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教学与管理五好工程实施计划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争创教学与管理五好工程实施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及全体教师、学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在全院开展争创教学与学生管理“五好”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内容
针对当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现状,要求各系、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工作,争创第一,做到“五好”:
1、早操纪律好:出勤率高,集合迅速,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精神状态好。
2、教学质量好:教师教学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无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无任何安全与教学事故发生,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悉心辅导,认真加强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认真听讲,主动学习,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
3、环境卫生好:教室和卫生区整洁、干净。公物无损坏,墙壁无污损。班级内墙报及院内黑板报内容健康,版面美观,更新及时,环境与学生精神面貌好
4、宿舍管理好:学生宿舍要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文明健康,按时就寝。学生不在宿舍内抽烟、喝酒,不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无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宿舍纪律及卫生状况好。
5、班级管理效果好:班主任熟悉班级情况,管理措施到位,班级管理有序。班主任能认真参与值班检查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班级和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成绩优良,学生无违纪现象,班风良好。
二、活动开展办法
1、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与学生管理两条线,在各部门的各项管理措施及管理办法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各个处室及系部要围绕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完善各项管理办法,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活动的深入进行。
2、学院主要对各个系部实施考核与检查,每月对考核与检查的结果予以公布。对各项工作都排在前列的系部,除了给予精神鼓励外,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办法另定。
3、各系部要在认真考核与检查的基础上按“五好”的要求,每月一次对本系部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排出名次,报活动办公室。学院将对排在前列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予以通报表扬。对名次靠后的要限期予以改进。
4、学院对各个系部考核内容与具体考核办法:
⑴早操情况:100分
①由系部负责组织本系部学生会对本系部各班级学生早操出勤、纪律及班主任到操管理等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要求检查的结果真实无误,不得有虚报或瞒报,检查组在确认系部所报情况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时,该项得分判为零分。(40%)
②由学院检查组对各个系部学生的早操情况进行抽查,并作为对各个系部所报情况的.真实性的检查与核实。(60%)
⑵教学效果及纪律情况:200分
①由各个系部按《课堂教学情况检查表》组织对本系部教学情况的检查,要求日检查,周上报。(30%)
②各位任课教师要按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对本次课的到课学生人数、遵纪情况如实记载,由系部进行周统计上报。(10%)
③由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纪律情况打分。(20%)
④由学院检查组成员通过抽查、听课后打分。(40%)
⑶环境卫生情况:100分
①由各个系部对各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40%)
②由检查组组织对各系部的卫生区情况进行抽查。(60%)
⑷宿舍卫生与纪律情况:100分
①由南、北校区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学生公寓日检查、周上报。(60%)
②由学院检查组组织抽查。(40%)
⑸班级管理效果:200分
①由系部每月上报一次对班主任工作检查的情况报表。(20%)
②由各个系部填写《晚自习情况及班主任到位情况检查表》。(10%)
③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每月填报班级及学生活动情况月报表。(%40)
④由学院检查组定期对班级纪律及班主任管理情况进行抽查。(40%)
各项抽查每周至少轮流循环一次。
三、活动组织与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成员:
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各项检查资料的收缴、统计、处理及上报。地点:学生处。由王松林任办公室主任,苏伟、白岚、刘兴旺为办公室成员。
四、检查人员与工作分工
由学院教务处、学生处、教研处、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各系部及有关处室的人员参与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与检查工作。参与检查的人员必须要以为学院高度负责和认真务实的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做到公正、公平、诚信、守纪。为了便于工作,划分为五个检查组,并确定召集人,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参与人员由各组召集人负责召集,每次参加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检查的结果由集体讨论决定:
1、早操情况检查组。由赵军辉担任召集人。
2、教学纪律检查组。由孟宪沭担任召集人。
3、环境卫生检查组。由朱玲担任召集人。
4、宿舍管理检查组。由常永春担任召集人。
5、班级管理及学生纪律检查组。由王松林担任召集人。
为了使全体检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教学与学生管理情况,对各系部的情况作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要求全体检查人员要抽出时间到各个系部听课,每人每月至少要轮流到每个系部各听一位教师的课,并做好记录。
五、检查资料的上报与处理:
要求周上报的报表应在下周的周一上报。要求月上报的各种检查资料应在每月的月末或下月初上报,不得迟报或漏报。为了明确责任,及时处理检查资料,特作以下规定:
1、要求由系部上报的各种报表在规定日期未按时上报的,逾期一天,扣除该项应得分数的30%。
2、各种处理结果应在统计月度的下个月5号之前报领导小组审核公布。
3、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结果公布之日起3日内要求复核,复核工作由活动领导小组负责。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及全体教师、学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在全院开展争创教学与学生管理“五好”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内容
针对当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现状,要求各系、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工作,争创第一,做到“五好”:
1、早操纪律好:出勤率高,集合迅速,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精神状态好。
2、教学质量好:教师教学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无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无任何安全与教学事故发生,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悉心辅导,认真加强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认真听讲,主动学习,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
3、环境卫生好:教室和卫生区整洁、干净。公物无损坏,墙壁无污损。班级内墙报及院内黑板报内容健康,版面美观,更新及时,环境与学生精神面貌好
4、宿舍管理好:学生宿舍要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文明健康,按时就寝。学生不在宿舍内抽烟、喝酒,不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无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宿舍纪律及卫生状况好。
