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银河》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问银河》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课文和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使学生认识银河,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通过学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
1、电脑、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2、学生预习生字、课文,试着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 查找关于银河的`资料。培养积累知识的习惯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课堂上自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前提。
(在单元学习前)谈话,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查资料的方法。推荐有关书目。《宇宙奥秘》《恒星漫话》《星空五千年》《探索星空的足迹》《百科全书》等。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我们曾谈论过关于星空的话题,还认识了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同学们对星空充满了好奇,对吗?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朋友丁丁也大家一样,特别喜欢看星空。他来了。(多媒体出现丁丁的画面)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看多媒体,范读课文。师:他经常坐在草地上看银河,并把提出的问题连成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就叫做问银河。(老师范读课文)
2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一要读准生字的字音,二要把句子读通读顺。
3 交流预习生字情况。
4小组合作学习疑难字。
5 多媒体出示星星,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课间律动:师生边唱《小星星》边跳舞)
三感情朗读读书感悟
师:丁丁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并画出来。(学生边读课文边找问题)
师:丁丁向银河提了什么问题?谁能像丁丁一样问一问银河、(点击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先让学生找出丁丁提的问题,然后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每个小节中的问句。在朗读问句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方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老师范读、生生竞读、师生竞读)使学生读得入境出情。)
四展开想象学习提问
师:银河真是太神奇了!小朋友,想不想到银河那去看看、
师:下面,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乘着宇宙飞船到银河那里去做客。(点击课件,播放银河录像。)
师:现在,你有没有问题要问一问银河呢、
指导学生用诗的语言提问。
师给小诗人挂牌。
五提出的问题,自己能不能给出答案呢?试一试。用课前学到的知识来回答部分问题。
六拓展。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找到答案,怎么办呢?(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索的欲望)
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银河表达心意(绘画、歌曲、诗歌、资料知识等)
文章分析:
这是一篇儿童诗,极富童趣,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展示给大家一个热爱生活、充满幻想的孩子的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
1、诗歌的朗读。
2、生字的学习。
同时应该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1、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
2、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
3、读诗和识字的比重。
教学准备:
1、研究性学习专题《银河,让我了解你》
2、背动作儿歌、课前一只歌《蓝猫》。
教学过程: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产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
狠
恨
跟
根
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电脑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产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横线格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象,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银河有关的科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学会5个。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板书“银河”,指名读。
2、小朋友,你们见过银河吗?猜猜银河到底是什么样的?
3、出示课件图片
4、看了图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
2、让我们一起学这2个小朋友的样子一起问一问银河,好吗?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痛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词义。
4、学生小组内轮读,互相评价: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读准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读顺了。
5、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字词正音
(2)谁愿意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的对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的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帮帮你。
6、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完整首诗?
三、合作识字
1、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识字
4、交流,师范写5个
5、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剩下的'生字
3、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象,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4课,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草地沙锅内仰望星空,看着看着那原本挂在天上的银河似乎变成了家乡的小河,变成了奔腾的长江,小作者不禁向它提出了很多问题。小作者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课文。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把银河想象成小河、长江的?
2、读后指名回答。初步感知1-4自然段
3、分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自读体会。
4、选派代表全班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1)学习第一段
画一画课文内容。
理解清澈,想象小河里还会有什么。自己会在清澈的小河里干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小朋友、好奇、疑问的语气。
(2)学习第二、三、四段,方法同上。
(3)小朋友的问题问完了吗?指导读好第五自然段,强调“好多好多”读出小朋友对银河的好奇及探索银河奥秘的兴趣。
5、学生齐读全文
三、展开想象学习提问
1、过渡:听着小朋友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了银河里那一颗颗会眨眼的星星,漫天的星星,初看好象同“银河”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们和地球一样都是银河系的里的一个“小家庭”。下面,我们呢再来仔细地看一看银河,想一想:你要对银河提出什么问题?
2、现在,小朋友一定有很多很多问题要问银河,你们能学着小作者的样子来问一问吗?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有没有?
(1)试着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
四、思维拓展,学会运用
1、刚才,小朋友向银河问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问得很好!那么谁能像小作者一样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连成一首小诗呢?
