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关心我》听说训练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爸爸关心我》听说训练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能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概括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能围绕“关心我”说出一段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话。
重难点
说话围绕中心。按想好的要点叙说具体。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听力训练要求。
(1)预习课文相关部分内容,试说对“听”的要求的理解。
(明确:①赞扬准;②赞扬什么——中心;③怎样围绕中心——举了哪些事例。)
(2)一段话比较长,怎样才能记住?(明确方法:①仔细听——注意力集中;②边听边想——记要点,脑记,笔记。)
2.插录音。
听清楚“我”爸爸的身分.关心“我”什么,讲厂哪几件事。
(1)逐题讨论,综合板书:
┌────────┬──────┐
│ 事 │ 中心 │
├────────┼──────┤
│ 进我上医院 │ 关心身体 │
├────────┼──────┤
│ 鼓励我学习钢琴 │ 关心学习 │
└────────┴──────┘
(2)归纳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要点的'?
(①联系题目“关心我”,听时注意回答“关心”的句子。如,爸爸对我的健康特别关心;爸爸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而且关心我的学习。 ②从事例中概括。)
3.再听录音。
听清楚这位同学怎样围绕关心“我”身体,关心“我”学习这个中心诽说具体的,要求复述出具体情节要点(注意听、记主要情节要点。)
(1)山一人在小组中说,互相补充要点。
(2)课堂复述交流。(评价要点是否说齐,说话清晰,连贯,简洁。)
4 学习课文关于“说”的要求及提示
。(①确定说谁。②确定中心,想好关心“我”什么。研定事例,怎么关心“我”。确定说明顺序,理出要点。)
5.说活练习。
(1)指名说。(引路,评价说话条理及内容。)
(2)小组或同桌互说。
(3)课堂交流。(评价语言清晰,态度自然。)
6..总结述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听说训练)《________关心我》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材分析
问路和指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见的事情。通过本次听说训练,使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指路时要听清对方的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2.初步学会问路和指路;能把学校到家里的路线说清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要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教学难点:指路时怎样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四、教学准备
1.投影片。课文录音。
2.准备一顶民警叔叔的'帽子。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揭题,看投影尝试问路和指路。
(1)打出投影片。
(2)揭题并讲清说话材料。教师指图说:小兰星期天到同学冬冬家去,冬冬家住在新华电影院对面,可小兰不知怎么走。小兰看见了民警叔叔,就上前问路。(板书:问路)民警叔叔就为小兰指路。(板书:指路)请大家想一想:小兰会怎么问?民警叔叔会怎么指路呢?
(3)尝试问路和指路。
①请一生扮小兰,另一生扮民警叔叔(戴上民警帽),进行问路和指路表演。
②师生评议,好的方面板书出示。
③小结:同学们很聪明,已经简单地会说了,但是说得还不够好,下面我们要学习课文——问路和指路,看看我们还有些什么地方表演得不好,等一会儿要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好。
2.学习短文,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后讨论。
①冬冬家住在哪里?
②小兰是怎样向民警叔叔问路的?
③民警叔叔怎样指路的?
④从小兰的问路和民警叔叔的指路中,我们可以知道问路和指路应注意些什么?
(2)找出问路和指路的话读一读。
(3)小结问路和指路要注意的问题:(板书出示)
①问路,是请求别人帮助,必须注意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②指路,是帮助别人,要听清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4)看投影,听录音,体会书上是怎样问路和指路的。
3.分角色表演问路和指路。
(1)两生表演问路和指路。
(2)师生评议。(肯定表演好的方面,特别是表情方面)
(3)再请学生表演。(主动上去)
(4)同座同学分角色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4.老师呀,非常想到你们家去做客,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该怎么走呢?
(1)明确要求。(读指路的要求)
(2)指名上台说,并进行评议。
(3)同座互说,互评。
5.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表扬、鼓励)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课前激趣、方法指引、能力训练三环节组成。通过科学方法的指引,训练学生听的基本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介绍培养和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听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普通和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成员交际能力。试想,一个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人和一个博闻强记的人,他的思维一定很灵活。我们要成为这样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得进行一定的训练。
二、课前激趣。
师讲“阿凡提和皇帝”的小故事,要求学生听后回答问题:阿凡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有一天,阿凡提和皇帝一起洗澡。皇帝问道:“阿凡提,凭我这模样到市场上当奴隶卖,能值几个元宝?”“最多十个元宝!”阿凡提说。皇帝火了,骂道:“胡说!光是我身上的这条绣花围巾就值十个元宝了。”“正是啊,高贵的陛下!”阿凡提指着围巾说,“我说值十个元宝的,就是指这个东西啊。”
生讨论后明确:皇帝一钱不值。
三、方法指引。
投影展示:
听的科学方法TQLR,译为“调频、提问、聆听、复现”,是加拿大科学研究会总结出的科学的听话方法,掌握这种方法并能运用于实践中能增强听的效果。
1、调频。听者的大脑要像无线电调频一样调向说话人和话题,唤起自己所知的关于话题的每件事,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2、提问。听者应在头脑中形成问题:说话人关于这个题目将说些什么,说话人的背景如何?与话题有关的内容是什么?
