时,如果考虑不到,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备课时,作了这样的调整和改进: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有的查阅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有的查阅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有关知识,有的查阅有关《屈原》剧本的评介文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改进,效果较为明显: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地丰富了,理解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更主要的是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牐犝庖豢卫告诉我们,备课务必备两头:既要备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教学出现新境界。
《体育颂》这篇文章是一篇赞美体育精神的散文。本文赞颂的体育精神是指对人类个体的.力和美的创造,精神方面的正义、勇气、荣誉、乐趣的培养和对人类整体的培育、促进及和平精神的弘扬。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体会文章的主旨,领会体育的精神。教学难点在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文章要有整体的掌握。亮点在于语言的使用。本文语言简洁而工整(全篇由九个自然段构成,每个自然段均由“啊,体育”开篇),文笔优美而昂扬,并且通篇使用第二人称,便于作者直接抒情,使赞美的语言热情洋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时,我从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赞颂,着眼让学生学习体育精神,通过反复朗读,并鼓励学生正确、流利
一、灵活的课堂预设促成了有效的生成
课堂教学离不开预设,预设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讲划的进行,教师便于驾驭课堂教学,这节课为了实现让学生了解修辞方法并品析出修辞方法表达效果的教学目标。我作了以下的预设: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以这个问题带出《课程标准》要求明确的十种修辞方法,让学生对修辞方法有个“面”的认识。
2、在这十种修辞中,我选了五种修辞作为复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五种修辞的定义和要点。
3、在了解这五种修辞的定义和要点的基础上,举了五个句例,让学生结合定义和要点去辨析属于何种修辞,并指出其表达的作用,这一环节由于预设得细化,所以给了学生良好的发挥余地,整个教学五一节进展得十分有效。
4、以课文《雷电颂》为例,加深对学五种修辞的认识和运用,虽然在本文中讲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比较困难,但因为前一环节的铺垫使这一环节的开展显得比较顺利,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难点,我将这一环节分成了三步走:
⑴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⑵让学生回顾课文的表现的内容与情感。
⑶结合修辞手法物思想内容,谈表达效果。
这三步化难为易,促成了课堂的.有效生成,师生归纳出了修辞表达的共性特点以及该如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语言表达出修辞的表达效果。实现了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二、这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落实了方法的指导
学生毕竟是学生,有时他们会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于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肤浅的,所以当学生的表达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与肤浅的认识时,我及时给予了有效的引导:
比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学生只知道运用了反复的修辞,不知道有拟人的修辞,主要在于学生对“咆哮”一词不理解,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咆哮”含有暴怒喊叫的意思的理解,生成了拟人修辞,那么在这一句中运用拟人反复有什么作用,学生认识较为模糊,我给予有效的引导,风象征什么?──象征变革理实的伟大力量,所以这里表达了屈原对风的急切渴望,就是对变革现实力量的渴望,这里又运用的反复,就更加强调对风的急切渴望,同样对其他两个句子也作了有效的引导,以及通过有效的朗读,尊重学生个性体验,较好地生成了学生对修辞句子的赏析和理解。
三、这堂课遗憾的地方
生成教学的内容具有随和性和灵活性,对于教师的潜能是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准备得匆促,有些预设没有很大的生成,比如对文中及课外延伸材料的修辞例句的引导赏析时不够深刻,原来预设用删除法、潜换法把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改为没有修辞的句子进行比较,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运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本文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背景介绍很关键。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
朗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风、雷、电、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突出。“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语言是本文的亮点和重点,学生可以抓住一点来品味。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为以下;
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复习过程,通过对图的识别,分析,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第一步──认一认:
什么是象征手法?教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 为‘具体 ,使思想形象、可感,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概念及其作用的展示让学生对初次正式接触的这种表现手法有一点理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使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他们的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努力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方便。案例中教师虽也已提供概念,但较笼统,学生对它的认识模糊,也就缺失了教师引领的作用。
第二步──学一学:
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了什么?教师提问并建议学生看课后参考资料投影: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过程及时让学生增加了对文本的背景理解,增添了对概念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学生思考的大方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或借鉴的例子很重要。这种不失时机的引领,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尝试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强烈渴望。
第三步──猜一猜:
课文中下列被象征的本体分别对应的象征体是什么?大屏幕投影连线题,具体事物“风雷电;洞庭湖、长江、东海;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和象征物“变革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屈原被囚禁前的配剑;坚定的信念;对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把它们分列两端,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探究,从而较好的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这个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讨性,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适时点拨、引领,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
第四步──议一议:
小组讨论怎么连线配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各小组长集思广益,作好书面记载并代表小组发言,这种有组织、有目标、有方向的探究合作很快就有了结果,集体达成共识。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从形式走向实质。这一步充分体现了生生、师生交流并积极互动的特点。教师不再是案例中的旁观者,其引领服务于全体学生多元、多维的发展。
简单的“四步走”,为什么能很快地化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因为,“四步走”中教师在知识上的引领,及时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大大降低了讨论的难度,减少了探究的盲点,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也就杜绝了不少学生讨论中充当“南郭先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真正实现小组讨论的多元化价值,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有的引领绝不能丢!
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第一步──认一认:
什么是象征手法?教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形象、可感,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概念及其作用的展示让学生对初次正式接触的这种表现手法有一点理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使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他们的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努力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方便。案例中教师虽也已提供概念,但较笼统,学生对它的认识模糊,也就缺失了教师引领的作用。
第二步──学一学:
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了什么?教师提问并建议学生看课后参考资料投影: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过程及时让学生增加了对文本的背景理解,增添了对概念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学生思考的大方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或借鉴的例子很重要。这种不失时机的引领,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尝试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强烈渴望。
第三步──猜一猜:
课文中下列被象征的本体分别对应的象征体是什么?大屏幕投影连线题,具体事物风雷电;洞庭湖、长江、东海;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和象征物变革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屈原被囚禁前的配剑;坚定的信念;对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把它们分列两端,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探究,从而较好的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这个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讨性,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适时点拨、引领,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
第四步──议一议:
小组讨论怎么连线配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各小组长集思广益,作好书面记载并代表小组发言,这种有组织、有目标、有方向的探究合作很快就有了结果,集体达成共识。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从形式走向实质。这一步充分体现了生生、师生交流并积极互动的特点。教师不再是案例中的旁观者,其引领服务于全体学生多元、多维的发展。
简单的四步走,为什么能很快地化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因为,四步走中教师在知识上的引领,及时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大大降低了讨论的难度,减少了探究的盲点,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也就杜绝了不少学生讨论中充当南郭先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真正实现小组讨论的多元化价值,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有的引领绝不能丢!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黄河大合唱》的几个部分,如《黄水谣》《保卫黄河》这几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
由介绍历史背景到聆听这段历史的痛苦呻吟,由对《黄河大合唱》的整体感知到对音乐作品的领会、感受,学生对这样宏大的作品的主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上课时,分析课文的主题,学生基本都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他们都说在朗诵这首歌词时要体现出一种在压迫下的呻吟,要展现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愤,要表现出全民团结抗战的激情。学生能谈到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黄河颂》时,我还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简单的音乐了解给学生唱了《黄水谣》、《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几首歌,让学生在宏观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为下面的分析课文奠定的基础,虽然在介绍背景和作品时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