2、银河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老师把这个问号留给你们,相信将来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看望银河。
3、学生随着音乐读完整篇课文。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2段背一背。
2、阅读课外书籍,探索宇宙奥秘,把你的读书心得与同学交流。
六、学会剩下的生字
1、出示生字
2、师范写,生描红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作者向银河提了哪些问题。
2、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 。
2、有感情地朗读每个小节中的问句 。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准9个生字的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
2、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准备:
1、了解与银河有关的科学知识。
2、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
3、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学生跟唱。
2、 提起我们的学习伙伴蓝猫,小朋友一定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最近蓝猫的弟弟丁丁一直在思考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课文,看看到底在想什么?
3、出示课题:问银河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生字的音。
2、播放录音。
师:丁丁和蓝猫一样一直对银河充满好奇。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对银河的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丁丁是怎么
问银河的吗?
3、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4、 指名朗读课文(充分利用课件,随文读生字词)
5、 检查。指名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合作学习,认读生字
1、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
3、 检查生字:老师可以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
6、 做“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四)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1、 丁丁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那你们想想读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2、 学生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小节中的问句 。
3、 大家想一想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要把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以外,还应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范读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引导学生说出应带着恳求得到银河回答,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的思想感情。) 听课文录音模仿读 。
4、全班齐读课文
四、 展开想像,学习提问
1、课间律动,师生共唱《小星星》。
2、师:“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之后作者问了银河中有没有我们陆地上的海水和海水澡的一些小生物。我们接着看第二小节,“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作者还有许多问题要问。现在老师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小作者还会向银河问哪些问题?帮小作者把第二节补充完整。
3、(出示课文句式)“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 ?有没有 ?”
(1) 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试着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交流(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选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小节背一背
3、你见过“斜拉桥”“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中的`生字
2、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指名朗读全文。
2、师:丁丁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说)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重点指导学生认读“轮、郎、标、宙”。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学生自读,口头组词。
2、学生试着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3、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和占田 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轮、郎、标、宙”四个字。
师: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你还能说出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2)练习写字。
(3)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郎”字:先请学生观察这个字的形状?
4、学生边说笔画边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
5、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四、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你还有什么问题问银河吗?像课文那样写下来。
接近学期结束了,干什么事情都显得很匆忙,因为某些原因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其他年级比起来稍显慢了两三课时,所以我就显得有些匆忙,看到只剩下一篇课文了,就准备花一个早读课和一节语文课教完它。可是,欲速则不达,因为自己的焦躁,整个早读课感觉孩子们好像都懵了,整个课堂气氛不再活跃了。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以后,我决定还是不能赶,按照以往的方式慢条斯理地进行教学,两课时上下来孩子们和我配合默契,自己也感觉轻松自然,整堂课还是比较成功地结束了。
《问银河》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课文,其内容主要是抒发看银河的感想,而不是介绍科学知识。因此上课开始不能急于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而是先帮他们树立“银河”的概念,告诉孩子,在夏天或秋天晴朗的夜晚,能看见天空中有一条白茫茫发着银光的光带,好像天的一条河流,那就是银河,或叫天河。孩子们有了这些感受以后,接着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课文也把银河写得很美。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还让他们进行品读,旨在让孩子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而孩子们也读得相当投入,特别是结构相似的一到四小节,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强烈地被勾起了好奇心。
而要使孩子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语文素养,仅仅进行朗读积累还不够。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我还创设了以下活动:
(一)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向银河提问题。
(二)自己动手画一画银河。这两项活动,特别是第一个活动受到了学生特别的喜爱。他们几乎是毫不思索地向银河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说的,如:
1、“银河呀,你的河底有光滑的鹅卵石吗?在鹅卵石下面有会生小鱼的鱼妈妈吗?”
2、“银河呀,在你的河岸边有美丽的大树和幽静的小路吗?嫦娥姐姐会经常抱着玉兔去你那边散步吗?”
3、“银河呀,在你的下游有雄伟的瀑布吗?有调皮的小鸟在瀑布边飞来飞去吗?”
4、“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龙虾和慢吞吞的螃蟹吗?它们会在你的河床上打架吗?”