3、聆听。听时要努力听清说话人的每句话,每个词,并对听到的每件事,每个问题作出心理上的反应,预料他下面将说的话。
4、复现。经常回顾前面说过的话,并把它与现在正在说的话联系起来。经常总结、评价听到的话,区分主要与次要的意思,自学地记忆某些需要牢记的要点。
生阅读听的科学方法,师稍作解释。
四、能力训练。
1、选出一组四人,每人作一分钟的自我介绍,要求其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听的实践,然后进复述所听到的内容。
2、取出若干颜色相近、形状稍有差别圆珠笔。先请一生A站在门外,然后出示圆珠笔,请全体学生观察。假设有位同学B不慎丢失了一支(任选其中的一支)圆珠笔,门外的A正好准备上街,B请A捎买一支圆珠笔。B向A简略说明捎买圆珠笔的特征。要求A在短时间内从若干的圆珠笔中后出B所要的圆珠笔。
3、教师朗读说明短文《矮马》,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矮马,又叫广马,果下马,果骝,高不盈米,貌不惊人,是马家族中的侏儒。但性情温驯,又能吃苦耐劳,矫健善行,凌高蹑险,轻疾若飞,最适于高原山区驮运乘骑。据古籍记载:“成都府出小驷,以其便于难路,号为蜀马。”(广西)“罗定产小马,仅高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骝。”旧俗,广东当地男女青年对歌,男子常骑一匹果下马,显得特别英俊潇洒。
当今世界矮马的著名品种有专供乘骑的阿拉伯马,有疾走如飞的赛马,有力挽千斤的驾辕马,有高仅40厘米,重15千克,专供观赏的袖珍马。矮马可以说是集各品种功能于一身的马中的珍奇了。
在历史上,矮马曾为人们立下汗马功劳。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北宋大将军狄青南征统一中国,都曾有大量矮马驰骋疆场。民族英雄岳飞一次曾精选矮马300匹参战,大战南侵的金兀术。明末倭寇侵扰我江浙沿海,广西田州瓦氏夫人曾率轻骑数千远征杀敌,用的也是矮马。在今天,壮乡功寨、城镇边关,矮马仍然在肩负着高寒山区的运输重托,并且在发展登山旅游事业中大显身手。
听后回忆内容思考:矮马有什么特征?文章具体写了矮马的哪些用途?
讨论回答:矮马矮,性情温驯,吃苦耐劳,矫健善行,用途广泛。具体写其用途有:广东男女青年对歌,男子骑坐;在历史上为战争御敌立下汗马功劳;肩负着高寒山区的运输重托;今天在发展登山旅游事业中大显身手。
五、小结。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能想象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会飘到哪里去。
2。能按顺序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以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段连贯的话:
二、教学时间
l课时
三、课前准备
肥皂水、吸管、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看她在做什么?听听她在说什么?(儿歌)
我有一瓶泡泡水,
天天和我一起玩。
只要轻轻一吹它,
满天都是小泡泡。
怎么吹出来的呢?谁看懂了,来说说。
二、学会说吹泡泡的方法
指名说。(先把吸管放到肥皂水里蘸一下,再把吸管的另一端放到嘴里,接着轻轻的一吹,泡泡就从吸管的另一端钻出来了。)板书:先再接着
师:说得真棒!一步一步非常清楚。请你上来一边做,一边再说说。
谁也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希望你能说得更好。
(下边的小朋友听得有点糊涂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你能帮他说清楚吗?
把你吹泡泡的方法教给你的同桌(同桌互说)。会说的老师还要他上来边说边做。指名3-4人说。
三、实践体验
1、现在我们4人小组里轮流说,一个一个说,其他同学评评他说的对不对。每个人都要说。
2、会吹了吗?那么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吹出来的泡泡最好看,最特别好不好?先在4人小组里比,选出最棒的全班比。所以你要看仔细了,谁吹得最好看,最奇特(师生尽情地玩,并配上轻快的音乐)
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吹泡泡,观察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板书想
2.全班评议
推荐或自我推荐,认为谁出得好就请他来吹。(你想推荐谁,他吹得好在那里?)