5、班级管理效果好:班主任熟悉班级情况,管理措施到位,班级管理有序。班主任能认真参与值班检查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班级和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成绩优良,学生无违纪现象,班风良好。
二、活动开展办法
1、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与学生管理两条线,在各部门的各项管理措施及管理办法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各个处室及系部要围绕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完善各项管理办法,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活动的深入进行。
2、学院主要对各个系部实施考核与检查,每月对考核与检查的结果予以公布。对各项工作都排在前列的系部,除了给予精神鼓励外,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办法另定。
3、各系部要在认真考核与检查的基础上按“五好”的要求,每月一次对本系部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排出名次,报活动办公室。学院将对排在前列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予以通报表扬。对名次靠后的要限期予以改进。
4、学院对各个系部考核内容与具体考核办法:
⑴早操情况:100分
①由系部负责组织本系部学生会对本系部各班级学生早操出勤、纪律及班主任到操管理等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要求检查的结果真实无误,不得有虚报或瞒报,检查组在确认系部所报情况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时,该项得分判为零分。(40%)
②由学院检查组对各个系部学生的早操情况进行抽查,并作为对各个系部所报情况的.真实性的检查与核实。(60%)
⑵教学效果及纪律情况:200分
①由各个系部按《课堂教学情况检查表》组织对本系部教学情况的检查,要求日检查,周上报。(30%)
②各位任课教师要按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对本次课的到课学生人数、遵纪情况如实记载,由系部进行周统计上报。(10%)
③由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纪律情况打分。(20%)
④由学院检查组成员通过抽查、听课后打分。(40%)
⑶环境卫生情况:100分
①由各个系部对各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40%)
②由检查组组织对各系部的卫生区情况进行抽查。(60%)
⑷宿舍卫生与纪律情况:100分
①由南、北校区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学生公寓日检查、周上报。(60%)
②由学院检查组组织抽查。(40%)
⑸班级管理效果:200分
①由系部每月上报一次对班主任工作检查的情况报表。(20%)
②由各个系部填写《晚自习情况及班主任到位情况检查表》。(10%)
③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每月填报班级及学生活动情况月报表。(%40)
④由学院检查组定期对班级纪律及班主任管理情况进行抽查。(40%)
各项抽查每周至少轮流循环一次。
三、活动组织与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成员:
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各项检查资料的收缴、统计、处理及上报。地点:学生处。由王松林任办公室主任,苏伟、白岚、刘兴旺为办公室成员。
四、检查人员与工作分工
由学院教务处、学生处、教研处、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各系部及有关处室的人员参与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与检查工作。参与检查的人员必须要以为学院高度负责和认真务实的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做到公正、公平、诚信、守纪。为了便于工作,划分为五个检查组,并确定召集人,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参与人员由各组召集人负责召集,每次参加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检查的结果由集体讨论决定:
1、早操情况检查组。由赵军辉担任召集人。
2、教学纪律检查组。由孟宪沭担任召集人。
3、环境卫生检查组。由朱玲担任召集人。
4、宿舍管理检查组。由常永春担任召集人。
5、班级管理及学生纪律检查组。由王松林担任召集人。
为了使全体检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教学与学生管理情况,对各系部的情况作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要求全体检查人员要抽出时间到各个系部听课,每人每月至少要轮流到每个系部各听一位教师的课,并做好记录。
五、检查资料的上报与处理:
要求周上报的报表应在下周的周一上报。要求月上报的各种检查资料应在每月的月末或下月初上报,不得迟报或漏报。为了明确责任,及时处理检查资料,特作以下规定:
1、要求由系部上报的各种报表在规定日期未按时上报的,逾期一天,扣除该项应得分数的30%。
2、各种处理结果应在统计月度的下个月5号之前报领导小组审核公布。
3、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结果公布之日起3日内要求复核,复核工作由活动领导小组负责。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召开的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会议精神,深化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向终生体育的大目标迈进,大力推进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笔者结合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和由毛振明教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
从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的四个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共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五个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课程发展性的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经反复学习探究,特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年教学计划的设计
学年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全年和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的教学方案。
(一)设计的要求:
1、贯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
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的原则,教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是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提供。因此,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不应以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和竞技运动及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为中心,而应以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避免教师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认真的、系统的、科学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将科学规范办学,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化在实处,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先行起来,真正做到学生是大赢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2、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具体规定七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所以在设计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同时做好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衔接工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灵活性(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达学习目标的状况等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及男女生教学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综合性(不仅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运动能力的提高)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容
