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周计划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教务处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周计划
主要工作
一
3月5日——3月11日
调整课表,课表编制审核。
教学安全检查,报送安全检查材料。
20xx届专科生、本科生实习工作开始。
二
3月12日——3月18日
各系部报送教学进度表。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
全校通识选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开课。
三
3月19日——3月25日
教学督导工作开始。
学期初补、缓考工作开始。
全国公共计算机等级考试。
四
3月26日——4月1日
听评课活动开始。学术讲座活动开始。
20xx届沈师大本科毕业生赴沈查阅文献资料。
五
4月2日——4月8日
(4月8日补周五课)
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工作开始。
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开始。
六
4月9日——4月15日
20xx届专科生实习指导教师下点指导。
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工作开始。
七
4月16日——4月22日
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估迎评工作启动。
八
4月23日——4月29日
(28日放假,自行补周四课)
评教活动开始。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始。
九
4月30日——5月6日
五一换季假
十
5月7日——5月13日
教材征订工作开始。
十一
5月14日——5月20日
中期教学检查活动开始。期中考试。
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考试结束,报送成绩单。
十二
5月21日——5月27日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总结工作。
下学期课表编排及学生选课工作开始。
十三
5月28日——6月3日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职业技能展示大赛。
十四
6月4日——6月10日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资格、学位资格材料审核。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研讨开始。
十五
6月11日——6月17日
教师综合评价活动开始。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十六
6月18日——6月24日
20xx届高职实习生返校,修改毕业论文、进行实习总结。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总结。
十七
6月25日——7月1日
20xx届师范实习生返校。20xx届高职毕业生论文答辩。
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资格、学位资格材料审核。
学术讲座结束。全校通识选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结课。
十八
7月2日——7月8日
7月2日,20xx届专科毕业生离校。
期末复习,考查课成绩考核。
十九
7月9日——7月15日
7月9日-12日期末考试。
7月13-15日阅卷,各系报送成绩单。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本校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新课程实验为重点,以县小学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切实抓好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继续开展校际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学科教学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小学教育质量而努力。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搞好新课程改革,并在“县学校课程支持小组”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及实施。
2、立足课堂,深入教研,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成立年级组,加强合作交流,开创学校教学管理新模式。
4、加强课题研究,完成市立项课题“留守学生”的研究。
5、继续加强体育、卫生工作及特长生培养研究工作。
6、督促教师参加“323”师训工程的培训工作,确保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7、做好各学科教师“优质课”的申报评比工作。
8、做好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年度考试工作。
三、行事安排:
二月份:
1、开学报名、学籍管理工作。
2、部分教师课务调整。
3、成立年级组、教研组,召开组长会议。
4、各学科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
5、语文学科继续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充分利用电子备课室,提高备课质量。
6、确立毕业班部分学生语文、数学辅导教师。
三月份:
1、镇级各学科教研活动。
2、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或计划。
3、各学科教师申报县优质课工作。
4、选送各学科教学案例参加县评比。
5、加强电子备课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
四月份:
1、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
2、一年级口语交际研讨活动。
3、莲花小学调研工作。
4、课题组活动
5、参加县小学生“三模”比赛。
五月份:
1、期中测评。
2、镇教研活动。
3、完成各学科部分教师参加县优质课评选活动。
4、完成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总结,上送有关教学案例、论文、教案、课堂实录等。
六月份:
1、毕业班考试复习专题研讨。
2、学生读书读报知识竞赛。
3、期末教学质量考核工作。
4、做好7月份县学生篮球赛、8月份学生棋类比赛准备工作。
5、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及有关档案工作。
主要工作
一
3月5日——3月11日
调整课表,课表编制审核。
教学安全检查,报送安全检查材料。
20xx届专科生、本科生实习工作开始。
二
3月12日——3月18日
各系部报送教学进度表。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
全校通识选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开课。
三
3月19日——3月25日
教学督导工作开始。
学期初补、缓考工作开始。
全国公共计算机等级考试。
四
3月26日——4月1日
听评课活动开始。学术讲座活动开始。
20xx届沈师大本科毕业生赴沈查阅文献资料。
五
4月2日——4月8日
(4月8日补周五课)
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工作开始。
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开始。
六
4月9日——4月15日
20xx届专科生实习指导教师下点指导。
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工作开始。
七
4月16日——4月22日
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估迎评工作启动。
八
4月23日——4月29日
(28日放假,自行补周四课)
评教活动开始。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始。
九
4月30日——5月6日
五一换季假
十
5月7日——5月13日
教材征订工作开始。
十一
5月14日——5月20日
中期教学检查活动开始。期中考试。
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考试结束,报送成绩单。
十二
5月21日——5月27日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总结工作。
下学期课表编排及学生选课工作开始。
十三
5月28日——6月3日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职业技能展示大赛。
十四
6月4日——6月10日
20xx届沈师大本科生毕业资格、学位资格材料审核。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研讨开始。
十五
6月11日——6月17日
教师综合评价活动开始。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十六
6月18日——6月24日
20xx届高职实习生返校,修改毕业论文、进行实习总结。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总结。
十七
6月25日——7月1日
20xx届师范实习生返校。20xx届高职毕业生论文答辩。
20xx届辽工技大本科生毕业资格、学位资格材料审核。
学术讲座结束。全校通识选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结课。
十八
7月2日——7月8日
7月2日,20xx届专科毕业生离校。
期末复习,考查课成绩考核。
十九
7月9日——7月15日
7月9日-12日期末考试。
7月13-15日阅卷,各系报送成绩单。
工作重点:
1、听课
2、检查各种计划
3、高三组织出题
常规教学:
1、深入高三年级听课、参加集备调研,为第一次月考及考后分析做准备;
2、筹备好高三第一次月考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有效出题,考前教育,考前教学准备,考务,印卷等;试题要保密;务求遵循新课程高考;务必要有高考原题;重点班特别做好尖子生的考前指导,通过考试全面锻炼尖子生应考能力、应试心理素质;对于尖子生的`要求是:会的务必不丢分;
3、筹备高三复习备考研讨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4、随时查课,重点是上课秩序;要求老师一律不准私自串课,要求实习生一律不准私自上课,发现一律严肃处理;
5、检查体育课上课情况:要求班主任加强教育,迟到、旷课、上小卖店、上食堂、顶撞体育老师,一律按六项评比扣分,体育学科按50分计入期末联考总评;体育老师强化组织,环节齐全(站队、点名、准备活动、队列练习、测试、基本技能训练、整队讲评),整体活动时间不少于25分钟;雨天室内课,体育老师必须到班讲解体育常识等;
6、年级主任:
检查本年级各种计划上交、制定情况;
深入备课组参与集备;
抽查本年级上课情况;
检查本年级早自习情况;
深入本年级调研,初步形成本年级工作的基本思路;
7、高一重点老师要尽快熟悉四名尖子生,把尖子生的培养做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务必早抓、抓好、抓实;四名尖子生分别是:
六班:刘春东577分、王欢563分;