认为自己吹得好的,你吹出了怎样的泡泡,是怎样吹出来的'?
我吹出来的泡泡……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词汇:有的像彩色的气球、有的像透明的大玻璃球、有的像个大彩球、还有的像一串透明的葡萄慢悠悠地飘、轻轻地飘、慢慢地飘等。(板书: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评议(分四人小组说——指名说——适当评议)
轻轻地吹、慢慢地吹、小心地吹、小心翼翼地吹: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又大又圆、大大小小。
3、想象
好多漂亮的泡泡飞啊飞,飞去哪儿了,干什么去了?
四、整体练习说。
师:今天真开心,你能把我门刚才吹的过程和想的连起来说说吗?
(自由说——指名说——评议)
说的真好,小朋友回去后把它写下来,行吗?
一、活动目标:1.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说“爸爸像……一样……”。
2.感受爸爸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我爸爸》PPT课件
2.小朋友们爸爸的照片
3.完整配乐故事
4.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
过渡语:你们的爸爸都很能干、可爱。
2.导入故事“我爸爸”。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Peter也想说说自己的爸爸。
(二)阅读理解绘本《我爸爸》
1.出示图画书《我爸爸》,看封面,认书名。
师:Peter的爸爸长什么样?他在干什么?他穿着什么衣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呢?
小结:这真是个调皮、可爱的'爸爸!这本书就叫《我爸爸》。
2.播放PPT2。.
师:Peter的爸爸喜欢干什么?
小结:爸爸有两个爱好,唱歌和跳舞。
3.播放PPT3、4。
师:爸爸还喜欢干什么呢?爸爸喜欢足球,喜欢跑步,你怎么知道爸爸跑了第一名呢?爸爸真的是太棒了!
4.播放PPT5。
(1)师:Peter的爸爸还有很多本领,是什么本领?
(2)变猫头鹰
师:这张图你能看懂吗?爸爸怎么变成了猫头鹰呢?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学说“爸爸像……一样……”(爸爸象猫头鹰一样聪明)
(3)变鱼
师:爸爸怎么变成了鱼呢?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爸爸像……一样……”(爸爸象鱼一样游得快) 让小朋友们学游泳的姿势。
(4)变猩猩
师: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爸爸像……一样……”(爸爸象黑猩猩一样力气大)
5.生活迁移,用“爸爸像……一样……”。
师:小朋友们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他像哪个动物一样?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爸爸贴到相应的小动物下面。(玩游戏)
(用“我爸爸像……一样……”)
6.播放PPT7。.
师:大家继续看图片,Peter的爸爸在干什么?在逗Peter笑。
想想你们自己的爸爸有没有做什么事情逗你们开心呢?
7.播放PPT8。
师:谁在Peter家?(大灰狼)
如果有一天有大灰狼来到你的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大灰狼为什么会往屋子外面走呢?
Peter的爸爸会怎样把大灰狼赶走呢?
(让小朋友们学习Peter的爸爸怎样赶走大灰狼。)
8.生活迁移。
师:你们的爸爸有什么勇敢的事情呢?
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来保护你们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师:爸爸真得很棒,他有很多爱好,有很多本领,很有趣,很勇敢,我们永远爱爸爸。(播放背景音乐,老师描述故事内容)。
师:这么好的爸爸,你们喜欢吗?(播放PPT19)
2.播放PPT19。
(1)师:爸爸和宝贝在干什么?让我们也来拥抱一下吧!(真舒服)
拥抱的时候,猜猜爸爸会对宝宝说什么呢?你们想对爸爸说什么呢?