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所任教的年级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活动能力、技能基础、体能状况、心理水平、社会交往等情况,为学年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学校整体的课程改革紧紧地配套起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平常每一节课的有序进行。
4、全年教学工作计划(附表一)
七年级体育健康课程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一览表:(表一案例)
内容 全年计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健康课 34 17 17
田径 8 4 4
篮球 6 3 3
足球 4 2 2
排球 4 4
体操 4 2 2
游戏 2 2
乒乓球 2 2
武术 2 2
发展身体素质 2 2
合计 68 34 34
(二)设计说明
1、全年教学计划设计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结合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2、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全省规定的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三次课)来设计,每学期按十七周计算,一学期共五十一节课,一年为一百零二节课其中每周有一节是健康课来进行设计。
3、一节课时可以以一个教学内容或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但教师必须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和搭配及具体课时的比例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有效的实施有效教学,且上好平常每一节课。
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又叫学期进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设计提供依据。
(一)设计要求
1、学期教学计划是以学年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来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开放"和"放开"的关系,从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其教学内容多样性,可行性、趣味性、地方性的特点和原则,搭配好具体的教学内容。
2、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内容的顺序。学期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条件及场地器材设施条件,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新旧教材合理搭配等方法,优先组合好学习内容顺序。
3、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实施有效教学。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主要是靠学生自身练习来不断完成和巩固提高的。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能使全体教师较为科学的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安排好教学课时,掌握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沟通、调整、积极实施有效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4、学期教学计划设计(附表二)
七年级学期教学计划设计一览表:(表二:案例)
周次 课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健康课 实践课 健康课 实践课
1 1 1 田径 1 足球
2 1 田径 1 足球
2 3 1 田径 1 足球
4 1 田径 1 体操
3 5 1 发展身体素质 1 体操
6 1 篮球 1 体操
4 7 1 篮球 1 体操
8 1 篮球 1 体操
5 9 1 篮球 1 乒乓球
10 1 发展身体素质 1 乒乓球
6 11 1 体操 1 乒乓球
12 1 体操 1 乒乓球
7 13 1 体操 1 田径
14 1 体操 1 田径
8 15 1 游戏 1 田径
16 1 游戏 1 田径
9 17 1 田径 1 排球
18 1 田径 1 排球
10 19 1 田径 1 排球
20 1 田径 1 排球
11 21 1 足球 1 排球
22 1 足球 1 排球
12 23 1 篮球 1 排球
24 1 篮球 1 排球
13 25 1 游戏 1 田径
26 1 游戏 1 田径
14 27 1 足球 1 田径
28 1 足球 1 田径
15 29 1 发展身体素质 1 篮球
30 1 武术 1 篮球
16 31 1 武术 1 篮球
32 1 武术 1 篮球
17 33 1 武术 1 篮球
34 1 发展身体素质 1 篮球
备注:1、田径——短跑、耐久跑、跳远
2、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3、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设计说明
1、本计划设计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的。
2、本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内容与课时数量之间的矛盾,协调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和全面性,更好的贯彻落实好新课标,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实施有效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达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目的。
3、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教学综合评价,建立和建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
三、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确保实施和完成。依据课程标准,遵循新课标"开放"和"放开"的精神,将教学内容全部实施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二)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从"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转移"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的内容,强调设计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培养学生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达到终生体育意识的目的。
(三)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辩和探究学习、练习、运用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将评价体系真正建立起来,对教与学都有一个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发展体系特有功能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灵活运用评价体系。如由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的差异评价;由绝对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同时,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任何意见,发展评价的多元化。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椎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将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当前雾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学环境正迅速兴皂与蓬勃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构建主义理论的日渐流行与传播,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外部环境.2002年我交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