5、“银河呀,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美丽的荷叶和荷花吗?大大的荷叶上有青蛙在唱歌吗?”……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提问,正是学生们创造力展现之处,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可谓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现在想来,课堂要充满活力,教师的情感和创造力其实是很重要的。而语文课程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只要我们懂得去把握,知道去挖掘,懂得开发和运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低年级的语文怎么教,教什么?”是我这一学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毕业班轮转到一年级时,刚开始很不习惯,一句话得重复说上三遍,教完学生不记得了,考试听写效果差……因此,我常常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让一年级的孩子所接受,教学内容如何更科学地安排才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这学期承担了学校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的任务,本想开其他年级的课,但转念一想,越是困难越应该去面对、去直视,因此,我决定上《问银河》一课。上的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如何体现第一课时和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呢?反复研读课标与教材及教学用书,我定下以探索“低年级识字的有效性”和“有效课堂理答”策略相结合的研讨主题,定出《问银河》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银河的神奇。
2、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积累词语:银河、告诉、春夏秋冬、日出日落、乘着、邀请、做客。
3、掌握本课生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过程与方法:继续练习用看拼音、听读、编字谜、加减字法、换偏旁等方法识字,练习运用偏旁知识了解字形、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培养想象力。
然后又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银河的神奇。
2、学习生字,写好“没”“能”,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积累词语。
3、了解作者向银河提了哪些问题,试着学编一节小诗。
上完课,自我感觉不错,觉得在这节课学生有所得,听课的老师有所悟,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猜谜导入,交流观看有关银河的图片和介绍,教师的范读从各方面刺激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方法的渗透应用:从文入手整体感知,接着抽出新词,重点指导学习积累;然后挑出生字,游戏巩固,生字按要求分为两类:二类生字10个要求会读、会认;一类生字7个要求会读、会写、会用。教学一类生字时,7个生字根据字形、字义等采取不同的识字方法来认识、识记、运用它,如:“闪”字,有的学生用“加字法”:门+人=闪;有的学生编字谜:门里有个人。还有拼拼音、换偏旁、减字法、组词、造句。特别有几个生成点让我记忆犹新:学习“客”时,学生黄源编了个字谜“宝宝睡在客厅。”,我说字谜的答案不能出现在谜语中,黄源马上说,那就改为“宝宝被各种人抱。”多机灵的孩子,学知识就是要会融会贯通。在给“没有”造句时,学生陈霁说:“今天,我没有去爬山。”我顺口说,因为你要上课。又有一学生说:“上课了,操场上没有人。”在指导写“没”时,我问铤锴,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笔画,他马上说是“横折弯”,我引导他们比较“横折弯”与“横折弯钩”的不同,并把带有这个部件的字请同学列举出来,加深印象。
三、抓住读写点,进行表达训练。我抓住第二至五了解作者向银河提的问题,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指导试着学编一节小诗。有意识地从小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他们语文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四、进行有效理答。整节课上,老师始终用饱满的情绪、友好的态度、亲切的微笑来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回答给予关注、回答、点拨、指导。
“课前下功夫,课上重细节,课后勤反思。”有位同事这样告诉我,确实,我们的阵地就在课堂上,我们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问银河》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课文。其内容主要是抒发看银河的感想,而不是介绍科学知识。因此一开始我并不急于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而是分两步帮学生树立“银河”的概念:第一步,先认识银河:在夏天或秋天晴朗的夜晚,能看见天空中有一条白茫茫发着银光的光带,好像天的一条河流,那就是争河,或叫天河。孩子们有了这些感受,我觉得对理解课文很有利。于是我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课文也把彩虹写得很美。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还让孩子们进行品读,旨在让孩子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而孩子们也读得相当投入,特别是“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那一节和后面的几个疑问句,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强烈地被勾起了好奇心。
我觉得,要使孩子们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语文素养,仅仅进行朗读→理解→感悟→积累还不够。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养说话能力,我还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
(一)读儿歌(参考书中配套资料),谈谈银河的认识。
(二)看插图想象交流:图上银河看见了小朋友,他们高兴吗?会说什么?
(三)向银河提问题。
(四)画银河。
其中“向银河提问”和“画银河”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特别的喜爱。他们几乎是毫不思索地向银河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说的,如:
1、“银河,你有兄弟姐妹吗?”
2、“银河,银河,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
3、“彩虹,彩虹,我可以去找你玩吗?”
4、“银河,你看见我们在看你吗?”
5、“银河,你在天上看见飞机了吗?”
6、“我怎样才能飞到你上面去?”……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提问,正是学生们创造力展现之处,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后我想,假如我没创设这个活动,那多可惜呀!在后来学生们画的银河图中,有些孩子把这些提问内容也画进去了,如,画了一条银河,还画几个顽皮的孩子坐着飞船在银河里玩,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