七班:王月574分、刘宝坤571分;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效益监控为保证,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向科研要效益。脚踏实地、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根据教育改革精神,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成果,高效、健康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中心工作展开。
三、主要工作: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抓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指导,加大考核力度。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常规教学的管理
⑴、切实把好教学流程,规范教学秩序。上课期间(包括上晚辅导期间)禁止使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无关的视频影像。
⑵、规范教学过程,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验收、学科竞赛等明确要求,认真检查、指导。检查作业批改两次,教务处设专人检查,记录。
⑶、完善教学管理考核项目,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实效性。
2、加强教学指导及教学考核。
⑴、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增强实效性。本学期检查教案2次。加强单元测试情况检查,单元验收卷要附在教案上。
⑵、教务处设专人抽查每位教师上课情况(漏课、迟到、提前下课、学生趴桌睡觉人数等)并做好记录。并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数据记录保存。
⑶、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教研组形成良好教研风气。①认真学习两纲,②研究相关的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③每两周一次学科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谨防流于形式。④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学校检查听课记录并纳入期末考核。⑤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调入教师、毕业生上汇报课,xx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基本功大赛。普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的教师上推到市里参加XX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此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
⑷、深入听课、加强指导(三个主任各主管一个年级),结合学生问卷、学生座谈会汇总课堂教学情况,定期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以此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并做好记录,供考核用。
⑸、按考核项目,定期进行检查、评价考核。
⑹每月一次月考,继续加强考试信度,时刻掌握学习动向,形成良好学风。月考成绩与课节费挂钩。
⑺、听近三年以来上班的教师,每科选出1—2人上公开课,录像保存。
⑻、继续组织集体备课,年青教师要积极参与,老教师要给予指导。
⑼、各年级分别召开教务会议,统一进度,开展研究性学习。
⑽、每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积累并整理出有关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法的论文。提高自身的素质。
3、高三备考工作
抓好高一、高二的教学工作同时,更要抓好高三的备考工作。召开高三备考大会、高三教师会,研究考试大纲,指导备考。安排每周或半个月进行一次高考测试。加强综合科考试的训练力度。
高三重点班教师更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增大训练密度,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强度。明确重点学生的重点培养,(大约20名左右)。提高冲击600分的`学生基数。以确保完成来年的高考。整体备考复习要稳扎稳打,加强管理,要有升学目标,质量提升。
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以便高效的完成好高考备考工作,胜利的完成高考任务。活动要有记录。
高三各班要加强对本班优秀学生的培养,增加高分段人数,提高升学档次。
4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1)、高一、高二开展单科竞赛,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校表彰、表奖,大力宣传,给学生树立各科学习榜样。
(2)、提倡各班由任课教师组织各学科兴趣小组8——10人,开展丰富的课外小组活动。
5、组织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把好命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四关。考试后学校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各班召开成绩分析会。
6、完成教学实验任务,保管好实验物品,利用现有的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成绩。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7、开展群众性教科研工作
⑴、组织开展“说、讲、评”课活动,有计划搞好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具体实施单位,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一名教师作课,全组参加,以期达到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⑵积极组织号召教师撰写论文。
⑶、组织教师参加XX市教师学院组织的教学比赛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交流活动开展。
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学校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多了,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的增长,这些都是会不断的发展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改正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这些都是经过我们充分论证的了。2011年,相信我们还会做的更好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尽可能的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品德修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教育学生的水平。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2、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教学教研方向,注重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的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变化。
(1)及时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2)利用教材“文以载道”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3)运用同学、朋友、家长的有效影响,使学生具备恰当的学习情感。
2、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长久的学习兴趣。
(1)恰当的运用比赛机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说教,使学生具有较正确的价值观。
(3)有效的使用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效率,增强交互性,调动学生的兴趣。
3、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4、这个学期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计算题的正确率,让学生养成做题认真的好习惯。
6、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1)组织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写字作品展,在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辅导材料》等有关新理论、新观念的学习,更新观念,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新体系。
6、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水平,(特别是优等生、后进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尽可能的在课堂和课外落实因材施教,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发展。
7、转变教材观,在理解、挖掘、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由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向生活、向实践拓展,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宰者、学习的主人。
8、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并按时上交作业。加强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教学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气息,各学科间的整合、信息技术的整合、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等,时刻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心得,最后,整理编撰论文。
紧紧围绕新教育实验,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等实验项目,将德育工作、教师培训、教研、教科研等工作有机融入新教育实验之中。通过师生同读书、共写随笔等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线,以加强实验、阅读和电化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