支术发展研究》的了课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内研究,其目的是:构建起在信息环境下分析教学和学习模式,积及探索应用信息拄术,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研究、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扩大知识领域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少数民族人扩培养的现代化,促进少数民族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根根据这一目的,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情况,因比申报于课屈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探究式与创新的.教学实验与研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更新教育教学理论,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介入中学课堂教学,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课珏将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媒体“三位一体”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本研究课题试图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井总结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三者关系的成功经验,通过视、听、唱等形式检验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童识、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
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与实践
网络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声音或其他资料。
网络资源的运用与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气氛.井让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网站、网页,以达到欣赏美、感悟关的目的,井与教师的亲身示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学法的程度上.发散性的创造美。
利用网络资源对音乐的创新学习
学生在发现、探索中获取知识也是一种创新学习,教学中应
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构建知识,发现真理。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对比实骏与研究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做好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研究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践。
收集数据,对实骏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归纳、整理、比较、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实验制定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2003年1月叫003年2月 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电脑操作水平,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客,做好实验计划。
2003年3月叫003年4月 进行第一转实验,实验中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
● 2003年5月——2003年6月 对第一轮实验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总结经验,并查找存在的问题,为第二轮实施计划制定提供参考。
2003年7月——2003年8月 讨论研究井制定第二轮实验计划。
● 2003年9月———2003年10月 进行第二轮实验,收集好相关资料和数据,归纳、整理并与第一轮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003年11月--2003年12月 根据资料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四、课题组的成员
一、现状分析
班级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作业速度慢,在学习中思维反映比较慢。书写时不够清洁,比较邋遢,完成作业速度慢,写字时边写边玩。上课好动,学习时间比较短暂。基础知识薄弱,上进心不强。爱玩,常常忘记作业。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
综上所述,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点情况: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课堂中常规欠端正,没有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注意力不够集中。
3、完成作业拖拉,没有做到及时,造成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而且存在着交“任务”的心态,应付应付,没有一股学习的主体性。
4、性格、心理因素也造成学生进步障碍。
二、教学目标
1.改变学生在课堂中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学习自觉性。
2.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3.落实个别学生的课堂常规问题,把握学生个性发展。
4.针对存在的问题,纠正各自的问题,在学习能力得到一些发展。
5、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心理因素。
三、具体措施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得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能力各不相同,我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根据高校“质量工程”的要求,从XX级开始,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置了“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以期通过相关专业的技能培养和应用实践,逐步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一 总纲
1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共2学分,分散在第3~第7学期完成,跨度大、涵盖广,在此期间内的`具体实践时间和方式不限,强调主观能动性。
2 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2个学分,分两个部分进行:
2.1 第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学分(主要是考察、调研、自愿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等),由专业主任组织落实。
2.2 第二个阶段是在第3学年开始,内容可加深一步,可以进行大学生课题,开放项目,自己设计实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
3 本专业要组成一个学分评定小组进行审核,综合成绩合格者获得该实践教学的学分,不符合要求的重新做。
二 方案
1 在第3学期初,专业主任召集学生开展动员工作,提出课程基本要求;第3学期中期,了解学生动态,听取学生意见,并进一步指导专业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与方法。
2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认识能力与知识水平,制订分阶段实施计划:
2.1 第3~4学期,积极参加化工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从事化工专业相关工矿企业的社会调查或实习体会,3~5人一组各自独立完成至少一份相关报告或社科论文(1学分)。(主要由专业主任指导完成)
2.2第5~6学期,结合导师制、大学生课题、企业需求项目和经审核认可的自拟项目,利用开放实验室从事专业小型实验研究,3~5人一组完成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1学分)。(由各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指导完成)
2.3第7学期,督促尚未完成上述任务的学生自选项目完成,查缺补漏;鼓励已完成项目的学生加以完善、深化,对具发展前景项目加以推荐并设立特别指导。(由专业主任和专业专职教师指导完成)
3 第7学期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汇总上报所有学生成绩;期末召集学生代表和相关教师,分析过程、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专业主任撰写总结报告。
三 附录
以下实践内容供学生参考选择进行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据以相应的考核:
1 化学工业自选项目调查(化工企业发展改革调查;化工企业节能降耗调查;地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泉州化工企业状况调查等)
2 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产品的制备
3 化学品分析
4 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
5 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活动(应用性、创新性实验设计)
6 开放实验项目/学生科研课题。
Copyright © 2009-2023 GDZ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10561号