总结:原来爸爸和妈妈一样,也深深地爱着我们,回家以后把你对爸爸的爱大声的说给他听!好吗?让爸爸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绘本是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它通过大量色彩鲜艳的图画和语言留白,留给孩子很大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借助绘本,能在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我爸爸》是一本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本,通过描写一位乐观、幽默、强壮、阳光、温暖的爸爸,激发孩子们观察爱、体会爱、感受爱。爸爸是孩子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所以上这堂课的时候,我一打开课件,孩子们渴求的眼睛已经聚焦在大屏幕上了,对绘本很感兴趣,一个个都用他们充满智慧的眼睛捕捉图画中生成的精彩。
我觉得要进行绘本指导,首先要完成教师自身与文本的对话。对于成年人,如何看待绘本。绘本阅读指导不能等同于绘画欣赏,尽管画面占有主体地位,文字不过三百余字,但绘本仍然是一种文学读本。同时绘本阅读指导不能上成简单的语文课,要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所以绘本的阅读应该定位在图文结合阅读欣赏,实现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演演玩玩的有趣的阅读过程。
第一,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在这堂课上,我努力想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孩子主动地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把对爸爸的爱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使学生把绘本中所蕴含的主题、内涵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例如:我在带着孩子观察了“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后。紧接着连出示图片:变成河马的爸爸、变成猩猩的爸爸。这时候我稍作一点提示,放手让孩子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猜一猜这两幅图会配什么样的文字呢,让孩子们来当一当小作者,体会一下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样写呢?让孩子们学会在绘本阅读中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从而既小结出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又锻炼了孩子的创造改变能力。
第二,充分发挥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我们提倡快乐学习,孩子在欣赏精美的图片,倾听有趣的故事时候,思维活跃,乐于学习探索,所以在课堂中能结合文本,加强听说读写画等能力训练,则事半功倍。课堂上抓住“象…一样”这一句式,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爸爸来夸夸他。在孩子倾诉对自己爸爸的感情的同时,也不失时机训练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孩子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关注每一个孩子。
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其实每位孩子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绘本,不管是平时成绩如何的,都能观察到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和细节,并展开想象,课堂上我给每一位孩子以鼓励和引导,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当然,每一堂课都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大部分的孩子都学有收获,并且学的很开心,但也有个别孩子只是理解表面的现象,我想这和个别孩子课外阅读量不够密切相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内心更加丰富起来!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所以我们不仅倡导在学校读也提倡家长与孩子在家共读,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由于我班学生的父亲多数工作都很忙,很少陪孩子,为了增进本班学生与父亲的感情,让孩子更加的佩服、了解父亲,在本次家长会上我设计了绘本阅读《我爸爸》这节公开课。《我爸爸》这本书的作者是安东尼。布朗,故事内容很简单,以一个孩子的目光生动的表达了对爸爸的崇拜和赞美,表达了“我”和爸爸的爱,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现在的孩子大都对妈妈比较依赖,对爸爸不是很了解,基于这个情况我试图通过《我爸爸》的绘本教学,让孩子来重新审视自己对爸爸的爱,同时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是新《纲要》的要求,也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所在。如何让学生懂得在实际情景中去感受爸爸对自己深厚的爱是本次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此次教学的目标。
教育过程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展开,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简单介绍了这是作者安东尼布朗的爸爸,然后我介绍了我自己的爸爸,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来介绍他们自己的爸爸,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起来。
我开始一页一页的让孩子们仔细观察PPT,然后说出来自己的想法,画面上都有什么,孩子们看得都非常的认真安东尼。布朗把自己的爸爸比作一些动物,把爸爸的本领藏在动物身上。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也玩起了这个游戏,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爸爸形容成一种动物,学说“我爸爸像……一样会…。。”句式;当大灰狼走近安东尼。布朗家时,孩子们惟妙惟肖地学起爸爸的口气驱赶大灰狼,将爸爸勇敢保护宝宝的语气模仿的恰到好处!最后,我完整的将绘本配乐讲述了一遍,许多孩子被爸爸的爱打动!在这种气氛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来着爸爸的那份浓浓的`爱,也萌发出爱自己爸爸的强烈情感,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点很高,对老师的问题回应很积极,也被故事中父子之间的爱所感动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对绘本《我爸爸》的学习,顺利的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相信借助这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一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接受并且迁移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爱,学会爱护身边的人!
不足:过渡语太啰嗦,评价语不够带有激励性,今后要多加强自己这两方面的学习。
《我爸爸》是一本享誉全球、充满浓浓父爱的儿童绘本。这个包含着父子深情的绘本,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比喻句式,用孩子的眼光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我设计这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处于起步阶段作文孩子学会仔细观察,用敏锐的眼睛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征,仿照绘本的一些写作方法,塑造处不同的人物形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年级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要实现其由不会写到会写,仿写是效果最佳的。而我们的学生缺乏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心中所想、所感不敢进行真实的表达。在作文教学中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在最终实践写过程中我应该再播放一遍整本书,以唤起学生和书的二次共鸣。但由于个人人教学基本功的欠缺,和临场应变能力的缺乏。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没能大胆的表达。加之我个人语言不够凝练,对情景的创设、渲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表达。
总之,针对这堂课,我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在个人修养上的提高确实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